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辅助化疗直是乳腺癌研究热点。其具有以下优点:降低乳腺癌临床分期以增加手术选择机会[1];体内药敏结果可为全身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争取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completeresponse,pCR)并转化为患者生存获益[2];获得更完整肿瘤生物学信息以判断预后,指导治疗选择。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放射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辅助化疗联合间隔减瘤术(neoadjuvantchemotherapyfollowedbyintervaldebulkingsurgery,NACT/IDS)在晚期卵巢癌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年6月至2013年1月109例IIIc和IV期晚期卵巢癌患者资料,将53例直接行肿瘤减灭术(primarydebulkingsurgery,PDS)患者纳入PDS组,将56例行NACT/IDS患者纳入NACT/IDS组,比较两组生存率及围手术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和无病进展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T/IDS组手术切除率(53.6%)明显高于PDS组(43.4%)(P〈0.05);NACT/IDS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PDS组(P〈0.05)。结论NACT/IDS增加了手术切除率,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生存率与PDS无明显差异。在Ⅲc期和Ⅳ期卵巢癌患者,并非强调直接行PDS,NACT/IDS是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 间隔减瘤术 新辅助化疗 直接肿瘤减灭术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按照WHO公布调查数据,2008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为1383500,占所有新发恶性肿瘤数23%,病死人数为458400,占当时全球总肿瘤病死总人数14%[1]。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牛津大学篇荟萃分析对比了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不同化疗方案疗效,结果显示:使用蒽环类为主第二化疗药物能使患者肿瘤相关性病死率降低36%。

  • 标签: 乳腺肿瘤 KI-67抗原 化学疗法 辅助
  • 简介:HER-2具有配体诱导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后可启动细胞核内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1]。1987年Slamon等[2]18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30%存在HER-2扩增或过表达,并且,HER-2是有别于肿瘤大小、淋巴结及激素受体外乳腺癌重要预后因子,是影响乳腺癌患者复发和生存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受体 erb B-2 乳腺肿瘤 肿瘤辅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局部化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aesareanscarpregnancy,CSP)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韶关市第人民医院2010~2013年收治48例CS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4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局部化疗患者纳入A组,24例采用子宫切开取胚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转阴时间、孕酮下降至未孕水平时间以及月经复潮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2±2.3)d]短于B组[(8.9±2.7)d](P〈0.05),术中失血量[(35.8±9.3)mL]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优于B组[分别为(317.9±13.7)mL、45.8%](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局部化疗治疗CSP安全性好,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化疗 异位妊娠 腹腔镜
  • 简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是类缺乏ER、PR和HER-2蛋白表达特殊亚型肿瘤,其占据乳腺癌发病总数15%~20%[1]。此类肿瘤侵袭性强,且患者无法从内分泌治疗或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因此TNBC患者中位生存期短、治疗效果欠佳[2-4]。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化学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乳腺癌保留乳房相关知识宣教可保留乳房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影响。方法2011年5月至11月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收治28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保留乳房相关知识宣教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保留乳房知识宣教前后保留乳房选择比例变化,分析保留乳房组与全乳切除组手术方式选择影响因素。患者年龄比较采用t检验,例数比较采用χ2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知识宣教后,保留乳房选择率由25.2%(71/282)降至19.1%(54/282)(χ2=12.430,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全乳切除组相比,保留乳房组平均年龄更低[(51.3±9.9)岁比(42.9±8.2)岁,t=6.216,P=0.000],受教育水平更高(大学及以上学历比例:44.9%比75.0%,χ2=17.925,P=0.000),有职业患者比例更高(66.3%比85.9%,χ2=9.372,P=0.009)。家属对手术方式选择(P=0.001)以及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是否受到家属影响(χ2=7.334,P=0.026)在保留乳房组与全乳切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0.907,95%CI:0.871~0.944,P=0.000)和患者家属对手术方式选择(OR=2.028,95%CI:1.270~3.237,P=0.003)是患者保留乳房手术选择独立影响因素。患者拒绝保留乳房手术主要原因是对局部复发担心(73.5%,150/204);保留乳房失败后患者拒绝乳房再造主要原因是再造手术创伤担心(53.8%,21/39);选择全乳切除患者拒绝再造两大原因分别为自身形体改变良好接受度(47.5%,95/200)以及年龄因素(46.5%,93/200)。结论手术方式决策过程是医师、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过程,医师有必要为可保留乳房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详尽手术相关信息,协助患者做出选择。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保留乳房手术 知识宣教
  • 简介: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添加疗法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血糖和血脂影响,以及GDM患者最佳营养治疗方案。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在孕24~28周诊断为GDM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分别接受医学营养治疗+小麦纤维素颗粒和医学营养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饮食干预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和餐后1h、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id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idcholesterol,LDL)水平,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FPG、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1h、2h小时血糖、HbA1c、LDL、TC和TG[(9.60±1.71)mmol/L、(7.90±1.48)mmol/L、(4.40±0.7)%、(3.19±0.49)mmol/L、(5.62±1.21)mmol/L、(2.09±0.48)mmol/L]均低于对照组[(10.30±1.68)mmol/L、(8.90±1.65)mmol/L、(4.80±0.8)%、(3.56±0.58)mmol/L、(6.13±1.17)mmol/L、(2.57±0.52)mmol/L],(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DM患者饮食中添加小麦纤维素颗粒4周可以显著改善GDM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

