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是依靠发酵产生的,在发酵后期的冷储阶段溶解于酒中,使达到饱和。1)主发酵阶段:一般情况下,啤酒的主发酵在敞口状态下进行,这时啤酒中所含二氧化碳量较少,约0.25%。2)封罐的目的之一是在一定压力下使二氧化碳溶入酒中,一般保持罐压不低于0.13MPa,排掉多余的CO_2气。3)冷储的目的之一是使溶入啤酒中的二氧化碳与酒体结合得更加稳定,一般情况下,酒龄25~30天,冷储阶段为10~15天。储酒时间愈长,二氧化

  • 标签: 啤酒 发酵 CO2 饱和 溶解量
  • 简介:CO2是啤酒发酵重要的副产物之一,同时CO2对啤酒质量有重要影响。啤酒生产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发酵产生的CO2,对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啤酒CO2 回收 经济利用
  • 简介:以制革常规染料作代表研究了CO超临界流体介质代替水介质用于皮革染色的体系组成、工艺方法及最优化条件,并与以水介质中的常规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O超临界流体介质代替水作介质可用于皮革染色,并且具有节约染料、上染率高、染料分散均匀、结合牢固等优点,是一种新的无污染的染色技术。

  • 标签: CO2超临界流体 皮革染色 无污染
  • 简介:本文简单介绍了CO2的回收和使用,通过核算,认识到我们目前回收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直接回收使用气相CO2,提高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 标签: CO2回收 质量控制
  • 简介: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葡萄子油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最佳条件为:30MPa,温度45℃,时间1.5h,提取率可达14%。葡萄子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葡萄子油 亚油酸 压力 温度 时间
  • 简介:本文介绍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在食用天然色素研发中的应用现状,对近十年来超临界CO2萃取天然色素的研究报告做了统计,重点介绍了辣椒红素、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玉米黄色素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 天然色素 进展
  • 简介:CO2使用过程中控制损耗好,可以避免购买瓶装CO2。如何减少CO2回收和使用过程中损耗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1麦汁通风量的控制一般麦汁满罐时间在24小时之内,传统的方式每锅麦汁都按统一的充氧量进行充氧。第一锅麦汁进罐充氧后,酵母即开始有氧呼吸,产生CO2;当第二锅麦汁进罐时,又进行了充氧,罐内的CO2被氧气稀释。

  • 标签: CO2回收 损耗 充氧量 有氧呼吸 麦汁 通风量
  • 简介:应用超临界C02萃取法(SCFE)和溶剂法提取鸦胆子油,对两种提取方法制备的鸦胆子油进行了得率、制备工艺、外观评价和化学组成等方面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CFE方法萃取的鸦胆子油得率为18.26%,溶剂法的得率为20.25%,两种萃取方法所得鸦胆子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体外试验表明鸦胆子油对肝癌和鼻咽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鸦胆子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
  • 简介:利用自制的CO2超临界流体制革设备,考察了CO2超临界流体代替水作介质条件下的铬鞣因素:初始pH值和温度的影响.通过对各实验条件下坯革的收缩温度、铬含量、铬的渗透以及革坯的状态等进行评价鞣制效果,得到了在CO2超临界流体条件下的铬鞣的最佳初始pH值为3.5,最佳鞣制温度为34℃.

  • 标签: 介质 铬鞣机理 制革 鞣制 CO2超临界流体 温度
  • 简介:应用密度/声速方法为酒精度,真浓和原浓的测定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中压力和发酵度的影响可被很好的补偿。CO2含量的变化会使测量的精确度降低,因此,应该通过CO2在线分析仪测定出啤酒中CO2的含量,然后对结果进行补偿。在线啤酒分析仪还适用于“无醇”啤酒。

