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小儿口服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出现麻醉时间及效果。方法:选择70例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I组(40例)和Ⅱ组(30例),I组术前口服氯胺酮(10mg/kg体重)和咪唑安定(0.5mg/kg体重)混合,Ⅱ组肌肉注射氯胺酮(5mg/kg),结果:I组92.5%患儿配合,与Ⅱ组(23.03%)有显著性差异(P<0.01),I组92.5%患儿易与父母分离,与Ⅱ组(96.67%)无明显差异(P>0.05),I组90%患儿静脉穿刺时合作安静,与Ⅱ组(96.67%)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10min,与父母分离时,麻醉诱导前HR,RR及SpO2均稳定正常,I组用药后10min,10%的患儿唾液分泌增加,与II组4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结束后II组有3%(10%)患儿出现呕吐反应,结论:表明小儿术前口服氯胺酮和咪唑安定混合,镇静和镇痛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利于进一步的麻醉准备及实施麻醉。

  • 标签: 小儿 氯胺酮 咪唑安定 临床观察 麻醉 术前用药
  • 简介:目的考察黄芪注射与全营养混合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案,将黄芪注射与全营养混合配伍,通过光阻法、显微计数法两种方法同时测定混合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pH值;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乳剂颗粒的大小及粒径分布;HPLC—ELSD法测定TNA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注射与全营养混合配伍后,测得pH值低温组为(5.87±0.02),室温组为(5.88±0.09),混合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符合药典标准;脂肪乳剂颗粒直径在低温组为(0.297±0.0049)μm,室温组为(0.297±0.0047)μm;黄芪甲苷的含量48h内RSD1.81%。结论黄芪注射与全营养混合配伍后,上述观测结果稳定。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全营养混合液 配伍
  • 简介:近年来,我院应用硬膜外腔长期保留导管,重复注入0.25%布比卡因10ml、吗啡2mg、胃复安10mg、新斯的明0.1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5ml,配成混合治疗晚期癌性疼痛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镇痛效果分级评定标准Ⅰ级为疼痛无改善;Ⅱ级为部分镇痛(镇痛<50%);Ⅲ级为大部分镇痛(镇痛>50%);Ⅳ级为完全镇痛。

  • 标签: 布比卡因 临床观察 硬膜外 混合液 镇痛效果 晚期癌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依托咪酯与丙泊酚混合在小儿全身麻醉诱导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进行全身麻醉诱导辅助治疗的小儿作为研究群体,将全数60例患儿分为丙泊酚单一化麻醉诱导的对照组与依托咪酯与丙泊酚混合诱导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插管后5分钟的SBP(mmHg)、DBP(mmHg)、MAP(mmHg)、HR(次/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另结合肉眼观察统计患儿发生注射痛、肌震颤的案例数。结果:观察组的SBP(mmHg)、DBP(mmHg)、MAP(mmHg)、HR(次/min)指标数据显示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注射痛1例,肌震颤2例,对照组发生麻醉诱导不良反应的案例数偏多(P

  • 标签: 依托咪酯 丙泊酚混合液 小儿全身麻醉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静脉麻醉中应用地佐辛预镇痛联合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区间内于我院行人工流产静脉麻醉手术患者122例,根据使用麻醉药物差异性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分别61例。对照组应用地佐辛预镇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应用地佐辛预镇痛联合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静脉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术后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术后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对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术后轻度疼痛患者占比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术后中度、重度疼痛患者占比相比,P>0.05。结论:人工流产静脉麻醉中应用地佐辛预镇痛联合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可使患者获得理想麻醉效果,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 标签: []人工流产 静脉麻醉 地佐辛 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
  • 简介: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具有抗炎、止痛及解热作用,临床用于疼痛或炎症疾病的治疗.目前市场上NSAIDs制剂多为口服剂或栓剂.由于已经发现口服NSAIDs后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副作用,而且在治疗术后疼痛或因癌症引起的疼痛时,多数无法口服药物,因此,有必要研制NSAIDs的静脉给药剂型.