  • 标签: 小麦纤维素颗粒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血脂
  • 简介:随着临床、病理、检验、器械等发展,以及妇产科学医师们知识进步和传播,已有很多专有名词逐步修改,使之更为合理和科学,且也为妇产科学界和广大医师所认可和接受,如妊娠毒血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腹产—剖宫产;绒毛膜上皮癌—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恶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水泡状胎块—葡萄胎等等。

  • 标签: 妇产科学 恶性葡萄胎 绒毛膜上皮癌 绒毛膜癌 侵蚀性葡萄胎 绒癌
  • 简介:<正>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参考文献在正文中首次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注明,并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般不超过15篇。各条项目之间符号(","和"."等)必须按要求使用(见下面的例子),三个以上作者保留3位再加",等"(中文文献)或",

  • 标签: 参考文献格式 著录规则 顺序编码制 中文文献 顺序排列 角码
  • 简介: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参考文献在正文中首次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注明,并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般不超过15篇。各条项目之间符号(“,”和“.”等)必须按要求使用(见下面的例子),三个以上作者保留3位再加“,等”(中文文献)或“,etal”(英文文献);期刊文献格式举例:

  • 标签: 参考文献格式 著录规则 顺序编码制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顺序排列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妇女长期心理健康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12年6~10月海口市3所三级医院251名人工流产妇女(人工流产组)及250名健康育龄期妇女(对照组),运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自评量表(PCL-C),人工流产组术后第10天及同期对照组,人工流产组术后第3、6、12、24个月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工流产组妇女术后第10天PCL-C总分、再体验、回避及警觉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人工流产组术后第10天和第3个月PCL-C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12、24个月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再体验和警觉维度呈下降趋势;回避维度变化最初为上升趋势,第3个月达高峰,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人工流产作为种创伤应激源术后妇女心理健康具有长期影响。

  • 标签: 人工流产 应激心理学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抗酸染色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经临床确诊5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并收集患者乳腺组织标本,包括33例导管周围乳腺炎(PDM)和2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GM)。所有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抗酸染色,以便查找非结核性分支杆菌。PDM与GM抗酸染色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5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迁延不愈脓肿、窦道以及乳房红肿。镜下病理表现:在33例PDM组织标本中,28例(84.8%)可见扩张导管,24例(72.7%)可见脓肿形成,11例(33.3%)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24例(72.7%)可见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并有24例抗酸染色阳性,阳性率约为72.7%;而在21例GM组织标本中,18例(85.7%)可见肉芽肿结构,12例(57.1%)可见微脓肿结构,全部GM组织标本均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并有2例抗酸染色阳性,阳性率约为9.5%。PDM患者抗酸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GM患者(χ^2=20.534,P〈0.001)。结论抗酸染色可作为鉴别PDM与GM种手段,并可为临床上运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药物治疗PDM提供病理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房 乳腺炎 肉芽肿 染色与标记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行盆底肌锻炼产妇盆底肌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自然分娩92例产妇资料,行常规产褥期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45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盆底肌生理功能锻炼运动47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42d、90d时盆底肌张力变化、性生活满意度、有无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2d、90d盆底肌张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满意度、尿失禁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明显改善产妇性生活满意度,并降低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等发生率。

