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在正常情况下,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和过滤。这些功能主要在鼻腔完成。成人鼻腔有两侧上、中、下三个鼻甲,曲折的粘膜使表面积增加。由于鼻甲呈不规则形状,吸入气在鼻腔内产生湍流,大大增加了气体与粘膜表面接触的机会。粘膜下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粘液分泌,使鼻腔具有了加温和湿的功能。口腔和传导气道尽管也有同样的功能,但由于不具备鼻腔的特殊结构,加温和湿的效果不好。在呼气过程中,

  • 标签: 湿化不足病人 毛细血管 粘液分泌 加温 湿化 水分丢失
  • 简介:1973年,Forbes发表文章评价不同的相对湿度对插管后犬气道内粘液移动速度的影响。将石松粉放入气管内,用支气管镜观察粉末的运动情况。实验时间5小时,吸入气温度为37℃,相对湿度分别为100%,75%,50%和25%。实验开始15分钟后,37℃,相对湿度25%的一组,粉末运动停止。20分钟后,相对湿度50%的一组,粉末运动停止。相对湿度75%和100%的两

  • 标签: 湿化不足 病人 影响 麻醉
  • 简介:学科建设,科室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内容丰富,如何能搞好科室管理,学科如何能发展,有众多因素。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学科建设及管理方面的体会,结合我科的情况作一综述如下。

  • 标签: 科学化管理 学科建设 科室管理
  • 简介:目的:研究硫酸锌预处理对成年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SD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缺氧复氧组(H/R),缺氧预处理组(HP),硫酸锌(ZnSO4)预处理组(ZnP),分别进行相应处理,然后用透射电镜对各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进行线粒体评分。结果:N组、HP组、ZnP组超微结构优于H/R组,线粒体评分较H/R组低(P〈0.05),HP组、ZnP组超微结构变化相似且线粒体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均高于N组(P〈0.05)。结论:缺氧/复氧可造成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ZnSO4预处理、缺氧预处理均能减轻这种损伤,且两者效果相当。

  • 标签: 心肌细胞 硫酸锌预处理 超微结构 缺氧/复氧损伤
  • 简介:困难气道仍是目前麻醉医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为了使麻醉专业学生能够更系统了解、熟悉和掌握有关困难气道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元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达到了较好建构困难气道知识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困难气道 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 简介:与机械通气有关的防治措施1.热湿交换器尽管10多年前就已经证实呼吸机管路是细菌定居和播散的重要场所,到目前依然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以往认为频繁更换呼吸机管路有可能降低VAP的发生,但最近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与2天更换一次管路比较,一个病人更换一次管路VAP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增加。

  • 标签: VAP 非抗生素 防治 化治疗 呼吸机管路 集束
  • 简介:90年代早期,北京协和医院率先将“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这一技术引入中国。“急性疼痛服务(acutepainservice,APS)”,即通过引入一支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专职于全院范围内所有急性疼痛的治疗。尽管欧美等在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国内的发展仍显滞后,北京协和医院自2004年4月正式开展APS至2005年4月间,共收治1050例患者,在此作一回顾。

  • 标签: 术后镇痛 急性疼痛服务
  • 简介:从20世纪70年代起,信息技术被逐步系统地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架构下的高效与广泛,可更好的实现患者临床医疗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帮助医生积累和挖掘临床知识,提供有效的临床咨询、辅助诊疗及临床决策等,因此近年来,中国的医疗信息建设在原有的医院管理信息建设基础上,也逐步加大了对临床信息系统的关注力度。其中,与临床诊疗服务最为直接相关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显示出了较以往更为突出的重要性。

  • 标签: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信息化建设 临床信息系统 医疗卫生行业 价值 监护
  • 简介:我院在1998年9月至2005年5月期间对250例肝癌晚期病人施行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治疗术,年龄23—78岁(平均45.23±9.40),男性216例,女性36例,其中肝癌42例,肝癌合并肝硬化208例,(合并远处转移者8例),ASAⅡ-Ⅲ级。250例灌注术期间并发截瘫者3例,均为男性,发生率1.2%。现将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动脉插管 栓塞化疗术后 截瘫者 灌注化疗药 分折 晚期病人
  • 简介:目前,多种经皮气管切开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这些经皮气管切开技术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临床医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产生一些疑惑,通过运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论对多种经皮气管切开技术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皮气钱切开的微创技术。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技术 方法论
  • 简介:小儿发热是围麻醉手术期的常见问题之一,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本文报道我院近1年遇到的3例先心病小儿术中发热病例,分析小儿术中高热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探讨先心病小儿围术期的体温监测,预防高热发生及积极治疗的有效方法,旨在为小儿临床麻醉积累相关经验。

  • 标签: 小儿 高热 先心病 麻醉
  • 作者: 陈宁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麻醉学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麻醉方法:A组为气管插管全麻、B组为硬膜外麻醉、C组为气管插管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比较三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240例患者中,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气管插管全麻加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能显著提高手术的麻醉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麻醉方法;不良反应;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