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在门诊坐诊时经常有高血压患者提问,得了高血压.生活方式要改变吗?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 标签: 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
  • 简介:患者女,25岁.因与邻居发生争吵,自服强痛定20片,约30min后发生头晕、恶心、呕吐、困倦、腹胀、心前区不适,被同事发现后,随即送院诊治.

  • 标签: 强痛定中毒 QT间期 ST-T改变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ST—T改变的鉴别方法及诊断意义。方法对210例患者除作心电图(ECG)外井做血生化(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测定系列等)、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等检查,随机抽取54例行试验性治疗,即给予50%G.S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生脉注射液100ml均1/d,10d。再规律休息1w后对比治疗前后ECG。结果54例治疗前后ECG比较无明显变化,并随访3—12个月无一例发生心脏事件,随机抽取32例ECG并做多帧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结论本组病倒经临床检查排除药物影响、器质性心脏病及继发性心脏病。试验性治疗ST—T无改变,提示此组人群中ST—T改变为非特异性的。

  • 标签: ST—T改变 心电图 试验性治疗
  • 简介:文献提示,身体不同程度的创伤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本文对外伤患者所致心律失常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67例外伤者,既往病史中均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男144例、女23例,年龄19~67(平均38.7)岁。颅脑外伤4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肢体骨折63例,其它外伤36例。……

  • 标签: 心电图 护理 颅脑外伤 肢体骨折 创伤
  • 简介:随着胸部肿瘤者生存期不断延长,放射后心脏损伤已成为常见的问题并影响着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并成为非乳腺癌死亡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不少胸部肿瘤(如部分肺癌)者被推荐放化疗同步进行可能增加心脏损伤。蒽环类化疗药物常被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联合化疗,其毒性主要表现为心肌的广泛损伤,联合放疗时又可降低心脏的耐受性。除阿霉素以外,环磷酰胺、紫杉醇等和放疗同时应用,同样可以增加心脏损伤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监测,

  • 标签: 肿瘤放化疗后 胸部肿瘤 放射性心脏损伤 心电图 蒽环类化疗药物 联合放疗
  • 简介:目的评价ST-T改变与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方法对180例患者常规12导联记录ST-T改变进行统计分析,并与UCG检查对比.结果ST-T改变者中89例(49.4%)UCG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节段性运动减低,有的丧失运动或收缩期增厚;15例(8.3%)示主动脉硬化,主动脉内径增宽,运动僵硬,重搏波消失;9例(5%)示主动脉瓣钙化,回声增强,5例(2.78%)示左室腔假腱索;余72例未显示主动脉及心内结构异常.结论UCG比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更敏感,室壁运动异常是心肌缺血的唯一指标.

  • 标签: ST-T改变 超声心动图 检查 心肌缺血 UCG
  • 简介: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两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方法采用MAC1200心电图机常规12导联同步记录,比较两组间合并症及心电图异常的差异性。结果VD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AD组,VD组在ST-T改变、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一度房室阻滞、异常Q波、左室肥大诸多提示心脏器质性损害方面,明显高于AD组。结论AD组多数表现T波改变,且为功能性改变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功能性改变 器质性改变
  • 简介:目的分析心向量图T环形态改变,探讨T环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心电图ST-T正常的45例冠心病(A组)与45例健康者(B组)做VCG检查,分析额面(F面)、右侧面(SR面)、横面(H面)T环形态改变。将T环形态改变分为8种类型,仅1种改变为单纯型,2种或2种以上改变为复合型。结果A组9例呈单纯型,36例呈复合型。其中T环运转相反(46.7%)、T环长/宽值缩小(33.3%)、QRS/T值增大(33.3%)、T环振幅过大(17.8%)、QRS-T夹角增大、畸形T环(11.1%)呈单纯型与复合型2种形式;T环双支对称(17.8%)、线型T环(15.6%)仅呈复合型。B组有8例呈单纯型T环改变,余37例T环形态正常。其中QRS/T值增大(2.2%)、T环振幅过大(6.7%)、QRS-T夹角增大(8.9%)与A组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5。后2种虽然与冠心病组差异不显著,但属正常变异。B组其它类型改变均无。P<0.01。结论心向量图T环形态改变对冠心病正常心电图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正常心电图 T向量环改变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9例研究组,26例正常对照组,分别作ABPM检查,并测定尿β2MG、α1MG、THP、ALB、Cr、CCr.结果研究组动态血压各参数及尿β2MG、α1MG、ALB、TH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r、CCr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4小时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24小时收缩压负荷值、白昼收缩压负荷值与β2MG、α1MG、ALB显著相关(P<0.01),与THP也相关(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与α1MG、ALB显著相关(P<0.01),夜间收缩压负荷值与β2MG、α1MG、ALB有相关性(P<0.05),动态血压各项参数与Cr、CCr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与肾功能损害关系密切,应控制收缩压以延缓和减少肾功能损害.

