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据新华网自英国布赖顿报道,在老鼠身上进行的最新实验表明,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方式能决定他们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程度,因为母亲的爱抚能永久改变婴儿的基因活动。

  • 标签: 母爱 婴儿 基因活动 心理健康
  • 简介:每个时代的文化,练就了自己时代的性别内涵,而当进入新时代时,不适应新时代的部分就成为了刻板的性别印象,会束缚人们的言行,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改变这些刻板的性别印象,成为了教育者的使命,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言行中自然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师范教育在教师培养中,应该当仁不让的关注这一点。当代社会性别内涵还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本文对此略述拙见。

  • 标签: 社会性别 性别角色 刻板印象 教师教育
  • 简介:背景:本研究旨在评估雄激素性秃发对有无头发脱落的男性的影响,并描述该类秃发引起患者应激状态的程度。方法:252名年龄在16~72岁之间的男性(175名有脱发,77名无脱发)参与本次研究。用脱发表格(5个关于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的问题,8个关于皮肤病学特征的问题,8个关于心理学评估的问题)和应急生活事件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有或无雄激素性秃发者对治疗的渴望明显不同(AGA;χ^2=5.877,d.f.=1,P=0.015)。不考虑雄激素性秃发(AGA)存在与否,参与者中61.4%认为AGA是一种自然状态,但需要寻找解决的方法,38.5%认为AGA是关注增加的一个原因,56.2%认为AGA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参与者中,认为AGA对家庭其他成员、异性关系和职业/学院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分别占37.1%、43.0%和36.3%。有或无雄激素性秃发者的心理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雄激素性秃发 心理学评估 社会人口统计学 显著性差异 头发脱落 应激状态
  • 简介:表皮通透屏障是机体抵御外界有害物质侵入和阻止体内物质丢失的一道重要屏障。随着机体衰老,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分化能力降低、脂质合成减少,而表皮pH升高,最终导致表皮通透屏障功能恢复速度减慢。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降低,不仅加快皮肤和血液中炎症因子的增多,还会增大皮肤感染风险。皮肤炎症因子持续表达增高可引起慢性皮肤瘙痒等,同时可诱发和加重系统性炎症,参与多种系统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改善老年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将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某些老年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老年 衰老 透皮失水 屏障功能
  • 简介:背景:老年性雀斑样痣(SL)是一种主要发生在手背、前臂和颜面的色素沉着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SL皮损的组织学特征是表皮色素沉着和表皮突延长。诸多因素如α-促黑素细胞激素、内皮素-1或干细胞因子均涉及色素沉着的发生与发展。然而,SL真皮层的改变尚无详细分析。目的:为了研究SL皮损和皮肤老化真皮黑色素的发生与分布,对12例个体的活检标本经光镜和电镜进行形态学分析,并与未受累皮肤相比较。方法:12例男性或女性、年龄52~81岁的志愿者,其SL和毗邻皮肤的钻取活检标本经光镜和电镜进行形态学、形态测定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结果:SL皮损的表皮显示特征性形态学改变诸如基底层细胞色素沉着和表皮突延长。基底层S100^+的黑素细胞未见明显增加,提示色素沉着主要是由于黑素合成、分布或更新发生了变化。SL皮损的表皮细胞表达增殖标记Ki67的定量分析未显示此参数增加,提示至少在皮损内细胞增殖未启动。作者将进一步研究集中在真皮层,并观察到SL皮损中存在大量颗粒状细胞。电镜和组织化学分析显示这些细胞的颗粒来源于黑素小体,多数存在于大的黑素小体复合体中。应用针对CD68及因子ⅩⅢa(FⅩⅢa)抗体的免疫组化技术显示这些噬黑素细胞主要是FⅩⅢa^+的真皮树突状细胞,大约为CD68^+巨噬细胞的六倍多。结论:与同一个体未受累皮肤相比,SL皮损中噬黑素细胞数量增多。这些噬黑素细胞经鉴定是FⅩⅢa^+的真皮树突状细胞。由真皮树突状细胞提取的大量黑素,其可能的功能尚待讨论。

