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0引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是眼底病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将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肘正中静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真实记录下眼底循环的动态过程,以及荧光素在组织中扩散的形态和部位.为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患者对FFA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有效的护理指导能减少检查的不良影响,保证FFA检查的成功,现将护理指导介绍如下.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护理指导 不良反应 眼底病检查 紧张恐惧心理 荧光素钠
  • 简介: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疼痛舒适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6月行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的136例视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盲选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68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疼痛原因进行评估,并选择恰当的护理对策。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为58例,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级别分别为43例、10例、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为42例,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级别分别为16例、20例、6例,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术后疼痛及疼痛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在使裂孔处于最高位的基础上,对体位的适当调整,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舒适程度。

  • 标签: 视网膜脱离术 术后疼痛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干眼症的病因,为干眼症的诊断提供依据,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确诊为干眼症的患者的发病原因,并分析其中16例发生误诊的病例。诊断方法为依据干眼症症状、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分泌减少及眼表损害等表现,并按一定的诊断步骤进行。结果:干眼症患者83例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视屏终端综合征24例(29%)、慢性睑缘炎12例(14%)、干燥综合症12例(14%)。有10例误诊为慢性结膜炎,有2例误诊为病毒性角膜炎,另有4例干眼症的病因诊断错误。结论:干眼症的发病原因虽不是诊断干眼症的必备条件,但认识并积极寻找干眼症的病因可以为诊断提供依据,同时也可减少误诊的发生。

  • 标签: 干眼症 病因 误诊
  • 简介:<正>麻风病可原发或继发损害眼睛,几乎可使眼的每一组织受累,但均以眼前段为主,其中角膜、虹膜损害后果最为严重。如眼、面神经受损可引起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致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甚至眼球萎缩。麻风可使虹膜、睫状体炎反复发作而继发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最后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我们对上海地区收住麻风病人178例进行了眼疾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麻风病患者 麻风病人 角膜溃疡 上海地区 眼前段 虹膜睫状体炎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对3种眼病190位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了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的教育.结果患者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并让患者对其所患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均情绪稳定.从而提高了治愈率,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我们的服务质量较满意.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科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行改进的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51眼)持续性高眼压状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如下改进的小梁切除术:1.术中先行前房穿刺并多次放液降压,2.隧道刀制作薄层大巩膜瓣并紧密缝合,3.术中散瞳、术毕皮质类固醇结膜下注射等。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眼压控制情况、视力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随访1-6个月,眼压控制≤21mmHg者4611~:,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42眼。本组病例均未出现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等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应积极手术治疗,改进后的小粱切除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并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 小梁切除术 改进
  • 简介:目的回顾性研究中央角膜厚度(CCT)、眼轴长度对眼压的影响。方法155例310只眼行LASIK手术前检查,角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由A超测量获得,眼压由Cannon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非接触式眼压IOP数值明显依赖于CCT(r=0.405,=0.000),IOP眼轴长度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0.137,〈0.01)。结论CCT对Cannon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值有明显影响,眼轴长度IOP之间有相关性。