  • 标签: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动态血压 肾功能 老年人 ABPM Β2MG
  • 简介:目的了解运动员的心电图改变。方法选择出一千例运动员的心电图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心电图自动分析报告结果99%出现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心包炎、高血钾、早复极综合征等异常心电图诊断。结论99%的运动员出现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

  • 标签: 心电图 运动员 早复极综合征
  • 简介:患者男性,80岁。因气急、胸闷2月,加重1周就诊。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查体:BP160/8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可闻及Ⅲ级病理性杂音。X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深。心脏彩超示:左心房轻度扩大,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室顺应性降低。临床诊断:心律失常。

  • 标签: 心房内传导障碍 异常改变 P波 病理性杂音 X线胸片示 左室顺应性
  • 简介:<正>随着介入心脏技术的不断进展,对以ST-T改变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本文报告1例无明显ORS变化的AMI如下。

  • 标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ST-T改变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300例更年期女性(年龄45~58岁)分为45~49岁、50~54岁、55~58岁三个年龄组与300例同年龄段男性作对照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两性间动态心电图ST—T改变有显著差异性(P〈O.01),女性三个年龄组动态心电图ST—T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多为功能性。治疗重点以调节内分泌及自主神经功能为主。

  • 标签: 更年期 动态心电图 ST—T改变
  • 简介:脑梗死后可出现人格改变[1],特别是合并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2]。但急性脑梗死所致人格改变,国内外罕有报道。我院近期成功诊治1例以人格改变为主要表现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sysdrome,TOBS)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进展性卒中 人格改变
  • 简介:原发性ST-T改变虽然常是冠心病表现之一,但引起这种改变的病因较多,还可见于其它原因引起的心肌病变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如神经官能症,特别是心脏神经官能症者。本文收集神经官能症者有ST-T改变的心电图318例,总结分析于后。1 资料与方法选有明确神经官能症者,排除高血压以及心、脑、肺、肝、肾各主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者,更年期综合征者除外。男74例,女244例。男女比例为1∶3。年龄18~50(平均30.1)岁,40岁以下者85%。从性别、年龄分布上看,合乎神经官能症以年轻女性较多。2 结果追踪3~10年的142例ST-T改变中,有

  • 标签: 神经官能症 原发性ST-T改变 心电图
  • 简介:目的分析多种非心肌梗死性Q波、ST-T改变的机制及鉴别点.方法回顾分析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心电图呈心肌梗死样改变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征.结果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心电图呈心肌梗死样改变39例,急性胰腺炎6例,病毒性心肌炎8例,肥厚性心肌病5例,主动脉夹层3例,心脏原发性肿瘤3例,急性肺栓塞4例,早期复极征3例,Brugada征2例,预激综合征1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胸部外伤2例.心电图异常包括ST段改变29例(74.4%)、异常Q波18例(46.2%)、T波改变28例(71.8%).结论异常Q波、ST-T改变等心电图改变非急性心肌梗死独有特征,多种疾病也可出现心电图异常.结合临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对相关疾病的判断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梗死 坏死性Q波 ST-T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