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阳缩”一病,是指男性外生殖器阴茎缩人腹部使其突然短小一种疾患。该病在不同年龄段,均有不同比例发生,曾有论述“……多发生在30岁以下青少年”。根据笔者临床总结:30岁以下青少年患者仅占13%,31岁~50岁占30%,5l岁~60岁以上占70%之多。这些老年患者,且多以为“年高肾衰,大事已去”,却不以为病。

  • 标签: 阳缩 中医药疗法 生茎复原汤 姜条
  • 作者: 吴洪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 机构: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四川 南充637700
  • 简介:结石是泌尿外科医生最常面对疾病之一,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南方地区,结石病发作率非常高,占到泌尿外科疾病三成以上,甚至将近五成。我国既然有着如此大基数结石患者,那么做好结石病防治工作确实是泌尿外科医生职责所在,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防治这令人闻风丧胆肾结石,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肾结石,以及肾结石是如何形成

  • 标签: 肾结石
  • 简介:2001年3月至2007年2月,诊治因慢性附睾炎病致不育症患者87例,疗效较好,有所体验,特予报告:

  • 标签: 慢性附睾炎 不育症 临床治验
  • 简介:目的:细胞极性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发挥生理功能结构基础。本研究目的是明确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过程一致性。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制作出生后8周雄性Wistar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后自然修复动物模型,分别在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用药5d,停药2d)、第14天和第28天采集肾脏标本;另外采集妊娠20d大鼠胚胎肾脏标本。观察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生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肾小管形态学变化;以Na^+-K^+-ATP酶作为细胞极性标志物,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比观察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生过程中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过程。结果:(1)成体大鼠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小管基底膜裸露,管腔内有大量脱落上皮细胞碎片;第14天,肾小管基底膜出现新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第28天,大多数肾小管结构基本恢复正常。(2)成体大鼠注射庆大霉素后第7天,裸露肾小管基底膜没有Na^+-K^+-ATP酶表达;第14天,新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Na^+-K^+-ATP酶表达,但此时Na^+-K^+-ATP酶没有明显极性分布,胞膜和胞浆均有表达;第28天,Na^+-K^+-ATP酶呈极性分布,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侧基底膜。(3)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是从S形体发育成为不成熟肾小管,再发育成为成熟肾小管。(4)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Na^+-K^+-ATP酶表达从没有极性到有极性分布,即Na^+-K^+-ATP酶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膜和胞浆均有表达到只局限在侧基底膜表达。结论:成体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过程与胚胎大鼠肾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极性形成过程是一致,提示大鼠肾小管坏死后修复再

  • 标签: 肾小管发育 损伤与修复 细胞极性 NA+-K+-ATP酶
  • 简介:ASSUNTA眼睛虹膜病理诊断治疗专家认同“人类生殖器官是大脑,而私部是实践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脑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任顺天堂大学医学部副教授,专攻于神经解剖学、神经内分泌日本东京大学松本明博士指出:脑部经常被用来和半导体所构成电脑互作比较。藉由数量庞大神经细胞或突触(连结神经细胞部位),以及各种情报传达物质作用,

  • 标签: ASSUNTA虹膜 性幻想 阳痿 治疗 诊断
  • 简介:一、肿瘤EGFR靶标及靶向治疗基本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包括细胞外活化配体结合区、单跨膜亲脂区和细胞内酪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e,TK)活性区,当配体如表皮生长因子、肿瘤生长因子毩(转化生长因子毩)与之结合后,受体发生二聚化,使细胞内区结构发生改变,活化TK区,将三磷酸腺苷毭磷酸基转移到酪氨酸残基上,发生自体磷酸化,进而活化下游信号蛋白底物及各种效应蛋白,发出有丝分裂信号,启动细胞分裂周期,最终导致DNA合成增加和细胞增殖。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生长因子 EGFR 靶向治疗 前列腺癌 小分子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上常用几种肾功能评估方法相对准确性,寻求更为简便、快捷肾功能评估方法。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CKD)患者80例,分别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检测患者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根据SCr分别用Cock-croft-Gault(C-G)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eGFR1、eGFR2)。按GFR值将患者分为4组,即A组:CKD1期;B组:CKD2期;C组:CKD3期;D组:CKD4期;排除CKD5期患者。观察所有和各组患者eGFR1、eGFR2、SCr、CysC与GFR相关性。结果总样本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SCr、CysC与GFR呈负相关(P〈0.01)。在各组中,A组:eGFR1、eGFR2、SCr与GFR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B、C、D组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P〈0.01),SCr与GFR呈负相关(P〈0.05);CysC在A、B、C、D各组中均与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CKD2、3、4期患者eGFR1、eGFR2、SCr与GFR均有一定相关性,但不论何期CKD患者,CysC均能准确反映其肾功能状况,且更加简便、快捷。