  • 标签: 密度/声速 在线二氧化碳补偿 DSRN
  • 简介:以在我国造纸工业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制浆造纸联合工厂为研究对象,采用“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和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计算工具的方法,研究了温室气体种类、核算边界和方法、工厂能耗和碳排放总量以及碳强度。结果表明,2014年该工厂碳排放总量为430496.772tCO2,不包含生物质能源产生的碳排放;基于工厂的纸浆碳强度为0.228tCO2/t风干浆,为基于产品获得的各种纸浆碳强度的7.4%~56.9%;基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碳强度为1.08tCO2e/1000USD,为我国造纸工业平均水平的56.3%;基于销售额的碳强度为0.301tCO2e/1000USD,约为国际纸业公司的52.6%。结果也表明,影响企业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种类、能源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为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碳排放交易权空间,企业应进一步进行节能减排。

  • 标签: CO2排放 制浆造纸工业 碳交易 碳强度 能耗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瓶颈空气的来源,提出了在工艺和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瓶颈空气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压盖前残存在瓶颈中的空气,而主要是由压盖压入的空气。并为减少这部分瓶颈空气提出了一个设想。

  • 标签: 压盖 抽真空 排氧 吹氧 排放 回收
  • 简介:研究了在超临界CO2介质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BSA)水解的影响,通过系统水含量及系统压力的变化来分析四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13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及Tween80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并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及分析软件TotalLab对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系统压力及低系统水含量下能促进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使水解率提高20%以上,且水解率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而上升,随着系统含水量的升高而下降。当系统水含量达到30μL以上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胰酶 牛血清白蛋白 超临界CO2
  • 简介:阐述和分析了造纸法再造烟叶对卷烟CO释放量影响的研究现状及机理,概述了降低卷烟CO释放量的一般方法,认为重点是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自身的CO释放量;研究了影响造纸法再造烟叶CO释放量的关键因素并描述了卷烟的燃烧状态。

  • 标签: 造纸法再造烟叶 CO释放量 卷烟
  • 简介:研究了Milox竹浆H2O2漂白中H2O2浓度、NaOH浓度和温度对漂自速率的影响,并求解出漂白动力学方程。该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dw/dt=kCH2O2^2.18CNaOH^0.66w^-1.415,速率常数k=7.516×10^5×exp(-2.819×103/T),活化能E=22.44kJ/mol。该动力学方程表明,适度提高温度可提高漂白速率;H2O2浓度的提高对漂白速率的提高比NROH更为显著;漂白中随着自度提高,漂白速率下降。

  • 标签: Milox竹浆 H2O2漂白 动力学
  • 简介:采用Fe^2+-H2O2-二氧化硫脲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桉木浆-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H2O2用量、二氧化硫脲用量、单体浓度和液比对接枝纤维的环氧基含量及环氧基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接枝温度、缩短反应时间、增加单体浓度、减小液比、控制合适的H2O2和二氧化硫脲用量都能提高接枝纤维的环氧基含量,并且环氧基水解率都可控制在10%~15%。通过红外光谱发现,GMA已成功接枝到桉木浆上。

  • 标签: Fe^2+-H2O2-二氧化硫脲 桉木浆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 接枝共聚 环氧基
  • 简介:对原漂白工艺与改进的H2O2漂白工艺进行了实验室对比,结果表明,后者的漂白效果要远优于前者。但调整后的H2O2漂白工艺对工厂未充分洗涤的次氯酸盐(H段)漂白浆没有漂白效果。添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的螯合效果与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EDTANa4)的相当,但它们都优于DTPA。当EDTANa2(用量0.1%)与三聚磷酸钠(用量0.1%)复配物作为H2O2漂白的螯合剂时,H2O2对未充分洗涤H段漂浆的漂白效果明显,添加少量的尿素与双氰胺,H2O2漂白效果不提高。浆料筛分结果表明,芦苇浆末端H2O2漂白前的细小组分来自于原浆,H2O2漂白前浆料中细小组分(过200目)的含量对H2O2漂白效率影响较大,当细小组分含量大于5%时,H2O2漂白后未洗浆的白度较低。对原浆中的细小组分进行显微镜观察可知,细小组分中大部分是非纤维细胞,其中有80%左右(面积)的是尘埃,20%左右是杂细胞或细小纤维。

  • 标签: 芦苇KP H2O2漂白 细小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