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大熊选择部分竹类植物为主要食物源,大熊主食竹的地理分布是决定大熊地理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对大熊主食竹的种类与分布进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大熊的迁徙历史和协同演化、以及推动大熊保护工作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迁地保护意义重大。大熊主食竹曾经报道过11属,包括65种、1变种和3变型。其中,箣竹属BambusaRetz.corr.Schreber2种,慈竹属NeosinocalamusKengf.1种3变型,刚竹属PhyllostachysSieb.etZucc.5种1变种,方竹属ChimonobambusaMakino6种,筇竹属QiongzhueaHsuehetYi5种,镰序竹属DrepanostachyumKengf.2种,箭竹属FargesiaFranch.emend.Yi25种,玉山竹属YushaniaKengf.10种,苦竹属PleioblastusNakai1种,巴山木竹属BashaniaKengf.etYi6种,箬竹属IndocalamusNakai2种。后来,黄毛竹、大琴丝竹和金丝慈竹被修订为栽培品种Neosinocalamusaffinis‘Chrysotrichus’、N.affinis‘Flavidorivens’、N.affinis‘Flavidorivens’。本文增补了方竹属3种、4栽培品种;刚竹属2种;箭竹属2种;玉山竹属1种;月月竹属MenstruocalamusYi1种;茶秆竹属PseudosasaMakinoexNakai1种;箬竹属4种。共计7属、13种、4栽培品种。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大熊主食竹共有13属、78种、1变种、7栽培品种。

  • 标签: 大熊猫 主食竹 竹栽培品种
  • 简介:大熊是我国的国宝,保护区工作人员视大熊如自己的亲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亲人般的爱护,我们的大熊才会在特大地震灾害来临之时得到最好的救助。让我们为大熊祝福,为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人们祝福,为四川地震中所有顽强与灾难抗争的人们祝福!

  • 标签: 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四川 地震灾害 工作人员
  • 简介: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政府10月20日在四川雅安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大熊“华妍”“张梦”放归自然。这是全球首次同时放归两只大熊。这两只大熊均为雌性。“华妍”重80公斤,体长115厘米;“张梦”重73公斤,体长111厘米,分别生于2013年8月14日、2014年7月7日。

  • 标签: 放归自然 大熊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林业局 省政府 四川
  • 简介:‘青城翠’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Qingchengcui’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方竹属ChimonobambusaMakino的方竹Ch.quadrangularis(Fenzi)Makino,2003年发现于四川省崇州市万家乡(后更名为文井江镇)万家社区的方竹栽培居群中,同年作为大熊主食竹引入都江堰市大观镇桃源村和玉堂镇龙凤村,是方竹属的方竹变异植株经进一步选优、分离、培育而成的栽培竹新品种。‘青城翠’与方竹栽培型‘Quadrangularis’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秆基部的气生根特别发达,竹笋上半部呈明显翠绿色,翠绿部分约占笋长的1/2左右,整体色彩艳丽,且笋质更脆嫩、口感更佳,大熊和人均喜食用;后者秆基部的气生根不及前者发达,竹笋整体偏黄,仅尖端微绿,整体色彩相对单调,大熊喜食程度相对较次。

  • 标签: 方竹属 方竹 '青城翠’ 竹品种
  • 简介: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大熊这一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解决我国秦岭地区大熊保护中存在的矛盾,首先对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梳理,然后分析了陕西秦岭大熊保护存在的问题,即栖息破碎化、管理复杂、区社利益冲突、旅游开发不规范等,得出国家公园这一保护地形式对大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大熊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建设应整合现有保护、重组功能分区、实施大熊保护工程、完善科研监测体系、发展生态旅游、引导社区参与、加强环境教育等规划建议。

  • 标签: 野生动物保护 大熊猫 国家公园 陕西秦岭区 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
  • 简介:通过分析卧龙-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生态廊道大熊主食竹的受灾情况,探讨了卧龙-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生态廊道大熊主食竹保护与恢复技术,提出了生态廊道的食物资源空间配置规划方案。将生态廊道分为疏导区、缓冲区、保护稳定区3段,根据其不同的生态功能、地理位置进行主食竹的选择与配置规划。

