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1956年11月5日巴金:三小姐寄了个照相来给你和蕴真,还盼望你们有阖家照相给我们一张,留下个纪念。她来信说已能半天作事,上了工。如想离开北京玩玩,大致将是明年后年事了。我明天下午回北京。拟和叶至善同去湘西自治州看看,只是路上占时间过多,在湘西或只好稍稍看一点点地方情况,就得回来。其实如时间从容,坐帆船上下,费时二十天,见闻必格外亲切!和二十年前情形对照,必有许许多多可以记载下来的事情也!

  • 标签: 沈从文 湘西自治州 书简 叶至善 照相 北京
  • 简介:雅俗观念是书法审美中的重要范畴。高二适对于书法雅俗观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古为雅,以今为俗,通过对章草的回溯和学习,来实现"草法亦与之变化入古,斯不落于俗"的目的;以文为雅,以匠为俗,重视读书和诗文对于书法家审美趣味的陶冶作用,彰显书法的文化属性,强调以文养书;以清为雅,以浊为俗,这涉及到审美趣味的汰练和人生境界的提升,通过线条的瘦实现笔力的劲,以虚和的心境实现精神的自由。

  • 标签: 高二适 书法观念 章草
  • 简介:红狗走一阵玩一阵,手里挥舞着一根小树枝。在红狗的想象中,这根树枝就是一把刀或者剑。“嘿嘿”“哈哈”。红狗的嘴里发出一些声音,用树枝击打着路两边的小树和草丛,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武林高手了。走到柘栏桥的时侯,太阳就落到了老虎山的西边,暮色苍茫的天空中,飞着一些忙忙碌碌的黑山雀。黑林子的上空,一群群的老鸹落下又飞起,发出刺耳的叫声。红狗想,

  • 标签: 树林子 语文 口琴 短篇小说 声音 老师
  • 简介:  三月的南方是春雷多发季节.那天,忽然晴空一声响亮,吓了我一跳,原来是一个好大的馅饼,一不留神砸到我脑袋上了.……

  • 标签: 散文书写 时代散文 棉布时代
  • 简介:摘要本文以清代“扬州八怪”金农为主要切入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地域特点、经济文化、书学历程等大量文献的考据爬梳,探讨金农的书学理念、创新思维,以及与时代的发展脉络达到共鸣的历史成因。通过研究发现,金农的独创性在于“似”与“不似”之间,这种创新理念的形成与他幼年时的书学修养、所处的历史环境是不可分割的。

  • 标签: 不似 转换 理路 创新
  • 简介:法治不是具体的法律,它反映的是一种原则、一种理念.哈耶克对法治作了这样的阐释:"法治不是一种关注法律是什么的规则,而是一种关注法律应当是什么的规则,亦即一种‘元法律原则'(或‘超法律原则')或一种政治理想."

  • 标签: 国家法律 法律国家 法治法律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02
  • 简介:类中著录了有关占卜文书研究的论文2件,可说是成为了敦煌占卜文书中整理和研究水平最高的一类占卜文书,目录中著录与占卜文书研究相关的论著约17件

  • 标签: 卜文书研究 占卜文书 回顾展望
  • 简介:法律文书中的裁判类文书作为非规定性法律文书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本结构.本文借用功能翻译理论从另一个视角分析裁判文书的目的和文本功能,希望能够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

  • 标签: 裁判文书 功能翻译学 语篇目的 文本结构
  • 简介:2012年10月20日,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和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组委会联合主办的华文原创图画书学术研讨会在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儿童图画书专家、学者、创作者、编辑以及爱好者一百余人汇聚一堂,围绕华文原创图画书的

  • 标签: 图画书 学术研讨会 浙江师范大学 原创 儿童文化 华文
  • 简介:清代金文书家创作出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样式。早期的傅山、朱耷主要取法大篆和石鼓文,后来的陈介祺则以砖文作为基调。王澍、钱坫等人的金文书法出于铜镜铭文。中期以后,标准的钟鼎铭支式的作品大量涌现,朱为弼、张廷济、赵之琛、徐同柏等是中坚力量,而吴大激、杨沂孙、黄士陵等人则让金文书法呈现出小篆式的面貌。

  • 标签: 清代 金文书法 体式 典型 小篆式
  • 简介:在100年前,即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藏经洞,以后大量敦煌文书出世,被中国学术界以及世界学术界所重视,形成了新的学术潮流。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有言曰:

  • 标签: 莫高窟 敦煌文书 历史文献 敦煌学
  • 简介:<正>法律门前站着一个守门人,一个从乡下来到这儿的人要求进去,但是守门人说现在不能让他进去。乡下人想了一下问道:“那么以后能进去吗?”守门人说:“可能吧!但是现在不行!”因为通往法律的大门是敞开着的,而守门人又站到一旁去

  • 标签: 守门人 法律 大门 要求 问道 可能
  • 简介:摘要本文以罗斯科?庞德教授1923年“法律与道德”系列讲座为基础,试从历史的、分析的和哲学的三个视角展开,通过分析自然法学、历史法学、分析法学流派甚至哲学界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论争,尝试解读庞德教授自己独到观点和法学思想。

  • 标签: 法律与道德 历史法学 分析实证法学 法哲学
  • 简介:"我以为,一切文学都是从诗开始的。"当我们试图谈论散文,脑洞里总会跳出这句话。像是一个弥留人的谵语,盲疾者的遗言,细思却直指文学要义,直指文学的发生、发展和如何适应文学生态的未来处境,像是某种警示,而非结语。博尔赫斯说完这句话的翌年就去世了,我们理解他要传达给世人的意思,不外乎一切的文学行为,都离不开"诗性智慧",

  • 标签: 审美诉求 图像时代 散文 文学生态 书写 诗性智慧
  • 简介:<正>最近,笔者看到一本日文杂志《飙风》(第24号,1990年7月)上面登载的一篇《回忆上海同文书院的日日夜夜》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文字介绍1931年4月17日同文书院邀请鲁迅去演讲的经过。笔者查阅了《鲁迅日记》,在1931年4月17日的日记中记有:“往同文书院讲演1小时,题为《流氓与文学》,增田、镰田两君同去。”正好与这篇文章所记载的相吻合。在同月24日的日记中,鲁迅还记有:“上午收同文书院车资十二元。”这可能就是那次讲演的报酬。在这

  • 标签: 书院 鲁迅研究 鲁迅日记 文学 文字 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