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研究硒和荷叶对小鼠的减肥效果。以硒和荷叶的日摄入量为试验因素、小鼠体质量的增加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进行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当硒和荷叶日摄入量分别为2μg/kg,0.5g/kg时,对小白鼠的减肥效果最明显。硒和荷叶的较优组合为A,历时,硒和荷叶对小白鼠的减肥效果最显著;硒和荷叶对小白鼠减肥效果有影响,主要因素为荷叶,次要因素为硒元素;荷叶日摄入量越大,对抑制小鼠体质量增加的效果越明显。

  • 标签: 荷叶茶 减肥效果
  • 简介:采用青工艺制作山苦,之后经真空包装辐照杀菌,与当地百姓采摘后直接晒干的山苦相比较,水浸出物、茶多酚、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咖啡碱含量降低;卫生指标经检验符合国标。产品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厚回甘,清香怡人。

  • 标签: 青茶工艺 制作 山苦茶
  • 简介:选取六大类13个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素类及其4种主要单体的含量,并对其在六大类中分布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绿茶以简单黄素(黄素和黄素-3’-没食子酸酯)为主,含量较低;白茶、黄和乌龙中4种主要黄素单体分布比例相近,且总含量均较低,但高于绿茶;红茶以复杂黄素(黄素-3-没食子酸酯和黄素双没食子酸酯)为主,且含量在六大类中最高。为进一步证实绿茶中黄素的存在,选取109个不同厂家的绿茶样品进行黄素测定,分析表明黄素类物质普遍存在于非发酵的绿茶样品中。

  • 标签: 茶叶 茶黄素 发酵
  • 简介:我国南方正在流行一种叫“水果沙拉”的饮品,也就是“Smoothie”(时髦)。它起源于美国,既可以常温饮用,也可以冷冻成冰淇淋作为冷饮食用,口感稠而不黏,水果奶香浓郁,细腻滑爽。“Smoothie”是一些黏稠的混合果汁饮品,它可同时添加一些乳品配料、大豆成分以及其他营养素,也可是酸奶饮料中混有果汁。现今它代表一种新的理念和时尚,体现了人们对天然、营养、方便食品的追求。典型的“Smoothie”产品通常含13°Bx左右的可溶性固形物,乳含量(V/V)通常为8%~10%,而混合果汁含量高达15%以上,酸度则按不同口味要求调整,稳定剂推荐选用沙拉粉。操作要点如下:(1)将沙拉粉与糖、柠檬酸钠等缓冲

  • 标签: 混合果汁饮品 “Smoothie” 加工技术 果汁饮品 “时髦饮”
  • 简介:步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产业的大军中有一颗新星格外耀眼,它由优质中草药及茶叶调配而成,为患有轻度慢性疾病及追求健康生活的人士提供了有效安全、价格适宜、便于服用的保健饮品;它凭借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集团(以下简称碧生源集团)的市场领先地位、全国品牌认知度及健全的全国分销与销售网络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2010年,该产品以其在功能保健茶市场的行业地位被中国保健协会评定为中国“十大最具公信力保健品品牌”。它就是具有保健功能的品牌——碧生源。

  • 标签: 品牌认知度 茶产业 生源 中国保健协会 保健饮品 保健功能
  • 简介:干燥过程是普洱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经过该干燥工艺对渥堆的普洱进行干燥处理,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是第1阶段干燥温度为40℃、干燥时间为12h,第2阶段干燥温度为50℃、干燥时间为18h,第3阶段干燥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不仅充分保证了普洱特有的品质以及后续贮藏过程中进一步"熟化"的效果,而且也促进了云南普洱清洁化、规模化的生产。

  • 标签: 普洱茶 干燥工艺 研究
  • 简介: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普洱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种普洱(景迈山、冰岛、千家寨、混合型乔木春茶)分别自然仓储于昆明和石家庄两地,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并分析其主要内含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仓储环境及原料均可影响普洱的品质变化。存放于昆明的景迈山茶样中游离氨基酸和总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存放于石家庄的样(P<0.01),而茶多酚和黄酮类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样(P<0.01),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昆明样呈现出甜香馥郁、浓厚回甘的品质特征;存放于昆明的冰岛样中茶多酚含量显著低于石家庄样(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样(P<0.01),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石家庄的样茶汤具有汤色橙黄明亮、甜醇回甘的特征;存放于昆明的千家寨样中茶多酚和总糖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样(P<0.01),黄酮类含量显著低于石家庄样(P<0.05),游离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石家庄样(P<0.01),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石家庄样具有更为甜醇的品质特征;存放于昆明的混合型样中茶多酚、总糖含量极显著低于石家庄样(P<0.01),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显著低于石家庄样(P<0.05),结合感官品质评定,存放于石家庄样呈现出陈香的品质特征。