  • 标签: 肾小球滤过率 放射性同位素 肾功能
  • 简介:量子点(quantumdots,QDs)是一种具有独特荧光性质纳米半导体晶体,因其独特荧光效应在生物传感、生物分析、细胞成像和动物活体靶向研究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而受到生物医学界广泛关注。

  • 标签: 量子点 泌尿系肿瘤 价值 应用 荧光性质 生物传感
  • 简介:目的:分析肉毒素A治疗抗胆碱能药难治性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发表在Pubmed、MEDLINE、EMBAS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文献,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照纳入标准收集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911例患者。目前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膀胱内注射安慰剂比较,注射肉毒素A能有效缓解尿失禁症状(WMD=-1.53;95%CI:-1.88~-1.18),增加最大膀胱容量(WMD=159.71;95%CI:111.47~204.95),降低最大逼尿肌压力(WMD=34.49;95%CI:-39.69~-29.29),改善生活质量(WMD=17.49;95%CI:13.99~21.00),但是也同时增加了尿路感染(RR=1.34;95%CI:1.06~1.70)和尿潴留(RR=7.19;95%CI:3.66~14.12)风险。结论膀胱内注射肉毒素A能有效地改善抗胆碱药难治性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增加最大膀胱容量和提高膀胱顺应性,减少尿失禁次数及降低最大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压,但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尿路感染和尿潴留并发症发生。

  • 标签: A型肉毒素 神经源性 膀胱过度活动 尿失禁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和静脉尿路造影(IVU)在上尿路梗阻中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上尿路梗阻患者分别进行了MRU和IVU检查,并与术后结果比较.结果MRU对输尿管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输尿管肿瘤和输尿管结石术前诊断率分别为93.75%、100%、87.5%、40%,而IVU术前诊断率则分别为82.5%、56.25%、27.5%、80%.结论IVU目前仍为诊断上尿路梗阻常用方法,但MRU水成像对无分泌功能肾积水、孕妇、儿童和碘过敏患者诊断价值更大,是对IVU有益补充.

  • 标签: 上尿路梗阻 IVU MRU 诊断价值 磁共振 尿路造影
  • 简介:1998年10月~2002年3月本院经KUB+IVP、B超、尿路逆行造影、输尿管镜检查,确诊上尿路结石309例,其中68例阴性结石,B超确诊21例,尿路逆行造影确诊5例,输尿管镜确诊42例.本文就输尿管镜在上尿路阴性结石诊断中价值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输尿管镜 上尿路阴性结石 诊断 体外冲击波碎石
  • 简介:目的:探讨尿CystatinC在慢性肾脏病(CKD)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住院CKD患者118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0人为对照组,测定尿CystatinC、24h尿蛋白定量、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IgG、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并检测血清肌酐、白蛋白,计算MDRD-GFR。结果:尿Cys-tatinC与MDRD、血β2-MG、转铁蛋白、尿白蛋白、尿IgG没有相关性(P〉0.05);尿CystatinC与尿β2-MG、α1-MG、24h尿蛋白量相关性;尿Cystatin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尿β2-MGAUCROC。结论:尿CystatinC不能反映GFR减退,是肾小管损伤敏感指标,在反映肾小管损伤方面优于尿β2-MG。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尿Cystatin C 尿Α1-微球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超声检查对膀胱癌诊断价值。方法对PubMed、Cochron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6年5月21日。根据预先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章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资料。采用QUADAS工具对纳入文章质量进行评价,采用Meta-Disc1.4软件对其敏感性、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进行异质性检验和合并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有14项研究,2498例研究对象纳入Meta分析中。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超声检查诊断膀胱癌敏感性、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77[95%CI(0.73,0.80)]、0.96[95%CI(0.95,0.97)]、9.81[95%CI(4.31,22.33)]、0.27[95%CI(0.21,0.36)]、52.24[95%CI(24.59,110.96)]。AUC为0.93,Q*指数为0.86。纳入文献阈值效应不是产生异质性主要来源。结论超声检查诊断膀胱癌具有较低敏感性和较高特异度,可以作为膀胱癌辅助检查手段。

