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球茶的制造方法及技术要领,为开发团茶提供参考。

  • 标签: 球茶 技术 品质 绿茶
  • 简介:绿茶属非发酵茶,是将鲜叶经高温杀青(炒或蒸)、揉捻(或不揉捻)、干燥(炒、烘或晒)等工序加工而成。由于是高温短时杀青,未经发酵,故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营养及翠绿色,使其具有汤色碧绿、叶底嫩绿、香气清高、滋味浓厚等特点。绿茶在各类茶叶中其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绿素、茶多酚、氨基酸含量最高,而且氨基酸中的茶氨酸含量丰富,约占氨基酸总量的一半以上。

  • 标签: 绿茶 营养成分 保健功能 维生素 茶多酚
  • 简介:目前茶叶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低档茶产大于销,供过于求,市场疲软:高档的名、特、优、新茶非常紧俏,售价很高,发展特种绿茶前景广阔。本文主要通过综述和总结特种绿茶制作技术的现状,以期对特种绿茶的发展有所裨益。

  • 标签: 特种绿茶 制作 名优 工艺 采制 造型
  • 简介:色泽是绿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茶品质的好坏。掌握绿茶色泽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我们了解调控措施.并利用它来指导生产,以保证和提高绿茶的品质。绿茶的色泽主要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谓的“三绿”.是多种色素类物质的综合反映.其色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杀青适时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阻止茶多酚的酶促氧化.是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叶绿素的破坏及黄酮类的自动氧化都与绿茶色泽品质密切相关。只有综合考虑从鲜叶原料到绿茶各种加工工艺等的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制绿茶的鲜叶.并根据鲜叶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绿茶色泽。

  • 标签: 绿茶色泽 形成机理 调控措施
  • 简介:嗜茶的人也爱紫砂壶。有一泡好茶叶和一件紫砂壶,就象领养了一个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不离不弃。茶的清芬可人,紫砂壶的素心素面、珠圆玉润、老而弥珍,玩紫砂壶茶人的童颜鹤寿、乐也融融,……数百年茶、紫砂壶与人的结合史,编织就的是一曲曲赞歌。

  • 标签: 绿茶 紫砂壶 产品质量 有害物质 伪劣产品
  • 简介:本实验是利用铝与铝试剂(玖红三羧酸铵)反应,生成稳定红色络合物的原理,用分光光度法来分析不同等级绿茶茶汤中的含铝量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本实验结果表明:茶汤中含铝量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随等级的下降,含铝量增多,而且同一等级的铝含量随品质及生态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阐明茶叶中铝含量与品质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铝对茶树的生理作用提供依据。在酸性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活性铝。一般说来,铝对植物会产生毒害,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茶树却很例外,是一种喜铝性植物,茶园中增施铝肥,有显著促进茶树生长的效应。这说明铝对茶树具有特殊的营养生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铝具有①作为茶树的营养元素,②协助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活动的间接作用包括调节茶树吸收磷素,促进光合物的运转,促进多酚类物质合成等等。因此铝是茶树必须元素,并在茶树生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然而科技工作者发现,铝在茶树体内的含量及其分布随茶树的年周期和总发育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有差异,春茶的含铝量常常较低,夏秋茶的含铝量往往较高,新梢的含铝量较低。根及老叶含铝量较高,芽叶越嫩,含铝量越低。并且含铝量过高,茶汤中的苦涩味显著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铝与茶树这对矛盾体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和研究。目前,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算很多,而有关茶叶中铝含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竹尾忠一曾经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日本绿茶无机成份的含量,中国群技大学的尹方教授等也曾用原子吸收和等离子发射光谱测定茶叶中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含量,陈瑞锋用铝试剂光度法测定茶园土壤、茶树及茶汤中含铝量的研究已见报道。由此可见,测定茶叶中的含铝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具有开拓性意义。本实验是利用铝试剂

  • 标签: 茶树生长 茶叶品质 绿茶品质 含铝量 茶园土壤 光合物
  • 简介:本研究将真空富集GABA和热水脱咖啡碱加工工艺相结合,探讨其对绿茶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真空嫌气和热水脱咖啡碱处理,可使茶样中的GABA含量达到1.5mg/g以上,且能有效降低咖啡碱含量(脱除率达75%以上),同时将茶多酚等其他有益成分的损失率控制在较低范围。

  • 标签: 真空 Γ-氨基丁酸 脱咖啡碱 品质成分
  • 简介:黄山茶区利用当地品种的大宗茶原料和绿茶加工设备,集成应用清香型乌龙茶加工技术,提出了萎凋、做青、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复烘、烘焙等创新工艺流程,研制出花香型的特质绿茶.

