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病毒感染常规免疫与宫颈癌癌前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江苏省盐城市某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260例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及其对照的病毒感染血液学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与对照组的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6%、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发生与梅毒感染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宫颈癌 癌前病变 梅毒 白细胞分类
  • 简介:胎儿宫内监测是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进行实时动态评价的方法之一,近些年随着胎儿监测手段不断提高,胎儿宫内监测对改善围产儿结局,减少围产儿并发症率和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在第五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上,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南京鼓楼医院的胡娅莉教授向我们讲授有关胎儿功能监测方法评估的内容。胡教授在总结自己医院在胎儿宫内监测经验的基础上,对胎儿宫内就监测进行了系统性地讲述,

  • 标签: 监测方法 围产儿结局 胡娅莉 围产儿并发症 南京鼓楼医院 动态评价
  • 简介:出生缺陷也称先天异常或先天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内发生的发育异常,而非分娩损伤所致的个体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异常。包括先天性畸形、遗传代谢性缺陷、先天性残疾(盲、聋、哑)、免疫性疾病、智力低下等,可以发生在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和肢体等各器官系统。现今,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卫生课题。在我国,出生缺陷不但是造成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也日渐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出生缺陷 疾病筛查 婴儿死亡 先天异常 分娩损伤 儿童残疾
  • 简介:胎儿宫内死亡,即死胎,也包括死产,在当今围产儿死亡比例中居首位,诊断明确,但是获得确切的病因学诊断困难。预防胎死宫内关键明确病因,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文献,将死胎相关病因学诊断分为胎盘、母体、胎儿相关因素以及原因不明四个类别,每一类别中各有着重,借此希望给临床工作者进行临床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胎儿宫内死亡 病因学 诊断 预防 干预
  • 简介:全基因组测序是当今遗传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全基因组测序是对未知基因组序列的物种进行个体的基因组测序。1986年,RenatoDulbecco是最早提出人类基因组定序的科学家之一。也有人称这一技术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在第五届中国胎儿医学大会上,我们邀请到了来自贝勒医学院的于福利教授讲授了有关全基因组测序的课题。

  • 标签: 全基因组测序 贝勒医学院 人类基因组 未知基因 定序 热门话题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阑尾类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妊娠合并阑尾类癌在临床工作中极其罕见,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阑尾炎的症状。患者入院后按照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处理,及时行剖腹探查术+阑尾切除术,术后继续妊娠并正常分娩,母儿结局良好。后期病理报告提示为阑尾类癌。结论妊娠合并阑尾类癌极其罕见,且绝大多数为术后病理诊断,因其临床表现多类似急性阑尾炎,一旦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均应立即手术治疗。由于其预后好,多数仅需行单纯阑尾切除术即可治愈。

  • 标签: 阑尾类癌 妊娠 急性阑尾炎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胚胎移植(fET)冻融胚胎移植(F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IVF-ET治疗的1516例单胎妊娠分娩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fETFET的临床妊娠率、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等。结果1516例IVF-ET单胎分娩患者中,85例合并内科相关疾病,929例(61.3%)接受fET治疗(fET组),587例(38.7%)接受FET治疗(FET组)。fET组前置胎盘发生率(1.8%,17/929)与FET组(4.3%,25/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0%,46/929)与FET组(9.2%,54/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胎盘粘连发生率(1.1%,10/929)与FET组(2.9%,17/5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T是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3、OR=2.828,P均〈0.05),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较fET可能增加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新鲜胚胎移植 冻融胚胎移植 母儿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例晚孕期因附件包块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4例患者的孕周为28^+2~31^+5周,临床表现均为急腹症,疑诊附件包块扭转而行腹腔镜手术,病理诊断为3例输卵管系膜囊肿扭转坏死,1例为增大坏死的卵巢。术后出现宫缩予硫酸镁、吲哚美辛等保胎治疗成功,未发生手术相关合并症。4例患者均足月分娩,3例因产科因素行剖宫产,1例阴道顺产,新生儿无窒息。随访6周-6年,患者月经正常、肿物无复发,小儿发育良好。结论晚孕期腹腔镜手术风险相对较大,对于N附件包块而致急腹症的患者,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有经验的内镜医生施术,不失为一种治疗方法。

  • 标签: 晚孕期 急腹症 腹腔镜手术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转录因子Twist的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预后、耐药以及血管生成等方面都密切相关,表明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Twist基因的结构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转录因子 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自然娩肩法对预防产科肩部难产新生儿产伤的价值,以指导选择分娩方案。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13~2014年经阴道分娩的5466例产妇为观察组,等待宫缩后行自然娩肩法助产;将该院2011~2012年经阴道分娩的57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肩难产新生儿产伤发生率、肩难产产妇产程出生体重、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肩难产5例,对照组肩难产22例;新生儿产伤:观察组3例,对照组18例;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观察组(77.3±10.5)s,对照组(90.5±11.5)s;产妇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0例,对照组17例。上述各项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难产产妇产程出生体重、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入住N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待宫缩后自然娩肩法助产能够有效预防肩难产新生儿产伤,且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然娩肩法 肩难产 新生儿产伤 预防 助产
  • 简介:根据有关科技期刊编辑格式的国家标准,本刊对论文作者单位参考文献作者的编排格式,要求如下:1.作者署名方式:实行文题下方只排姓名。作者名次请作者自行排序,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同页脚注作者单位、邮政编码(仅注出第一作者的邮政编码)、单位所在的城市名、单位名称科室名称。必要时加括号分别注姓名。