  • 标签: 生态廊道 大熊猫 主食竹种 恢复 重建
  • 简介:为补充白斑棱皮树蛙生物学相关数据,2012年6月—2013年6月,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利用样带法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的白斑棱皮树蛙(Thelodermaalbopunctatum)进行了野外调查,发现白斑棱皮树蛙成体6只,蝌蚪5尾,并对蝌蚪进行了人工饲养。结果显示:白斑棱皮树蛙在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具有稳定的种群,栖息位于中高海拔的原始林或次生林中,栖息植被茂密、郁闭度高,湿度大。该蛙繁殖季节为5月前后,通常在树洞内进行繁殖,产卵量少,约10枚左右。蝌蚪生活在树洞积水内,唇齿式为I:3+3/1+1:II。该蛙种群数量相对稀少,该文也对该物种的保护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 标签: 鹦哥岭自然保护区 白斑棱皮树蛙 生物学 保护
  • 简介:《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公约》是全球范围内四项国际法规之一,是全球唯一的、包括尤其广泛的栖息种类(内陆、沿海和海洋湿地)的自然保护公约。湿地的定义涉及较广泛的区域,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海涂、苔原、漫滩及低潮期水深不足6米的海域。该公约的内容为湿地是具有经济、文化、科学和娱乐等巨大价值的资源,它的损失将不可弥补;并认为水禽在其季节性

  • 标签: 栖息地 湿地资源 水禽 保护公约 国际法规 低潮期
  • 简介:零灭绝联盟(AZE)日前公布了网络评选出的世界七大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奇观名单,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因每年有大量的白鹤栖息而入选。

  • 标签: 濒危野生动物 栖息地 鄱阳湖 世界 淡水湖
  • 简介:鸟类栖息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已成为全球湿地保护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文中从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出发,以赤山湖白水荡区为例,在介绍场地中鸟类资源及栖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鸟类栖息营建的方式,以期对湿地公园建设中的鸟类保护做出一定贡献。

  • 标签: 湿地公园 鸟类栖息地 营建方式 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 简介:4月15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新浪微博发起的公益项日“熊猫守护者”宣布开启2018春种计划。这是一项线上线下互动的生态保护公益项目。参与用户通过微博为熊猫种的虚拟竹子,将由中国绿化基金会进一步落实,把真实的竹予种在陕西秦岭等需要竹子的地方,以缓解野生大熊栖息碎片化问题,推动秦岭等地的生态修复。

  • 标签: 大熊猫栖息地 生态保护 绿化基金会 门槛 生态修复 西秦岭
  • 简介:<正>芦荟的栽培方式有栽(温室、大棚、露地)、盆栽和无土栽培。现将其栽技术介绍如下:1.整地作畦一般于整地前20天进行化学除草、土壤消毒。然后,每公顷施有机肥和土杂肥300m~3,深翻、细耙2~3遍,再整平,作成高畦。畦面宽1m,长度可根据(温室、大棚、露地)地势来确定。温室与大棚,畦沟宽35~40cm,沟深15~20cm;露地畦沟宽40~45cm,沟深25~35cm,畦埂高为10cm。

  • 标签: 地栽技术 芦荟 栽培方式 无土栽培 最佳栽植时期 整地作畦
  • 简介:前言:2009年,对地板行业来讲,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但究竟如何,春江水暧,企业感触最有发言权。为此,为了全景式展现地板行业的2009年的发展态势,我们编辑部走访众多地板企业。这些企业有行业标兵,有黑马新贵,有区域强势品牌,更有新兴品牌。对于这些企业家,我们抛向了同样的采访问题。也许企业情况不一样,站在的角度不一样,我们"回收"的解答也不尽一致,甚至出现相左的解析。但我们在本次专题中仍然将这些声音原汁原味收入,因为我们相信正是由于对话企业家这样的多角度、多层次、真性情的回答,客观构成了行业发展的原生态画卷。

  • 标签: 地板行业 强势品牌 企业家 发言权 编辑部 多层次
  • 简介:1995年春季,石家庄市长安公园从河南引进阔叶箬竹4000墩,试栽在公园内法桐树下的花坛里。经过一年的观察,大树下的阔叶箬竹生长良好。栽植阔叶箬竹的

  • 标签: 阔叶 箬竹 石家庄市 耐荫 公园 树下栽植
  • 简介:湖南是栽杜鹃花生产大省,2006年全省种植面积1600hm^2,年产苗木1.8亿株,年销售额1.2亿元,分别占全国种植面积、年产量及年销售额的50%、56%及46%。品种主要有春花杜鹃和夏花杜鹃两大类,产品主要是扦插苗和1~2年生移栽苗,90%以上苗木用于绿地密植、模纹花坛等,是目前我国亚热带地区园林绿化造景效果最为丰富的花灌木之一。

  • 标签: 杜鹃花 育苗技术 地栽 种植面积 亚热带地区 模纹花坛
  • 简介:棚室保护发展速度迅猛,面积进一步扩大,栽培作物品种日益多样化,栽培技术不断先进化、自动化;在作物灌溉技术上,不断在传统灌溉技术的前提下逐步改进,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

  • 标签: 保护地 节水灌溉 栽培技术
  • 简介:苗圃栽培风尾菇,不但能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苗木生长,而且可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为此,笔者于1999年至2000年进行了苗圃栽培凤尾菇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凤尾菇试验 套种凤尾菇 苗圃地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