  • 标签: 普洱茶 仓储 感官品质 内含成分 地区
  • 简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芦笋冲泡工艺为茶水比1∶40,冲泡水温100℃,冲泡时间10min,冲泡次数3次。同时,在对7种不同芦笋茶汤的抗氧化活性研究中发现,木兰蜜蜂园芦笋的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绿巍芦笋和紫芦笋;但紫芦笋茶汤的抗氧化性最好,再次才是木兰蜜蜂园芦笋茶汤和绿巍芦笋茶汤。

  • 标签: 芦笋茶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冲泡工艺
  • 简介:主要介绍香气成分物质,对各类香气成分进行总结,归纳各类香气成分共性特点;简要阐述破坏香气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在深加工中对香气成分的保护。

  • 标签: 香气成分 保护
  • 简介:雪莲果叶含有大量的酚酸、类黄酮等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利用雪莲果叶制作雪莲果叶保健,对进一步提升种植雪莲果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雪莲果叶保健的保健功能及其制作工艺。

  • 标签: 雪莲果叶茶 保健功能 加工技术
  • 简介:梅州是著名的“单丛之乡”,茶叶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1亩为0.067hm^2,下同)。1994年,广东宝丽华集团将投资的目光转向群山,成立雁南飞公司,在粤东名胜阴那山西南麓的雁洋镇长教村荒山上发展茶叶、水果生产。寒来暑往,3100亩优质茶园和金柚、龙眼等优质果园,800多亩园林绿化和1000多亩的马占相思林染绿了群山,形成了一个以茶叶种植、加上和茶文化、客家文化为主题特色的农业示范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雁南飞公司走出了一条发展农业旅游的创意农业之路。

  • 标签: 农业旅游 单丛茶 创意 梅县 茶叶种植 马占相思林
  • 简介:在冷冻干燥小香葱产品执行HACCP体系后,对原料葱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数据以及成品葱农药残留量GC检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得出成品农药残留量明显地降低,其中甲胺磷、毒死蜱、敌敌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5种重点控制的农药达标率相对于欧盟标准为84%,日本标准为91%,国际标准为97%,美国标准为100%,证明了HACCP的有效性,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 标签: HACCP体系 冷冻干燥小香葱 农药残留量
  • 简介:为了防治胡萝卜贮藏过程中由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引起的软腐病,通常在采收后入贮前,经清洗、水冷却至4~6℃,再用化学杀菌剂处理。此外,通过表面高温热处理技术可代替化学杀菌剂达到上述目的.但在该技术的使用中存在以下难点:过度加热就会导致表面伤害;相反,热量不足将导致杀菌效果不好.

  • 标签: 胡萝卜 采后病害 蒸汽 水冷却 热成像
  • 简介:采用离体抑菌试验研究观察H2O2-Ag+复方消毒剂对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italicum)和绿霉病菌(Penicilliumdigitatum)生长的直接抑制效果,并以年橘为试材,分别活体接种P.italicum和P.digitatum,研究H_2O_2-Ag~+复方消毒剂处理对青霉病和绿霉病的抑制作用,同时分析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离体抑菌试验表明:培养基中添加H_2O_2-Ag~+显著抑制了P.italicum和P.digitatum的菌丝生长(P〈0.05),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浓度为1%H_2O_2-20mg/LAg~+的复方消毒剂对两种病菌的抑制率达100%;活体接种试验表明:3%H_2O_2-60mg/LAg~+浓度的复方消毒剂可显著抑制病原菌诱导的病斑扩展,降低果实发病率,而对果实的品质及果面色差值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表明,H_2O_2-Ag~+复方消毒剂不仅对柑橘青、绿霉菌有直接的杀灭作用,还能有效控制果实的腐烂率,可作为一种新型、安全、环保的保鲜防腐剂,应用于柑橘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

  • 标签: H2O2-Ag+复方消毒剂 柑橘 青霉菌 绿霉菌 抑制率
  • 简介:简述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板栗品质及安全性检测中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内容及发展方向。

  • 标签: 板栗 无损检测技术 品质及安全性检测
  • 简介: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检测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的传统国标法与现代快速检测法进行比较分析。在综述分析采用国标法检测注意事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现代快速检测的技术原理及特点,该方法具有速度快、检测项目全、准确性高等优点,在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传统方法 快速方法 菌落总数
  • 简介:利用多重PCR和单重PCR技术对部分市售肉制品、宠物食品以及饲料等进行检测.以确定产品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以及动物源性成分的种类。利用SDS细胞裂解法提取样品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PCR扩增产物的种类、上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节省费用等特点.

  • 标签: PCR技术 肉种类 动物源成分
  • 简介:1.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概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指农药、重金属、激素、抗生素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的含量是否超出标准范围。近年来,不少地方相继实施了“净菜”上市、“放心肉”上市等措施,并用法规规范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但有关“毒菜”、“毒肉”、“毒鱼”、“毒米”、“毒油”等有毒有害产品仍不时出现,因食用而造成中毒的事例也常见诸报端。

  • 标签: 农产品质量 质量安全检测 有毒有害物质 西藏 安全问题 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