  • 标签: 盆底肌锻炼 康复 盆底肌张力
  • 简介:1病例报道李某,女,33岁,农民,G8P0,2012年5月因"自然流产8次"来院诊治。患者于十年前结婚,婚后共自然怀孕8次,每次均在妊娠9周至11周时无明显诱因阴道流血,继而下腹痛,去医院检查为稽留流产或不全流产等,给予清宫抗炎治疗(具体不详)。平素月经规律,14岁初潮,月经周期28~30d,经期5d,月经量中。23岁结婚,配偶体健。生育史:无足月产,无早产,自然流产8次,末次自然流产时间:2012年2月。

  • 标签: 复发性 流产
  • 简介:<正>母源性抗体是指婴幼儿或新生儿通过胎盘或乳汁从母体所获得抗体。新生儿可通过乳汁获得特异性分泌型IgA(secretoryImmunoglobulinA,sIgA)[1],但是通过胎盘获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仍是母源性抗体主要成分。母源性抗体能保护新生儿和婴幼儿抵御相应病原体感染,但也可影响婴幼儿疫苗接种后主动

  • 标签: 母源性 疫苗接种 抗体滴度 免疫保护 IgG Immunoglobulin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关系。方法选择妊娠晚期单胎孕妇886例,检测其分娩前周内血清TG和TC值,比较样本分布及各组妊娠结局差异,分析血脂异常程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相关性。结果①大多数孕妇都有不同程度血脂升高,以TG升高为主;②当TG水平超过正常值高限两倍时,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G水平超过正常值高限3倍时,巨大儿、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③高TC组产后出血、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TC组(P〈0.05);④孕晚期母血TG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137,P〈0.05)。结论孕晚期过高TC、TG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加以控制,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 标签: 妊娠晚期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水痘母婴结局影响和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南京市第二医院妊娠合并水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妊娠合并水痘发病孕周分别为14周1例,20~28周2例,32周1例,37~40周9例。其中孕妇发热11例,继发性皮肤感染3例,未出现水痘肺炎、脑炎。所有孕妇均足月分娩,胎儿宫内窘迫1例,剖宫产7例,产后出血4例,无先天性水痘综合征患儿,新生儿水痘2例。结论孕妇感染水痘应经妇产科、感染科医生共同诊断治疗,围生期特别是水痘完全结痂期前分娩新生儿可能患水痘,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可预防新生儿水痘发生。

  • 标签: 妊娠 水痘 妊娠和新生儿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妇近期盆底功能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8月在恩施州中心医院产科分娩284例产妇资料,将产后实施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142例产妇纳入观察组,产后实施常规指导142例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观察组盆底肌纤维(Ⅰ类、ⅡA类和ⅡB类)持续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平均肌力、肌电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盆底肌力分布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盆底肌肉收缩能力,改善产妇盆底功能。

  • 标签: 盆底肌 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 近期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后起床排尿时间妊娠结局影响。方法观察273个胚胎移植周期,根据胚胎移植术后起床排尿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n=173例)为术后0.5h排尿,对照组(n=100例)为术后1h排尿,观察两组间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受精卵等般情况及临床妊娠、胚胎种植率,术后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不孕症病因、年龄、不孕年限、接受IVF次数、hCG日E2及P水平、Gn剂量、获卵数、受精率、ICSI率、优胚数及移植胚胎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妊娠率50.289%(87/173),在对照组为43.000%(43/1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有增高趋势。结论胚胎移植术后起床排尿时间不影响临床妊娠率。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排尿时间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