  • 标签: 黄山 花香绿茶 大宗茶原料 技术集成
  • 简介:本文以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蒸青绿茶为例,研究了HACCP在云南大叶种蒸青绿茶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绿茶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环节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并建立监测方法和纠偏措施,从而为绿茶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 标签: 绿茶 HACCP 质量安全 应用
  • 简介:名优茶的发展已经成为茶叶发展的大方向,成为茶业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大叶种绿茶,由于其品种特性和消费者的惯性认识,其发展相对其他茶叶的发展一直略显滞后。做好大叶种绿茶IDTT艺的研究成为了当前茶叶科研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一大课题。本文就加强大叶种名优绿茶加工研究的意义、现状和技术条件做一综述。

  • 标签: 大叶种 名优绿茶 研究 经济价值
  • 简介:英国谢菲尔大学的科学家表示,饮用绿茶有助遏制关节炎,因为绿茶中含有两种化合物可阻碍破坏软骨的酵素生成。茶一直被视为保健良品。过去研究显示,茶可预防冠状心脏疾病、中风及若干种癌症。但现在谢菲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中有两种化合物: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ECG(儿茶素没食子酸

  • 标签: 绿茶 化合物 关节炎 保健功能 软骨组织
  • 简介:本文主要对揭东县玉湖镇的地方特色茶——坪上绿茶的感官品质、生化品质及含硒量进行了初步取样分析.坪上绿茶分重炒青和轻炒青,其成茶外形、内质上均有着明显的差异.经年存放的坪上绿茶,表现出陈香浓醇、甜香显露,汤色褐红,滋味浓厚、回甘的特点.坪上绿茶新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为36.04%~45.44%,茶多酚含量为20.08%~32.24%,氨基酸含量为1.20%~3.81%,咖啡碱含量为1.18%~3.68%,可溶性糖含量为6.27%~7.94%.符合坪上绿茶滋味浓(厚)爽回甘的特点.经年存放的坪上绿茶,随着贮藏年份的增加,其品质成分均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滋味逐渐由浓爽变为醇厚.坪上绿茶的含硒量为0.063~0.320mg/kg,其中有1个茶样含硒量为0.320mg/kg,达到富硒茶标准(0.25~4.0mg/kg),有6个茶样的含硒量为0.100~0.175mg/kg,有2个茶样的含硒量较低,为0.063、0.085mg/kg,低于0.100mg/kg.通过对全镇茶园土壤及茶叶含硒量进行广泛取样分析,有可能发现可规模开发的天然富硒茶园及茶树品系.

  • 标签: 揭东县 玉湖镇 坪上绿茶 品质特性
  • 简介:本试验是探讨绿茶热水浸提物对离体血小板胶原诱导凝聚物的影响。以相关剂量方法实验证明不同浓度的热水浸提物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及延长滞后时间。将浸提物分馏后试验,证明儿茶素(单宁)是抑制的主要活性成分,且酯型儿茶素比简单儿茶素更有效。在酯型儿茶素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0.2mg/ml(=0.45mM)浓度时,就能完全抑制胶原诱导血小板凝聚。比设EGCG和阿司匹林两者的IC50值,我们发现EGCG的效能比得上阿司匹林。EGCG还能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活性因子(PAF)诱导的凝聚作用。在用EGCG处理的血小板中没有发现环3’,5’——磷酸腺苷(CAMP)水平提高。茶叶被普遍地作为日常饮料而饮用,它有多种功效,如提神、利尿、退热和止血,这些主要是咖啡碱和儿茶素(单宁)的功用。最近有报道:茶叶能抑制血小板凝聚。血小板在外伤止血和血栓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它们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化合物将会用于临床治疗。在本试验中,我们试图查明绿茶浸提物对血小板凝聚抑制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结果发现儿茶素,尤其酯型儿茶素是主要的抗凝聚物。

  • 标签: 血小板凝聚 浸提物 EGCG 抑制作用 活性成分 血小板活性
  • 简介:茶叶高产优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介绍茶树良种对提高产量的作用,种植良种对提高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作用,茶树良种的特点和如何选择茶树优良品种,达到高产优质

  • 标签: 茶树良种 高产优质 栽培要点
  • 简介:茶树具有喜湿、耐阴的特性,在种植过程中常用各种其他方法来遮阴,以达到高产优质。套种是一个种对茶树的生长具有多种益处的茶园栽培方法。本文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综合前人的研究,综述了套种对于茶树高产优质的影响,详细说明了套种的优势和模式。

  • 标签: 茶树 套种 高产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