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和印度同为农业大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关乎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印度政府从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入手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试对中印两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其产生背景、建设实践、问题经验等方面的异同,为两国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相互借鉴。

  • 标签: 农村 公共服务体系 比较研究
  • 简介:基于对中国在非洲援建的一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的微观层面的民族志田野调查,本研究将中国援助实践视作中国农业知识和技术嵌入援助实践,在异文化的地方进行再生产和地方化的过程。本文从对"发展"的技术性建构、对"技术"的认知性建构和对"高产"的权力性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叙事,进而指出中国援助与西方传统援助的差异主要源自发展知识建构路径的不同:西方是理论性建构,中国是经验性建构。本文也表明中国国内发展经验是通过中国对外援助的经验建构路径嵌入到援助项目中的,且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受援国的能动主体也根据各自政治、经济等利益诉求在实践互动中共同形塑着中国发展经验的再生产和地方化过程。

  • 标签: 中国对外援助 援助实践 知识 技术 嵌入与遭遇
  • 简介: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构建好各民族的生态家园,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为“美丽中国”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探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 民族地区 实践路径
  • 简介:在微观民族志视野中考察大渡河上游梭坡地方群体探访'东女国'遗址、以乡土行走实现地方的过程,不仅旨在揭示其背后地方历史、族群记忆与社区塑造的错综关联,也尝试在'藏彝走廊'道、路、行、径、迹的多元空间实践中重新理解'地方'的价值意义。与此同时,将'行走'重置于身体、地方与日常生活领域,既是对'道路'定义与边界的必要反思,也为当前道路研究日益趋向区域、跨域与流动的宏观分析框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充。

  • 标签: 藏彝走廊 东女国 梭坡 微观民族志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解决民族问题和在政治上实现民族平等的最适当最合理的政策"。为了顺利推进民族地区的建政工作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建立,"慎重稳进"成为全国民族工作的指导方针。由于青海藏族地区特别是果洛社会情况特殊,中央政府提出了"更加慎重稳进"的方针,它对于果洛建政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 标签: 新中国初期 青海藏区 慎重稳进 民族区域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