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曲他嗪联合参养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曲他嗪联合参养心胶囊治疗)和参养心胶囊组,各50例。两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相应药物,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心率、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24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HRV)等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与参养心胶囊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49.88±3.97)%比(53.66±4.15)%]、心输出量[(4.29±0.58)L/min比(4.98±0.73)L/min]、每搏量[(41.38±5.87)ml比(45.58±6.89)ml]、6min步行距离[(362.38±58.49)m比(392.38±60.59)m]、24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55.14±6.68)次/min比(66.91±5.96)次/min]均明显增加,HRV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养心胶囊组(98.0%比80.0%,P=0.031)。结论:曲他嗪联合参养心胶囊明显改善慢性心衰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心室率和改善心率变异性。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动过缓 曲美他嗪
  • 简介: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参养心胶囊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8例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A组(参养心胶囊+托洛尔):口服参养心胶囊4粒/次,3次/d,同时给予托洛尔(12.5-25)mg/次,2次/d;B组:口服托洛尔(12.5-25)mg/次,2次/d。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心律失常改善率为97.44%,B组改善率为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动态心电图可更清晰地观察到,参养心胶囊与托洛尔联合治疗频发房性早搏及短阵房速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托洛尔。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参松养心胶囊 美托洛尔 房性心律失常
  • 简介:报告了1例大疱性表皮解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皮肤创面和黏膜进行专科护理,并配合病情观察、环境准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经1月余的临床治疗痊愈出院。讨论大疱性表皮解症(epidermolysisbullosa,EB)是一组较少见的以皮肤黏膜起疱,以水疱、大疱为基本皮损的皮肤病,可分为遗传性、自身免疫性和其他三类,患者皮损严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消毒隔离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合并清开灵注射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和甭开灵注射。结果:治疗组血肿吸收、预后等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醒脑静注射合清开灵注射在急性脑出急性脑出血早期应用能使血肿吸收更完全,并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 血肿吸收 脑出血
  • 简介: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血脂异常的治疗尤为重要,可直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他汀类药物是近年研制生产的一类安全高效的调节血脂药物,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降血脂及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本组通过对2001年2

  • 标签: 血脂异常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他汀类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关于黄芪注射加复方丹参注射联合治疗老年心肌缺血的效果体会。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07年12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黄芪注射加复方丹参注射联合治疗,观察治疗疗效。治疗共分4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15天,每个阶段均采用黄芪注射加复方丹参注射联合治疗,每个阶段彼此间隔2-3天。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心电图检测,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复查,其治疗结果为:各个治疗阶段,改善情况不同,随着治疗过程的深入,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88.5%。其中治疗结果中显效患者41例,占总体的42.7%,有效患者45,占总体患者46.9%。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黄芪注射加复方丹参注射联合治疗,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 标签: 老年心肌缺血 黄芪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究生脉注射和血塞通注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占据40例。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措施,对实验组患者给予生脉注射+血塞通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与77.5%,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给予生脉注射+血塞通注射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血塞通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尼复合舒芬尼与单纯舒芬尼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强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择期普外科腹部全麻手术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n=20)单独舒芬太尼组(A组)、舒芬太尼复合尼组(按舒芬太尼、尼剂量不同,分为B1组和B2组)、舒芬太尼复合尼组、托烷司琼组(C组)。采用单纯静脉全身麻醉下,术后采用静脉病人自控镇痛,A组为舒芬太尼150ug,B1组为舒芬太尼100ug复合尼60mg,B2组为舒芬太尼100ug复合尼90mg,C组为舒芬太尼100ug复合尼60mg+托烷司琼5mg,均稀释至80ml,均给予负荷剂量尼30mg(手术结束前15min时静脉注射),背景输注速率2.0ml/h,PCA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各组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采用VAS法记录术后3,6,12,24h的静息痛评分,并做镇痛满意度NRS评分,观测术后各时间点血压(BP)、心率(HR)、呼吸(R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各组镇痛效果及镇痛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1组较其他各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高(P<0.05)、不良反应C组低于A、B1、B2组,B1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A,B2组(P<0.05),各组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结论尼复合舒芬尼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舒芬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明显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且镇痛效果满意。

  • 标签: ? 舒芬太尼 尼松 术后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托洛尔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和病例对照的方法,选择治疗组为83例服用托洛尔的患者,对照组是以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匹配的83例无服用托洛尔的患者,进行症状自限性终点的平板运动试验.观察治疗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停药后和对照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运动试验的结果,并分析治疗组用药中的患者总运动时间与年龄、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最大运动心率达到靶心率的百分比与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应用托洛尔的患者用药期间,所有患者运动试验终点均为'极度疲劳”,该组患者停药后,有9例原来阴性的患者表现阳性,23例可疑的患者均表现阳性,但不伴有严重心绞痛;对照组的患者,4例因心绞痛发作终止运动试验,其他患者也因'极度疲劳”终止运动试验.应用托洛尔期间的患者,总运动时间、代谢当量、运动最大心率、运动最大心率达到同年龄组亚极量心率的百分比、运动后收缩压均比自身停药后和未服药的对照组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总运动时间和HR%与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无直线相关关系.年龄与运动总时间呈轻度负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即应用托洛尔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运动耐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种抑制作用体现在患者身上是运动时'疲劳感”出现比不用药的患者快.结论不论用药时间长短,应用托洛尔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运动耐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该抑制作用可能是托洛尔降低死亡率及猝死发生率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美托洛尔 平板运动试验 药理
  • 简介:目的:观察红花注射、丹参注射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0例,分成红花、丹参两组,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红花组95%,丹参组73.3%(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红花组75%.丹参组45%(P〈0.05);红花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丹参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优于丹参注射