  • 标签: 眼压 近视 眼轴长度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示教反示教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滴眼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示教反示教进行健康教育。由培训过的责任护士对患者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给予全程、个体化的示教反示教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滴眼药知识、技能掌握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运用示教反示教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达到提高患者滴眼药的技能,自我效能感增加,遵医行为增强,自护能力提高,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示教与反示教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滴眼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心电图改变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2009-06/2011-03在我院眼科住院的113例DR患者的心电图和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R患者心电图的异常表现以ST-T改变为多见.非增殖期心电图异常25例(61.0%),增殖期59例(81.9%),组间差异显著.在心电图异常的DR患者中处于增殖期的病例比例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组.心电图正常组相比,心电图异常组也伴有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水平的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的异常组正常组间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差异不显著.结论:DR作为糖尿病严重眼部并发症多伴心血管系统病变的发生和血糖控制不良的情况.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化脓性泪小管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28例化脓性泪小管炎确诊患者。把他们分为4组。第1组单纯泪小管炎,冲洗泪道有液体进入鼻口腔。第2组泪小管炎合并泪小管阻塞。第3组泪小管炎合并慢性泪囊炎但不合并泪小管阻塞。第4组泪小管炎合并慢性泪囊炎及泪小管阻塞。所有组用聚维酮碘结膜囊冲洗及泪小管灌洗,同时泪小管中用妥布霉素冲洗并注入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眼局部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脓性分泌物减轻后第1组给予保守治疗;第2组给予泪小管切开术。第3组给予泪囊鼻腔吻合术。第4组给予泪囊鼻腔吻合+泪小管切开术,术后同术前保守治疗。结果所有组泪小管炎全部治愈。但第2及第4组各有1例泪小管阻塞。结论聚维酮碘结膜囊冲洗及泪小管灌洗,泪小管中用妥布霉素冲洗并注入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眼局部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或在此基础上合并泪小管切开和/或泪囊鼻腔吻合术,简单方便,疗效确切。

  • 标签: 化脓性泪小管炎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波前像差仪主观验光法对屈光度检查的结果,探讨波前像差仪对低阶像差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对2007-07/2007—10在我院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88例168眼,分别使用以Hartmann—Shack原理为基础设计的德国蔡司WASCA波前像差仪分析系统以及主观插片验光方法进行检查,并对近视球镜、近视柱镜、散光轴向的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波前像差仪主观验光测量的屈光度较为接近,等效球镜度分别为_6.53±1.64D和_6.44±1.89D;近视球镜度分别为-5.93±1.65D和-5.83±1.80D;近视柱镜度分别为-1.22±0.66D和-1.27±0.70D;散光轴向度分别为110.67±75.69°和119.24±74.21°;四组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波前像差仪在无需散瞳的情况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眼屈光度的情况。

  • 标签: 波前像差 主观验光 屈光度
  • 简介:目的:在高度轴性近视眼正常眼轴眼之间作对比分析,观察眼轴长度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手术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2/2013-02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IOL植入术的连续病例843例1042眼。正常眼轴组(21~24mm)853眼,高度轴性近视组(≥26mm)189眼。对比分析两组的眼内并发症,包括玻璃体脱失,后囊膜破裂,晶状体核掉入玻璃体腔和IOL位置异常。结果:年龄在两个组中都是眼内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年龄的增长眼内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眼轴长度眼内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尤其对于后囊膜破裂和玻璃体脱失两个并发症。结论:此项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和眼轴长度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发生的两个风险因素,了解这些风险并提前做好准备可能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年龄 眼轴长度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 简介:目的:通过对Q值调整非球面切削标准化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观察来分析Q值引导个性化切削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01/05等效球镜低于-12.00D的46例88眼进行非球面切削或标准化LASIK术后进行随访,按术前屈光度数将其分为A组(〈-6.00D)和B组(-6.00~-12.00D)两组,对比各组非球面切削标准化LASIK术后1mo裸眼视力、Q值、夜间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及满意率(后3者采取问卷调查)。结果:A、B组内非球面切削标准化LASIK术后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05;t=0.62,P〉0.05);A、B组内非球面切削标准化LASIK术后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05;t=-0.372,P〉0.05);A组内非球面切削标准化LASIK术后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眩光:χ^2=2.397,P&gt;0.05;夜间视物质量:χ2=1.263,P〉0.05);B组内非球面切削标准化LASIK术后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眩光:χ^2=10.85,P〈0.01;夜间视物质量:χ^2=10.85,P〈0.01);术后效果满意率达到98%。结论:非球面切削能明显改善-6.00D以上的术后主观视觉质量。

  • 标签: 非球面切削 视觉质量
  • 简介: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多见,虽经反复咽鼓管吹张、鼓膜置管等治疗,仍有复发的顽固病例。本研究发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其咽鼓管鼓口直径较正常狭小,提示可能与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存在一定关系。本研究结果在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中没有发现咽鼓管骨性段骨质增生现象。

  • 标签: 咽鼓管 测量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目的探讨共同性斜视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围手术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共同性斜视患者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患者眼位偏斜得到满意的矫正,复视症状消失,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共同性斜视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克服了心理障碍,安抚了不安情绪,以健康心态接受治疗,并有利于减轻斜视术后眼部不适及胃肠道症状,心理护理和术后眼部护理对患者的治疗、顺利康复同等重要.

