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9月22日,北京精准企划接到了专业做食用的河南商丘百业兴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继打来的咨询电话,她希望"百业兴农"通过精准的品牌规划、产品规划和市场规划,逐步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食用市场的强势品牌。

  • 标签: 食用菌市场 产品规划 营销策划 市场规划 强势品牌 咨询电话
  • 简介:食用中SO2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样品经酸化后,用预经痕量碘蒸气致蓝色的淀粉指示纸检测,样品产生的SO2使其褪色。淀粉指示纸的制备方法、观察时间和测定温度均对检测结果有影响。该测定法对SO2的最小检测限为5mg/L,可用于食用产品中SO2残留量的定性检测和半定量分析,具有快速和简便的特点。

  • 标签: SO2 食用菌 快速测定
  • 简介:以湛江市售的5种食用(新鲜黑木耳、香菇、茶树菇、金针菇和杏鲍菇)为试材,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食用中锌、镍、铜、铁、锰、砷、铅、镉、钙和镁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消解液选择、消解条件、分析谱线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加热回流消解法结合ICP-AES测定食用中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8%~8.7%之间,检出限在0.37~2.55μg/L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1.0%~108.5%。该方法快速、稳定、试剂用量少、精确度高,适合食用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 标签: 加热回流消解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食用菌 微量元素 检测
  • 简介:紫苏(PerillafrutescensVar.Crispa)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桂荏、苏子、山苏、赤苏、黑苏、白苏、回回苏,则称之为"苏",既是营养丰富的特种蔬菜,又是疗效良好的中药,并且还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紫苏属 一年生草本植物 食用 加工 特种蔬菜 营养丰富
  • 简介:从河南省信阳市泖河区十三里桥乡养殖场随机选取1龄左右健康无病、发育正常、人工养殖的淮南猪8头和生长健康、发育正常的当地白猪4头为样本(公、母各半),集中屠宰,然后用常规方法对猪肉的食用品质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淮南猪肉大理石纹评分为3.70分,肌纤维直径为14.50μm,剪切力为527kPa,极显著低于当地白猪。其他食用品质指标包括肉色、pH值、失水率、系水能力和熟肉率与当地白猪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淮南猪 食用品质 猪肉
  • 简介:新品芥花油现身于正在举办的第五届国际高端食用油博览会上。食用油中的芥酸食用过多对人体无益,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最高可达60%,而芥花油中最高才3%。芥花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2.8%,比橄榄油还高,其他有益成分含量更高。

  • 标签: 食用油市场 芥酸含量 脂肪酸含量 博览会 菜籽油 不饱和
  • 简介:该发明属于食品调味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醋的生产方法及其设备,由下列质量配比的原料所制成。以100kg高粱为原料计算,高粱100kg,麦麸80kg-100kg,大曲10kg~15kg,糖化酶1.5kg-1.8kg,干酵母0.5kg~0.8kg,米糠20kg~30kg,醋糟400kg-500kg。

  • 标签: 生产方法 食用醋 设备 质量配比 调味品 糖化酶
  • 简介:以栗壳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得出栗壳天然色素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频率为40kHz,功率为200W,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15,在60℃下提取60min。

  • 标签: 栗壳 食用色素 超声波 提取
  • 简介:乳酸广泛应用在食品、药品、保健品等行业中,作为一种益生菌,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就乳酸的概况、功效、应用,以及与人体肠道的关系和不适用人群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乳酸菌 肠道 健康
  • 简介:简述了朝天椒杂交品种具有的抗重茬、抗病毒、抗热、耐雨水、品质好、产量高等突出的特性及其主要配套栽培技术。

  • 标签: 朝天椒 杂交种 栽培技术
  • 简介:发酵型的酸性含乳饮料在国内通常称为“乳酸饮料”或“酸奶饮料”以牛乳或乳粉、植物蛋白乳(粉)、果蔬汁或糖类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与辅料,经杀菌、冷却、接种乳酸发酵剂培养发酵,然后经稀释而制成的活性(非杀菌型)或非活性(杀菌型)的饮料。

  • 标签: 乳酸菌饮料 含乳饮料 乳酸菌发酵剂 食品添加剂 酸奶饮料 发酵型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酸饮料作为清凉饮料的一种,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它具有解渴、促进消化、缓解疲劳等功效.掌握其生产工艺流程,研究新配方,生产出高品质的清凉饮料,变是食品研究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 标签: 杀菌乳酸菌饮料 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 原料 菌种培养 发酵
  • 简介:以北京棒杆菌As1.299(Corynebacteriumpekinense)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一亚硝基胍(NTG)诱变,得到L_苏氨酸高产突变株N50-10,其质量浓度为1.150g/L,比原菌株质量浓度提高了1.106g/L。在菌株NS0-10的基础上,又筛选出抗乙硫氨酸和抗磺胺胍突变株SG06-10(Eth^r+SG^r),其L-苏氨酸质量浓度达到了2.463g/L,比原提高了2.419g/L。经5次传代,产量稳定。

  • 标签: L-苏氨酸 诱变 抗性突变株
  • 简介:为了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不致使饮料中蛋白沉淀,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发酵初期稳定剂种类和稳定剂添加量,同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蔗糖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枣汁含量为影响因子,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04%,CMC—Na0.04%,蔗糖酯0.15%;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蔗糖含量9.30%,发酵温度41.20℃,发酵时间7.65h,枣汁含量45.70%。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乳酸饮料酸度为72.4°T,感官评分为86分。

  • 标签: 红枣 乳酸菌饮料 工艺参数
  • 简介:以“津优35号”为接穗,“亮砧”为砧木,进行黄瓜嫁接栽培,以自根栽培黄瓜为对照,研究嫁接栽培对黄瓜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1)℃的贮藏条件下,相比自根栽培的黄瓜,嫁接栽培的黄瓜采后失重率和果肉硬度下降速率更快,可溶性糖含量较低,总酸含量较高,而二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以亮砧作砧木的嫁接黄瓜表皮光亮、蜡粉消失,使果实更易失水、变软。所以,应对嫁接栽培的黄瓜采后进行适宜的涂膜处理,以达到保持果实品质、延长贮藏保鲜期的目的。

  • 标签: 黄瓜 嫁接 贮藏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