  • 标签: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临床应用 胃肠道功能紊乱 非甾体抗炎药 静脉给药 化学结构
  • 简介:目的:评价混合糖电解质注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混合糖电解质注射应用状况、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混合糖电解质注射在临床上对手术后、肿瘤、休克及创伤患者,均能有良好的预后改善功效。从产品组份来看均属于安全性较高的成分,同时混合糖电解质注射上市以来未检测到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与多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较好。混合糖电解质注射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糖电解质输液,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 临床应用 评价
  • 简介:目的:建立哌利多注射中有关物质检查的HPLC法。方法:InertsilODS-3柱,流动相为甲醇-硼酸盐缓冲[(取硼酸31g,加水800mL,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5)至硼酸完全溶解并调节pH值至7.0,加水至1000mL,混匀)]-水(650:20:3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主峰与各分解产物峰的分离良好,方法的精密度良好(RSD为0.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哌利多注射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 标签: 高效液相法 氟哌利多 有关物质
  • 简介:目的观察对一、二次打击急性肺损伤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尾静脉注射+气管内滴入0.9%氯化钠注射;一次打击组(HCl组),气管内滴入pH为1.8的盐酸(HCl)2mL/kg;二次打击组(LPS+HCl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4mg/kg,4h后气管内再滴入pH为1.8的HCl0.5mL/kg;对照干预组(N+D组);一次打击干预组(H+D组)、二次打击干预组(L+H+D组);干预组。造模结束后立即腹腔注射2mg/kg。结果一、二次打击组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次打击组在激素干预前显著低于干预后水平,一次打击组在激素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一、二次打击组BALF中细胞总数、PMN分类计数、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激素干预后二次打击组显著低于干预前水平,一次打击组在激素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一、二次打击组TNF-α,IL-1β,IL-4,IL-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次打击组TNF-α及IL-1β在激素干预前显著高于干预后水平,二次打击组IL-4和IL-10在激素干预前显著低于干预后水平,一次打击组在激素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ALI的病理生理过程和致病因素是紧密相连的,糖皮质激素的干预效果和病因是密切相关的,能减轻静脉注射LPS在气管内滴入HCl致ALI的肺部炎症性损伤,但对单纯较大量HCl吸入致ALI无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细胞因子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 盐酸
  • 简介:目的:研究参养心胶囊的指纹图谱,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建立参养心胶囊HPLC指纹图谱,并在同色谱条件下测定马钱苷和五味子酯甲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Aq.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的醋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处理分析。结果:建立了参养心胶囊的指纹图谱,确立28个共有峰,10批样品相似度较高,马钱苷和五味子酯甲含量分别为0.270%和0.195%。结论:本文建立的指纹图谱与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分析方法快速,可用于参养心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参松养心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 马钱苷 五味子酯甲 指纹图谱
  • 简介:目的观察维利注射治疗临床疼痛的疗效。方法对排除器质性病变以外的软组织损伤造成的疼痛和软组织的功能性疼痛用维利注射治疗l80例。结果维利注射治疗临床疼痛总有效率为98.3%,无效1.7%。结论维利注射治疗疼痛疗效肯定。

  • 标签: 维利美液 疼痛 注射治疗 利多卡因注射液 维生素B1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评价采用沙特罗联合丙酸替卡治疗老年 COPD 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入本院 2017.9-2019.1 收治老年 COPD 患者 86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43 例施常规治疗及沙特罗联合丙酸替卡治疗)与常规组( 43 例接受常规治疗),对照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较常规组显著更高( P < 0.05 )。 结论: 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替卡治疗老年 COPD 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 标签: 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 COPD
  • 简介:应用安氏化痔治疗内痔、静脉曲张混合痔6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避免了常规硬化剂注射疗法所引起的肛门狭窄、溃疡出血等并发症。

  • 标签: 安氏化痔液 内痔 混合痔 注射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罗沙星注射与两种抗感染中药注射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观察罗沙星与双黄连注射及鱼腥草注射配伍后,其外观、颗粒数及pH值的变化情况,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配伍后液体中罗沙星的稳定性。结果双黄连注射罗沙星注射混合后,溶液呈透明红棕色;鱼腥草注射罗沙星注射混合后,溶液出现轻微浑浊。双黄连注射罗沙星注射配伍后6h内pH值及微粒数目变化较小,较为稳定,并且罗沙星含量无明显变化。罗沙星注射与双黄连注射配伍后第0、1、2、4、5h测定5%葡萄糖注射罗沙星的含量分别为100.00%、100.48%、98.01%、99.50%、107.10%,各时间点罗沙星含量无明显变化(RSD=0.66%)。结论罗沙星注射不宜与鱼腥草配伍,与双黄连注射配伍后,pH值及微粒数目变化较小,稳定性较好。

  • 标签: 氟罗沙星 双黄连 鱼腥草 中药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替卡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药学价值。 方法: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50例/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丙酸替卡吸入治疗,观察组选择沙美特罗替卡粉吸入剂。对比血清指标和肺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EGF、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沙美特罗替卡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缓解病情,药学价值高。

  • 标签: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 支气管哮喘 药学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利用沙美特罗替卡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沙美特罗替卡联合噻托溴铵进行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评分、SGQR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来分析两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利用沙美特罗替卡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之后,观察组慢阻肺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SGQR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阻肺疾病的过程中,实施沙美特罗替卡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了,提高了患者的SGQR评分,从而使得治疗的临床效果有所提升。

  • 标签: 美特罗氟替卡松 噻托溴铵 慢阻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替卡鼻喷剂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至2020年收治的64名鼾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均等的两组,对照组使用丙酸替卡鼻喷剂治疗,研究组使用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替卡鼻喷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替卡鼻喷剂能提高患儿鼻鼾症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孟鲁斯特 丙酸氟替卡 鼾症 儿童
  • 简介:目的: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他尼注射中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条件:C18柱,甲醇-0.1%三氟乙酸(58:4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峰和相邻杂质峰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布他尼的检测限为1.13×10^-2μg。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布美他尼注射液 药品管理 药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