  • 标签: 护理 围手术期 共同性斜视
  • 简介:目的检测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潜伏期,并与正常人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选择残疾鉴定工作中超高度近视患者20例(40眼)和正常对照组20例(40眼),用综合验光法验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测量各波的反应振幅潜伏期,分析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中心凹部神经上皮层厚度及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潜伏期关系。结果超高度近视眼平均眼屈光度数为(18.30±4.67)D,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中心凹平均神经上皮层厚度为(158.54±6.82)μm,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EP各波的反应潜伏期N75波为(85.26±2.95)ms,P100波为(120.97±10.58)ms,N145波为(153.66±9.03)ms,P100波振幅(5.12±2.03)uv,同对照组相比,各波反应潜伏期明显延迟,振幅低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度近视眼正常眼相比,眼屈光度数越大,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变薄,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潜伏期明显较正常眼差,提示视网膜神经上皮通路功能明显受损。

  • 标签: 超高度近视眼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黄斑部视网膜厚度 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DR严重程度血清HbA1c、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DM组)60例,糖尿病伴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80例和糖尿病伴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60例,并选取8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观察患者的体检指标,并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PG)、血脂、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TNF-α)及泪液TNF-α。结果:(1)四组受试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FPG、2hP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C)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7.211、395.421、42.515、7.385、121.764、121.568、34.567,均P<0.05)。DM、NPDR、PDR三组患者的BMI、FPG、2hPG、TC、TG、HDL-C、LDL-C等指标水平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患者的BMI、FPG、2hPG、TC、TG、HDL-C、LDL-C等指标水平均高于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受试者血清TNF-α、泪液TNF-α及血清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37.256、215.471、40.522,均P<0.05);DM、NPDR、PDR三组患者的血清TNF-α、泪液TNF-α和血清HbA1c水平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PDR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泪液TNF-α和血清HbA1c水平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患者的血清TNF-α、泪液TNF-α及血清HbA1c水平均高于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泪液TNF-α血清TNF-α呈正相关(r=0.289,P<0.01);泪液TNF-α血清HbA1c呈正相关(r=0.375,P<0.01)。结论:中老年DR患者泪液TNF-α水平高于正常人,且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加重,泪液TNF-α水平升高。泪液TNF-α血清TNF-α、HbA1c呈正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6~10岁屈光不正儿童复方托品酰胺阿托品电脑验光结果的差异性.方法对诊断为屈光不正的6~10岁患儿92人(184眼),先后分别给予复方托品酰胺验光和阿托品验光,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对既往持续戴镜的不伴内斜的远视眼,其结果符合率为97.22%;对未曾戴镜的远视眼,其结果符合率为10%.(2)对既往持续戴镜的近视眼,其结果符合率为100%;未戴镜的近视眼,其结果符合率为61.76%.结论对既往持续戴镜的不伴内斜的屈光不正儿童,复方托品酰胺验光可以代替阿托品验光.

  • 标签: 复方托品酰胺 屈光不正 比较分析 电脑验光 阿托品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性白内障复明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489例老年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过程进行回顾。重点是确保器械灭菌效果以及手术问空气质量,各种手术用品的充分准备。结果489例手术医护配合顺利。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正确及时的术后处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 标签: 复明手术 护理配合 老年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80眼),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

  • 标签: 合并青光眼 干预老年 并发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