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对近年来皮气管切开(又称快速气管切开)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皮气管切开的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减少了手术的盲目性,但在安全性和技术上仍需进一步改进.目前皮气管切开不能代替常规气管切开.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并发症
  • 简介:我科采用坐位气管切开对20例呼吸困难危重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本院收治的呼吸困难危重患者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15~30岁者6例,30~50岁者12例,50~65岁者2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坐位 危重患者 呼吸困难
  • 简介:过熟期白内障由于晶状体皮质液化,悬韧带发生退行性变,造成手术操作困难,中截囊易发生悬韧带断裂、囊袋口放射状撕裂等并发症。笔者对37例过熟期白内障中采用改良信封式前囊切开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过熟期白内障 前囊切开术 白内障术 信封式 改良 晶状体皮质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对52例(59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结果59眼一次手术成功,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简单、安全、有效。

  • 标签: ND:YAG激光 后发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正>赵××,男,32岁。左眼钝挫伤,1997年5月10日夜11时于伤后1小时来我院急诊。主诉于当日夜间宴会上饮酒过多,有醉意后头撞在门上损伤左眼。伤时左眼剧痛,流出"热泪"和血水,视力丧失。既往于4年前曾在找市某医院请俄罗斯医生施行双

  • 标签: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眼钝挫伤 角膜厚度 失明 俄罗斯 视力丧失
  • 简介:本科行不伴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23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我科行不伴气管切开的喉部分切除病例2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例;

  • 标签: 喉部分切除术 气管切开 2009年
  • 简介:目的探讨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治疗创伤性前房积血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27例严重创伤性前房积血患者行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观察中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结果27例均一次清除完前房积血,无中并发症,中虹膜无脱出。术后随访6月,矫正视力0.8以上者7例,0.3-0.8者16例,0.05-0.3有4例,23例低于21mmHg。结论角膜隧道切口前房冲洗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前房积血 手术并发症 角膜隧道切口治疗
  • 简介:<正>我科1997年开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放置改进的上颌窦冲洗留置管治疗上颌窦病变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6~70岁,其中Ⅰ型27例,Ⅱ型13例,上颌窦囊肿10例。选择粘膜麻醉+局部浸润+术前强化基础麻

  • 标签: 下鼻道 上颌窦病变 留置管 鼻内窥镜手术 强化基础 治疗
  • 简介:<正>急性会厌炎来势凶险,发病后数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即导致窒息死亡。多数病例采用药物治疗,只有在脓肿形成时才行切开引流,这样,不少病例可导致呼吸困难加重,而后再行气管切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笔者自1990~1999年对急性会厌炎采用早期粘膜切开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所治98例均痊愈,无1例需行气管切开,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会厌炎 气管切开术 呼吸困难 药物治疗 切开引流术 粘膜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途径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进路,去除部分鼻粘膜、鼻骨,将泪囊内侧壁切开造孔,从而解决鼻泪管阻塞,治疗泪溢、流脓。结果35例慢性泪囊炎式全部取得成功。结论腔镜下鼻泪囊鼻腔造孔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造孔
  • 简介:患者女性,51岁。2008年3月在我科接受全身麻醉下左颈部肿物摘除中病理检查证实为左颈部乳头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后行左颈部淋巴结清扫和甲状腺结节探查,病理检查未见癌组织。中分离颈内静脉下段时,可见少量清亮透明液体,但未发现明确漏出点,未予特殊处理。第2天,患者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左胸壁肿胀,区可见少量乳白色液体漏出(见附2页图①)。纤维喉镜检查:左下咽部膨隆,会厌向右侧隆起、肿胀,呈乳白色塑料皮样外观,咽喉部黏膜光滑。喉部及肺部CT扫描:喉旁、颌下、左颈部及左前胸壁弥漫性肿胀,伴左颈部软组织积液,

  • 标签: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乳糜胸 乳糜漏 颈清扫 纤维喉镜检查 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2001年12月住院治疗的27例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23例行清扫,并与同期住院治疗的144例非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对比.结果微小型与非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2/23(52.2%)、108/144(75.0%),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29.7%、37.8%;Ⅵ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9/23(39.1%)、43/58(74.1%),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2.0%、58.4%;Ⅰ-Ⅴ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1/23(47.8%)、93/144(64.6%),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5.2%、34.9%,三者统计学均有显著性意义.10例临床颈部N0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例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比非微小型低,以颈静脉链为常见部位,其次是气管食管沟.对一个确诊为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都应行清扫.

  • 标签: 临床研究 甲状腺 微小癌 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85例泪囊鼻腔吻合患者围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85例(87眼)行泪囊鼻腔吻合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87眼)未发生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精心的围期护理是泪囊鼻腔吻合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