  • 标签: 超声 膀胱癌 诊断 META分析
  • 简介: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血液透析主要血管通路,其解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影响透析质量主要因素。我院近期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人工动-静脉内瘘检查,观察内瘘血管内血流通畅情况,有无血栓形成及狭窄,并根据检查情况制定相应临床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 动-静脉内瘘 临床价值 终末期肾脏疾病 血管通路 动力学改变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膀胱不同部位注射A型肉毒素(BTA)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5.2)、CochraneLibrary(1996~2015.2)、Embase(1974~2015.2)、CNKI(1994~2015.2)、万方数据库(1989~2015.2)、CBM(1978~2015.2)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248例患者,注射部位三种:膀胱体、膀胱体+膀胱三角、膀胱三角。Meta分析结果显示:膀胱三角+膀胱体注射方式与膀胱体注射方式相比,治疗成功比[RR=1.57,95%CI(0.79,3.12),P=0.20]、尿失禁减少次数[WMD=-6.47,95%CI(-14.21,1.27),P=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尿动力学参数中第一排尿感时膀胱容量(VFDV)变化前者效果优于后者[WMD=33.80,95%CI(3.27,64.340),P=0.03],但其余尿动力学参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膀胱三角注射方式与膀胱体注射方式相比,治疗成功比[RR=0.52,95%CI(0.07,3.75),P=0.52]、尿失禁减少次数[WMD=1.03,95%CI(-0.35,5.11),P=0.62]、尿动力学参数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纳入5篇文献中均未报道膀胱三角区注射导致新膀胱输尿管反流病例。结论肉毒素A膀胱体、膀胱体+膀胱三角和膀胱三角三种注射方式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疗效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肉毒素A META分析 荟萃分析 膀胱三角区
  • 简介: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常见排尿功能障碍,它以尿急为核心症状,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同时也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目前,OAB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主观临床症状,尚缺乏能够客观、准确、无创地反映OAB症状及严重程度临床指标。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神经生长因子 诊断 尿液 排尿功能障碍 临床症状
  • 简介:目的研究尿纤维连接蛋白试纸(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灵敏度和特异度,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各项临床指标之间关系,为进一步无创性地诊断、随访膀胱尿路上皮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主研制FN试纸测定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正常体检人群尿液纤维连接蛋白.结果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4%和79.03%,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67%和68.06%;尿液细胞学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特异度较高(100%),但其敏感度仅为47.06%.结论FN试纸检测对不同分化及浸润深度膀胱尿路上皮癌有着较高灵敏度与特异度,诊断价值高于尿液液基细胞学检查,但不能对膀胱肿瘤分级以及病灶数量进行检测.

  • 标签: 膀胱肿瘤 尿路上皮癌 纤维连接蛋白 试纸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在阴茎癌手术治疗及二期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意义。方法对阴茎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同时,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以确定其性质。结果46例阴茎癌患者中,高分化鳞癌25例,中分化鳞癌18例,低分化鳞癌3例。其中42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20例活检阳性,二期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另22例阴性,其中淋巴结炎症及反应性增生者16例,密切观察随访。结论对阴茎癌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同时作双侧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确定其有无转移及进一步对活检阳性者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阴茎肿瘤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