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2 个结果
  • 简介:对气象条件和牧草长势、绵羊体重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利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月日照时数对绵羊理变化进行了模拟。建立了绵羊膘情变化的模拟模式。为监测放牧绵羊体重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气象条件 牧草长势 绵羊膘情 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 简介:对昆明市气象资料及近年来市内两家大型医院脑血管病住院人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特有的气象条件变化使得脑血管疾病季节性发病率不同于内地其他地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四季均有多发月份,这可能与气候温和地区人们对极端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有关.

  • 标签: 脑血管病 气象条件 昆明地区 气候温和地区
  • 简介:本文提出了水文地质模型系统。该系统包括水文地质信息保障手段和水文地质制图法,在都市区域进行工程勘查时,这一系统是评价自然-人类活动状况的基础;水文地质模型系统采用的信息,分析了2000多座城市和村镇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

  • 标签: 水文地质模型 制图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勘查 预报 人类活动
  • 简介:探讨和估计了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对地球钥速度和日长变化的影响。各种引力常数变化理论包括了引力常数G随时间,空间以及速度变化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另外也估计了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日长变化产生的效应。其中有些研究对探讨地球自转变化也有启发意义。

  • 标签: 引力常数 地球自转 长期效应 日长变化
  • 简介:1引言英国的气候改变影响观察组(ukccIRG)认为现存一些有助于保持英国自身气候特点且随全球变暖不会改变的重要参数。作为一个例证,观察组有时曾不正确地推断出:由于全球变暖,英国的平均温度有可能接近某些国家,譬如,西班牙和意大利;因此,英国可能会有一种夏季长、热、干且蒸发率高,冬季温暖的地中海式气候。这种情况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在英国,太阳穿过天空的几何轨道和在西班牙的不同。看来在夏季,英国不象是被副热带(西风)急流下的(副热带)高压系统所主宰,进而也不会出现地中海式的燥热。同样

  • 标签: 全球变暖 蒸散量 蒸发率 大气层 土壤湿度 副热带
  • 简介:1970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历了上世纪末以来明显的第Ⅴ活跃幕(或轮回)平静和活跃时段,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这两个时段地震活动在时空强上的差异性,定量提取其活动演化过程参量,为该区未来地震活动期判定提供相对定量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地震活动性 平静时段 活跃时段 定量
  • 简介:利用我国160个台站50年(1951-2000年)的月平均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我国从1951/1952-1999/2000共49个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平均)的气温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F)分解。第1模态表现为全国一致的增温或者降温,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冬季气温增暖明显,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第2模态则表现为南北温度的反相关系,20世纪80和90年代,我国北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和西北的温度增加,而我国南部则温度降低。采用频谱分析方法提取我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信号更清楚地反映出这些变化。而且这两种模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正位相叠加使得我国冬季持续偏暖,在降水场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加剧了华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对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回归分析表明,我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第1模态与半球尺度上的北极涛动(A0)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它在高度场上表现为一个准正压的南北环状模态;而第2模态则与中高纬大气环流中的一波结构联系密切,它在高度场上表现为一个准正压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反相的振荡模态。这就表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中的基本气流及其扰动有密切的关联。作者还讨论了大气环流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机理,并指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经验正交函数 年代际变化 大气环流
  • 简介:利用太平洋区域近300个验潮站的月平均海平面观测资料,初步揭示了赤道带(10°N-10°S)和高纬带(30°N-50°N,30°S-50°S)的两个纬度带内平均海平面的年际变化与地球自转际变化之间的关系。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地球自转加速时,太平注赤道带平均海平面上升,高纬带平均海平面下降;地球自转减速时,太平洋高纬带平均海平面上升,赤道带平均海平面则下降,据此,我们指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对海平面纬向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 标签: 海平面变化 地球自转 日长变化 年际变化 验潮站 纬向变化
  • 简介:中国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有相当的一致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别。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100a来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比同期全球平均值略高。近100a和近50a的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1956年以来出现了微弱增加的趋势。近50a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中国的CO2年排放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温室气体正辐射强迫的总和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对21世纪气候变化趋势做出的预测表明:未来20~100a,中国地表气温增加明显,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

  • 标签: 中国气候变化 极端事件 温室气体 气溶胶 辐射强迫 气候预估
  • 简介:一、引言花椒生长分布区域虽然很广,但只有气候干热、光照丰富的地区,才生长好、产量高、品质优。比如陇南地区的白龙江、白水江及西汉水干热河谷地区,所产“大红袍”花椒颗粒大、果皮鲜红,味道麻辣,味气浓香,是陇南的一种名优土特产品。为了探讨花椒的生态习性,我们调查分析了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一、引言花椒生长分布区域虽然很广,但只有气候干热、光照丰富的地区,才生长好、产量高、品质优。比如陇南地区的白龙江、白水江及西汉水干热河谷地区,所产“大红袍”花椒颗粒大、果皮鲜红,味道麻辣,味气浓香,是陇南的一种名优土特产品。为了探讨花椒的生态习性,我们调查分析了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二、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陇南普遍种植的“大红袍”花椒,一般在3月中、下旬发芽展叶,4—5月初开花,7—8月初成熟,全生育期120—130天。1、温度条件花椒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为11—15℃。同大多数落叶果树一样,春季气温回升到5℃时,树芽开始萌动,3月下旬至4月初叶芽展开;花椒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和13℃初日吻合(表1)。从表1看出,1990年陇南8个县的花椒现蕾、开花期与气温稳定通过10℃、13℃初日仅相差1—4天。花椒着色成熟期是影响品质优劣的关键期,此期的温度与果实着色成熟有密切关系,一般要求气温在18—20℃以上。分析花椒着色成熟期(大红袍花椒在7月份成熟)的温度条件与品质的关系(表2)可知,花椒着色成熟期(7月份)平均气温24—25℃,夜间温度(平均最低气温)20—21℃,果实着色成熟好,果皮颜色鲜红,味气浓香,味道麻辣。武都,文县昼温和夜温适宜,花椒品质最优。2、光照条件喜光是花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尤其7—8月着色成熟期,需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果皮方能着色好。一般花椒全生育�

  • 标签: 花椒树 气候条件分析 生长分布 白水江 温度条件 地形小气候
  • 简介:豌豆,又名寒豆、麦豆。是一种地理分布很广的豆类作物,世界上凡能栽培大、小麦的广大地区都可以栽培豌豆。近年来,我县广大农户豌豆栽培积极性日益提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据青田县统计局资料,全县1981年栽培豌豆1911亩,1988年扩大到5400多亩,约为1981年总面积的3倍。但是,亩产低,产量一直徘徊在6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1986年只有75公斤,最低亩产1987年只

  • 标签: 豌豆品种 豆类作物 麦豆 气候条件分析 地理分布 花豌豆
  • 简介:缝合线是碳酸盐岩中又常见又醒目的一种构造。它的成因有很多假说,流行的是压溶说。笔者重点观察研究了华蓥山煤田和南桐煤田二叠系、三叠系灰岩的缝合线。1.线合线成因缝合线主要由围岩、缝合面、缝合膜三要素组成。围岩是缝合线两侧的岩石;缝合面是围岩溶解凹凸不平的复杂面;缝合膜是由围岩溶解残留物在线合面上聚集压实而成的薄膜。围岩与缝合膜的矿物成分对比如表1。

  • 标签: 碳酸盐岩 压溶 桐煤 华蓥山 和南 合线
  • 简介:对气象观测的资料,一直来力求真实、准确、完整.但在日常工作中,蒸发的缺测却屡有发生.如何避免蒸发的缺测,是我们所有的观测员同志都应该注意的问题.蒸发的缺测不外乎人为与非人为两大因素.人为因素:有时观测场内有外人进入,或因好奇、或因故意、将蒸发皿中水倒掉或加入一部分,就使得该日蒸发失真而失去保留价值;还有观测员在取蒸发皿时不小心将水外流,也会使蒸发缺测.对于这两种情况,只要值班时密切注意观测场内的安全、值班员操作时小心仔细就可以完全避免的.另外夜间小鸟栖在蒸发皿边缘饮水,也会影响蒸发,在小鸟多的地方夜间最好罩上蒸发皿网罩.

  • 标签: 观测场 保留价值 气象观测 人为因素 网罩 观测项目
  • 简介:嵊县地处丘陵山区,每年春夏季节,冰雹、强雷雨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经普查、嵊县3~8月强对流发生的气候概率达到4.5%。由于强对流天气发生范围小,突发性大,预报难度很大,目前强对流预报准确率远远低于省定灾害性天气指标。物理因子意义明确,能以定量形式较准确地描述大气的运动,能量和稳定度,但由于其计算复杂,工作量大,在目前县级气象站还难以普遍大量应用。为此我们采取台站结合的办法,县站组织力量对全县强对流的时空分布,源地及移动规律等作详细的调查分析,市台利用已有的技术力量、工具和设备建立一套县站强对流预报工具,再编制成较简单的业务预报程序,在PC—1500机上实施预报,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业务预报 气候概率 预报难度 预报准确率 锋区
  • 简介:该专用锁安装在油井油嘴和取样口处,用于防止在此放油。锁芯结构:(1)在与轴心垂直的平面内加工3个凸肩与锁片配合;(2)使同一平面内的凸肩不均匀分布,保证了一个锁片打开位置的唯一性;(3)在3个平面加工凸肩,与3片锁片配合。锁片结构:(1)在锁的内径上开槽与锁芯凸肩配合,开槽应保证槽的位置和锁芯凸肩对应,且槽的大小与凸肩适合;(2)在每个锁片均匀刻上20个数字。外挡圈和锁套采用10个数字位置对位,使开锁密码增加一位,对密码开锁的机率是八万分之一。

  • 标签: 防盗锁 密码 油嘴 不均匀分布 平面加工 凸肩
  • 简介: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缺水已迫在眉睫。到1995年底,我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就有100个。不少城市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使大批水井报废、地面下沉、房屋裂缝、管道断裂、沿海城市海水倒灌,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水量连年减少,造成中游、下游多次发生断流,而且每年断流的时间逐步提前、断流时间延长,

  • 标签: 缺水城市 地下水水位 城市缺水 开采地下水 沿海城市 房屋裂缝
  • 简介:以全球增暖为标志的全球环境变化已经出现。这一变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未来发展将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人类自身活动是引起全球环境变化的一个最为活跃的因子。但是,对人类活动,包括个人和社会集体行为,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机制,全球环境变化又是怎样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如何适应未来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研究甚少。由于人体健康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问题”应该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研究核心之一,应加强社会科学界、环境科学界和医学界之间的合作研究。同时,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大研究成果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 标签: 全球环境变化 人类活动 人体健康
  • 简介:介绍了基于B/S结构的网上考试系统应用于气象部门的理论研究,并分析了系统总体结构,提供了一种应用SQL数据库以及ASP编程实现的网络考试系统,详细阐述了科目管理、随机生成试卷等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相关数据库表的结构。

  • 标签: B/S ASP 网上考试 科目管理 随机生成试卷
  • 简介:从气候条件对烤烟生产的影响入手,明确了植烟过程的有利气候指标和不利的气候因素,并针对现阶段的烤烟生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 标签: 气候条件 烤烟 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