  • 标签: 作者单位 参考文献 书写格式 文稿 科技期刊编辑 编排格式
  • 简介: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3%[1]。研究证实人染色体端粒酶(humantelomeraseRNAcomponent,hTERC)基因与宫颈癌的发生和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宫颈癌 TERC基因 临床筛查
  • 简介:目的探讨孕产妇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征治疗对策。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5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32例孕产妇合并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表现为头痛30例,伴呕吐23例,精神异常3例,视物模糊12例,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7例,痫性发作6例,意识障碍10例,感觉障碍5例,病理征阳性17例,视乳头水肿22例,合并发热5例,均经头颅CT、MRI/MRVDSA检查确诊。19例患者采用单纯全身抗凝治疗,痊愈16例,存留功能障碍2例,1例颅内静脉窦广泛血栓合并脑内出血、脑疝形成重症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13例重症患者行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痊愈8例,存留功能障碍5例;3例妊娠早期患者在病情稳定后终止妊娠;6例妊娠晚期患者评估胎儿产后有存活可能,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5例新生儿存活,1例早产儿死亡。结论CVS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当孕产妇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时,应高度警惕CVST的可能,尽早行影像学检查确诊,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时行抗凝、多途径血管内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孕产妇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抗凝 溶栓
  • 简介:正常子宫内膜修复可为无瘢痕的完全愈合,而内膜再生障碍则可能导致女性宫腔粘连等问题。宫腔粘连临床处理棘手,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初见端倪。本文就子宫内膜再生修复、宫腔粘连发生机制目前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子宫内膜 宫腔粘连 再生 干细胞治疗
  • 简介:由《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和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乳腺外科与转化医学大会”于2015年12月18~20日在山城重庆隆重举行。6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临床医师出席了本次大会,其中包括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编委和大会特邀专家。

  • 标签: 乳腺外科 医学大会 转化 中华医学会 会议 第三军医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对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产妇中符合PPH诊断标准且需接受输入血液制品的287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限制输液组(148例)和常规输液组(139例),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输入血制品数量种类、总住院费用及其构成、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家属误工时间等,通过SF-36量表评估患者术后1月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八个维度的差异。结果限制输液组产妇出血总量低于常规输液组(P〈0.05),血液制品的用量和种类少于常规输液组(P〈0.05),从输液总费用、输入血液制品费用、抗生素费用和护理费用等方面降低了住院总费用(P〈0.05),减少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家属误工时间(P〈0.05),增加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八个维度的评分(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可减少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和输血量,减少患者家庭住院期间人力和物力支出,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限制性输液 产后出血 经济负担 人力成本 生活质量
  • 简介:随着影像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乳腺病灶通过影像立体定位下予以旋切或活检;新的诊疗策略有使更多的患者通过新辅助治疗后接受保留乳房、腋窝的手术,这些情况下金属标志物的使用将有助于靶病灶的影像随访和鉴别、手术或病理取材的定位等。本文首选对金属标志物在乳腺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文献整理和综述,并对当前临床实践中金属标志物放置进行总结,以期有助于影像引导下良性靶病灶的精确定位、追踪后续手术,有助于新辅助治疗患者原发灶和/或淋巴结病灶的疗效评估、手术定位病理检查准确性。

  • 标签: 乳腺疾病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诊断 治疗学
  • 简介: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LAC)及其与顺铂(DDP)联合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细胞并分为4组:对照组、LAC组、DDP组LAC+DDP,每组均干预HeLa细胞48h。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LAC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呈浓度(r=0.864,P〈0.05)及时间依赖性(r=0.926,P〈0.05),48h时的半数抑制量(IC_(50))为4.98μmol/L;与DDP组比较,LAC+DDP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DDP的IC_(50)由63.71μmol/L下降至28.93μmol/L。FCM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LAC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具有时间依赖性(r=0.869,P〈0.05);与DDP组凋亡率[(17.49±3.82)%]和LAC组[(24.98±4.61)%]比较,LAC+DDP组[(38.06±5.72)%]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LAC可有效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并通过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增强DDP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作用。

  • 标签: 子宫颈癌 HELA细胞 蛋白酶体抑制剂 顺铂
  • 简介:随着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技术的广泛开展与病理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工作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对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灶患者预后影响,目前国内外尚未达成一致意见,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其预后意义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查见微小转移灶不尽相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患者的最佳临床决策目前亦无定论,当前多数研究倾向于对这类患者可采用全身辅助治疗联合术后局部放射治疗取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但该结论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笔者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预后意义临床处理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淋巴转移 预后 临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