  • 标签: 心绞痛 红花 丹参
  • 简介: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病人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的病人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抗抑郁治疗,给予西汀20mg,早晨顿服1次;而对照组只给常规药物治疗.12周后,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生活质量量表得分较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0.57±0.05与0.53±0.05,P<0.01).结论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症的病人,抗抑郁治疗能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抑郁症 氟西汀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我院1997以来对82例冠心病患者应用极化、硝酸甘油及二药联合治疗,发现用极化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疗效明显高于二者单独应用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极化液 硝酸甘油 冠心病
  • 简介: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1],高甘油三酯在致动脉粥样硬化、致代谢紊乱、致凝血-纤溶紊乱被认为是一种强危险因子[2],因此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与降低血清胆固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交替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以期提高调脂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自2000.5~2001.5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近4周未服过血脂调节剂的异常血脂者共78例,随机分二组,合用组40例(男21例,女19例,

  • 标签: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治疗 混合性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观察伐他汀动员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促进梗死心肌血管新生,减小梗死面积的效果。方法①成年Wistar大鼠左前降支结扎造模,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假手术组(B组)、AMI组(C组)和伐他汀治疗AMI组(D组)。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时段大鼠外周静脉血EPC动态变化。③4周末处死大鼠,心肌切片Masson染色,左室心肌正中线弧长方法计算梗死面积。④CD3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标记心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各组梗死、梗死周边及非梗死区新生血管数。结果①造模后第7天D组EPCs(37.13±3.44/2×10^5MNCs)显著高于A组(19.88±4.91/2×10^5MNCs)、B组(22.33±5.43/2×10^5MNCs)和C组(26.56±3.17/2×10^5MNC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组有少量增加(P〈0.05),B组较A组无明显升高(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14天D组EPCs(45.5-±4.99/2×10^5MNCs)同样显著高于A组(17.25±7.17/2×10^5MNCs)、B组(22.78±2.91/2×10^5MNCs)和C组(26.88±3.76/2×10^5MNCs)(P〈0.05);B组和C组较A组有少量增加(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和第14天各组变化比较,A、B、C三组EPC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则明显增加(P〈0.05)。②D组梗死区新生血管计数(10.75±1.61/mm。)明显多于C组(5.09±2.33/mm。)(P〈0.01),梗死周边区新生血管计数D组(17.53±2.35/mm^2)同样明显多于C组(8.55±2.40/mm^2)(P〈0.01)。③D组梗死面积[(31.41±2.59)%]小于C组[(35.67±5.22)%](P〈0.01)。结论①伐他汀能动员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祖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使其数量增加并促进梗死周边区血管新生。②心肌梗死后大鼠应�

  • 标签: 祖细胞 心肌梗塞 新生血管
  • 简介:目的比较参养心胶囊与胺碘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并室性早搏(PV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并PVS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参养心胶囊治疗组(A组)30例和胺碘酮对照组(B组)30例。A组口服参养心胶囊;B组口服胺碘酮,疗程4w,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3.3%;B组总有效率为9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两组临床疗效相当。结论参养心胶囊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并PVS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参松养心胶囊 胺碘酮 肺心病急性发作 室性早搏
  • 简介:来自AP的报告:“周一敦力公司临床研究提出:在治疗冠状动脉引起的病变方面。敦力的药物涂层支架和雅培公司的XIENCEV支架同样有效。公司指出,“有2292名患者参与该项研究,根据观察所得结果,在进行植入治疗方面,Resolute支架和XIENCEV的故障率相差无几。另一项研究表明,敦力Resolute支架有较低的靶器官失败率,仅少数需要额外进行传统手术。“这项研究目前来自美国心脏学院的研究结果。

  • 标签: 药物涂层支架 美敦力公司 冠状动脉 治疗方 血管损伤 冠心病
  • 简介:近年来几个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但目前医生对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仍过于谨慎,多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主要是耽心用量过大会加重心衰。本研究旨在探讨以达到预计心率为目标剂量的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 标签: 美托洛尔 药物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滞剂 用药剂量 缺血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在对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中应用曲他嗪,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共计224例,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患者进行调查与研究。将2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曲他嗪进行治疗,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患者为92.9%,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上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患者在心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心脏的指标方面要明显地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差异也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他嗪在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恢复与改善上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患者心肌缺血的现象明显被改善,这有利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提高,在临床中,曲他嗪是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辅助药物。

  • 标签: 曲美他嗪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辅助药物
  • 简介:目的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托洛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方案,观察组加用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5个月后的心功能情况。结果经过5个月的治疗,观察组中加用酒石酸托洛尔的患者在心功能方面、超声心动图的指标等方面较对照组患者都有很大改善。结论托洛尔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住院率及猝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研究缺血状态下神经元胞浆内游离钙离子的变化及桂利嗪阻滞钙离子内流的作用。方法用Flu—3/AM作为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探针负载培养的小鼠皮质神经元标记物,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缺血条件和加用桂利嗪后细胞内荧光强度(△FI)的变化。结果给予缺血处理10min后,神经元胞浆内钙离子△FI明显升高(17.52±3.16);经桂利嗪预处理后,可以明显抑制钙离子的△FI(9.55±2.1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桂利嗪对无钙培养缺血神经元胞浆内的钙离子浓度亦有抑制作用。结论缺血状态下,神经元内钙离子明显升高,桂利嗪抑制胞浆内钙离子的升高,除通过阻断胞腰的电压教感性勾通道外,可能还影响细胞内钙池的钙释放功能。

  • 标签: 神经元 缺血 氟桂利嗪 钙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