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万事万物复杂的形状和结构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不断变化着,而揭示自然界这一变化规律的学说便是分理论。文章中介绍了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分的原则。重点论述了分理论与建筑的结合,结合实例分别阐述了分理论在传统建筑和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分理论为建筑的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分形理论 自相似性 建筑 结合
  • 简介:欣赏了秦玉海先生的《无香》、《无形》、《无言》三个以水为创作主体的专题,品味我戏称“真水三无”的摄影作品系列,看到了秦先生一反早期用唯美的再现式影像宣传云台山、推动旅游事业的作品话语风格。进入一个舍“”得“像”,构建影像新话语的学术新追求的实践过程。

  • 标签: 话语风格 “像” “形” 影像 摄影作品 创作主体
  • 简介:高维形象几何仿生信息学是通过生物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信息与控制等多学科交叉与集成的研究领域。

  • 标签: 信息学 仿生 几何 形象 高维 纳米
  • 简介:针对2017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的命题“无碳小车绕8字组”的要求,对小车进行创新性设计,主要是转向机构设计。通过Adams软件强大的辅助功能进行参数化建模和仿真,对无碳小车运动轨迹计算仿真模拟,进而优化设计参数。利用Matlab软件对模拟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结构设计。比赛实践表明,d、车结构设计合理,运行轨迹满足“8字”轨迹的要求,运行平稳,能量损失少,设计方案正确,在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标签: 无碳小车 8字形 行走轨迹 计算仿真
  • 简介:建筑师小岛友池(RYOICHIKOJIMA)手中的建筑设计项目面临着不止空间狭小这个问题,还有各种建筑空间的不规则以及客户的“刻薄”要求,而他则用两个巧妙的立体三角设计解决了这种种问题。

  • 标签: 三角形 三明治 设计项目 建筑空间 建筑师
  • 简介: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第一次在试验中观察到一种三原子分子的超冷态,俄罗斯理论物理学家VitalyEfimov在1970年就曾经预测了这种现象。在这种称为几何缩放量子态,三原子分子互相匹配,好像一个无限大的俄罗斯套娃,锂铯分子的温度略高于绝对零度。

  • 标签: 量子态 芝加哥 缩放 几何 大学 三原子分子
  • 简介: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都是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并且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它把观众对的知觉组织纳入的整体研究,这样就成了艺术设计中的“格式塔”。本文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背景,并结合标志设计的实例来分析人们在感知图形时,“完法则”对人心理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与作用。

  • 标签: 格式塔心理学 完形法则 标志设计
  • 简介:DisplayPack公司为大个邮购派制作了一款绝世的六边纸盒包装。这种结实的六边折叠纸盒带有自动开合底以及以玫瑰式样装扮起来的自动开合顶,可安全地盛纳重达4.5磅的冷冻甜点,包装上的图形则突出了派的自制血统。

  • 标签: 折叠纸盒 邮购包装 冷冻食品
  • 简介:贝聿铭和王澍都善于挖掘和运用一些既富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感的几何设计元素,并使之成为自己作品中的个性化表现符号,本文主要针对贝聿铭和王澍设计作品中的菱形、三角、矩形以及圆形等设计的几何元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理解,并对这些不同的几何元素在他们的建筑作品中的组合排列和表现方式进行研究和总结。通过分析作品中不同的几何元素、以及排列组合的方式来思考几何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它的重要性。

  • 标签: 几何元素 建筑设计 贝律铭 王澍
  • 简介: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存在的条件下,用微波加热法快速合成了大量纺锤氢氧化钇。考察了微波加热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15min可制备形状貌均一且结晶良好的纺锤氢氧化钇,其颗粒长度为2.5~4.0μm,宽度为400-900nm。将纺锤氢氧化钇在500℃煅烧4h后可得纺锤氧化钇,同时用相似方法还成功制备出纺锤Y2O3:Eu3+,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当激发波长为465nm时,最强发射峰在613nm。用XRD、SEM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纺锤氢氧化钇形成的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 标签: 氢氧化钇 氧化钇 微波 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