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管理在提升中药煎药室工作效率的作用。方法根据中药煎药室的实际情况,对煎药室布局、人员素质、中药材领取、煎煮记录、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考察工作效率的变化。结果中药煎药室经一系列改革后,煎药室环境、人员素质、中药煎煮等各个环节均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中药代煎服务增加。结论适时对中药煎煮室的硬件、软件等进行升级,可显著提升中药煎药室的工作效率,提升其在患者心中的形象,保障了中药汤剂质量和中医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了中药煎药室在中医治疗中应有的重要角色。

  • 标签: 中药煎药室 规范化管理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4.1-2016.1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管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饮食控制、运动控制、服药依从性的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危险因素、饮食控制、运动方式、服药依从性的认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高血压采用规范的管理能有效降低并控制患者血压,控制高血压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加强饮食控制,改变运动方式,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规范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对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提供个体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科室已经完善动态血压监测检查并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测得结果清晨高血压者占总人数40%,下午高血压者占30%,夜间高血压者占30%,随机分组后每组分别有清晨高血压者30例、下午高血压者17例及夜间高血压者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根据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指导个体化用药、合理调整用药时间和剂量指导。观察1、2、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平稳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院1个月后试验组完全依从性患者为66.7%(33/50例),高于对照组的51.3%(26/50例),试验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81%,高于对照组的53%。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完全依从性患者为86.4%(43/50例),高于对照组的60.0%(30/50例),试验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5%。试验组的降压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时间进行护理干预,指导个体、有效的用药,有利于血压趋于平稳,能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并且能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及预防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病变所致死亡的危险。

  • 标签: 动态血压 高血压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个体治疗方法及患病因素,为突发性聋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确诊为突发性聋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住院单双号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对疾病特点的个体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影响突发性聋患病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个体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偏大(OR=2.087)、发病时间长(OR=1.879)及有并发症(OR=2.093)是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中可能的患病因素精神压力大与过于劳累人数构成比最大。结论突发性聋患者的个体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过程中更关注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及并发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适当缓解精神压力、减少劳累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患突发性聋的风险。

  • 标签: 突发性聋 并发症 患病因素 总有效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动态评估信息系统在中医护理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信息动态评估系统包括入院评估、住院评估评价、护理风险动态评估记录、护理安全风险评估告知4个模块。由首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评估,护士长对护士的首诊评估进行评价。护士对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风险情况及签字。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使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

  • 标签: 护理风险 护理评估 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人性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的运用。方法本文选取60例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人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相关指标大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功能领域平均评分分别是(56.29±4.18)分、(57.99±3.92)分、(53.28±3.74)分、(55.63±4.50)分、(54.99±3.69)分以及(55.78±3.88)分,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采用人性护理干预方式后,能够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善生活质量评分大小,进一步发挥放疗治疗效果,提升护理干预疗效。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老年食管癌 放疗护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扶正瘀胶囊干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81例及对照组8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扶正瘀胶囊结合,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反应、肝纤维指标、肝硬度值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IL-17、IL-13、IL-35、leptin、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14.819~29.258,P<0.05);HA、LN、C-IV水平以及肝硬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1.429~34.561,P<0.05);结论扶正瘀胶囊联合治疗有助于化解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患者炎症反应,抑制纤维进程,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扶正化瘀胶囊
  • 简介: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6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66.5±6.8)岁.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浆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27例及非H型高血压组34例.比较H型高血压组与非H型高血压组的血压变异性指标(24h、日间及夜间血压变异系数)及左室重构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体质指数、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比例无差异(P〉0.05).H型高血压组24h、日间及夜间血压变异系数明显比非H型高血压组升高(P〈0.05).H型高血压组中,血浆Hcy水平与24h收缩压变异系数呈明显正相关(r=0.373,P〈0.05),且左室肥厚例数明显比非H型高血压增加(25.93%vs.8.82%,P〈0.05).H型高血压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P〈0.05).H型高血压组中,血浆Hcy与左室质量指数(r=0.325,P〈0.05)、左室后壁厚度(r=0.284,P〈0.05)呈正相关.结论高Hcy血症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左室重构呈正相关.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左室重构
  • 简介:目的探讨个体护理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护理方法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人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收治的216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采用个体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监测、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体延续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改善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掌握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促进了高血压的防治,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急诊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特发性肺间质纤维(IPF)与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SPF)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0例IPF和50例SPF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结缔组织病的肺间质病患者病程明显短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为咳嗽、气短,并且IPF比SPF症状和体征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肌炎较早出现SPF,SPF常见发病原因为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硬化症;SPF多为胸膜受累,IPF多为网状阴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肺间质疾病时,应该重视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以免耽误病情。对于胸膜受累者,应该首先考虑SPF。

  • 标签: 肺间质病 结缔组织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使用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个体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率、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使用胰岛素笔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健康教育,明显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水平,改善临床临床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提高了血糖控制率,进而提高了临床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胰岛素 个体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健康状况的治疗效果予以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96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了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讨。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经P<0.05。结论将个体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类风湿性 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STEMI患者,其中伴T2DM者为Ⅰ组,无糖尿病者为Ⅱ组,每组30例;并选取30例T2DM无并发症者为Ⅲ组;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为Ⅳ组.受试者均测定血清sRAGE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sRAGE水平Ⅰ组为(1149.0±188.6)ng/L,Ⅱ组为(926.6±165.4)ng/L,Ⅲ组为(509.4±78.9)ng/L,Ⅳ组为(696.8±101.8)ng/L,两两比较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nI水平Ⅰ组为(4.84±8.39)μg/L,Ⅱ组为(2.86±4.37)μg/L,Ⅲ组为(0.01±0.01)μg/L,Ⅳ组为(0.01±0.01)μg/L;sRAGE曲线下面积(AUCaRAGE)为0.967±0.014(P=0.000,95%CI0.940~0.994).AUCcTnI为0.875(P=0.000,95%CI0.807~0.944).sRAGE截断点取761.550ng/L时,灵敏度(Se)为91.7%,特异度(Sp)为83.0%,约登指数(YI)为83.4%;cTnI截断点取0.060μg/L时,Se为76.7%,Sp为98.3%,YI为75.0%.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RAGE水平增高.sRAGE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能有早期诊断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肌钙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