  • 标签: Α-促黑素细胞激素 干细胞因子 皮肤老化 雀斑样痣 真皮层 老年性
  • 简介:背景:银屑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对其社会关系、心理状况和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目的:旨在描述不同程度银屑病对科威特患者QOL的影响。患者和方法:采用Morgan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对科威特330例银屑病门诊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总体而言,超过50%的患者体力活动受到影响,且影响程度随疾病严重度增加而增加。同样,超过一半的患者社会关系也受到影响,但影响程度与疾病严重度无关。患者的所有心理状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病情严重的患者表现更为突出,如窘迫、急躁、沮丧、丧失希望等。1/3的患者宣称性生活受到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医师对银屑病患者QOL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银屑病患者的心理评估,从而促进疾病痊愈和增加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患者生活质量 银屑病患者 科威特 疾病严重度 生活质量量表 社会关系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顺产与剖宫产对妇女产后的生活治疗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40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实施研究,依据分娩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妇女为剖宫产,观察组妇女为顺产,每组200例,所选取的400例产妇分别在45d、3个月以及半年内的性生活的恢复比重、性交痛出现率和性生活的满意程度和产后生活治疗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妇女产后45d与产后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恢复性生活的人数,性交痛的出现率以及性生活满意程度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产后的半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生活的满意度、心绞痛的出现率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的3个月时间段内,剖宫产以及顺产能够直接影响产妇的性功能;而产后的半年之后,此两种生产方式对产妇的性功能基本没有影响;和剖宫产的产妇实施对比发现,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相对对照组更高。

  • 标签: 剖宫产 性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为探索个体的性生活质量与家庭关系、幸福感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对幸福感的影响。方法:以广州市为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477名广州居民进行了性生活质量、家庭关系与幸福感指数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性生活的评价普遍较好,40.6%仍存在性生活困难的烦恼。与伴侣同住者的性生活质量较好,影响其幸福感的因素分别是家庭支持、性需求满足程度、我爱家人、家人关系、性生活满意度以及家庭摩擦;影响不同住者的幸福感因素分别是家庭支持、对性生活的评价、家人关系、性生活烦恼程度、爱家人及性生活满意度;两组存在差异。结论: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水平途径之一在于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离婚人群尤其需要家人的关注。

  • 标签: 性生活 家庭关系 幸福感 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瘙痒症患者的瘙痒特点和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315名瘙痒症患者的瘙痒特征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瘙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2.1,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瘙瘁症患者生活质量各不相同,瘙痒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评分也越高,生活质量越差。结论瘙痒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受损。

  • 标签: 瘙痒症 瘙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痤疮对男女大学生患者心理人格倾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专题讲座、现场医疗咨询,问卷式调查(UPI、APSEA量表)的形式对广州七所高校的男女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调研。结果:分别回收UPI有效问卷773份,其中男286份,女487份;APSEA有效问卷1356份,其中男577份,女779份。结果UPI总分≥25者,男生占24.1%,女生占25.5%;APSEA评分〉80者,男生占8.8%,女生占9.2%,经穿检验,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17、0.07,P值均〉0.05)。使用Spearman秩相关法检验APSEA总评分〉80与痤疮的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r男生〉r女生〉0,表明痤疮越严重,APSEA总评分〉80的发生率越高,而且男生组关联性比女生组强。男女生患者的心理问题均表现为焦虑、抑郁、社交障碍和缺乏自信,女生患病后比男生更容易情绪失控(男69.3%,女79.7%)、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男48.9%,女62.3%)和不愿与外界接触(男45.4%,女5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痤疮对男女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健康、人格倾向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痤疮越严重,受影响的程度越高。患有严重痤疮的男生发生心理异常的可能性更高。

  • 标签: 痤疮 心理人格倾向 生活质量 UPI APSEA
  • 简介:目的:探讨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状况及对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DLQI)和银屑病无能指数(psoriasisdisabilityindex,PDI)量表调查72例银屑病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同时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areaandseverityindex,PASI)评分评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间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DLQI与PDI调查结果均显示银屑病患者在工作学习方面的分值(DLQI:1.69±1.31,PDI:2.92±2.61)最高,受到影响最大;PDI量表显示男性患者总分平均值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5),DLQI与PDI量表均显示重度(PASI〉10)患者的总分平均值高于轻度(0〈PASI≤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LOQ:t=0.72;PDI:t=1.45,P值均〈0.05)。结论:银屑病为一种身心性疾病,患者在工作学习方面受到的影响较明显;与患者生活质量最为相关的是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严重程度越高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的影响越大。

  • 标签: 银屑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精神科评价量表对痤疮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重度痤疮患者140例(重度痤疮组,n=140)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人员140例(健康对照组,n=140)作为对照。分别采用睡眠自测量表(AIS)、焦虑自评量表(SA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量表(PAC-QOL)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相联合的精神科评价量表对重度痤疮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史和嗜酒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数据有可比性(P〉0.05)。重度痤疮组在AIS评分、SAS评分、HAMD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PAC-QOL评分、SF-36评分方面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AIS评分、SAS评分、HAMD评分、PAC-QOL评分、SF-36评分在重度痤疮患者不同临床特征中(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史和嗜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痤疮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焦虑及抑郁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度痤疮患者在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史和嗜酒史方面受疾病影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重度痤疮 生活质量 评价量表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