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1高脂血症的临床意义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一般来说,血脂是否异常,需要通过化验才能确定。血脂增高本身没有明确的表现.或者说没有引起特别的症状。血脂增高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就是意味着患某些疾病的危险性增加了.通常主要是指高血压和冠心病。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全身各脏腑器官都有赖于动脉血管提供充足的血液,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动脉一旦狭窄了.甚至堵塞了.我们的身体还能正常运作吗?当然不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人与血管同寿”。

  • 标签: 高脂血症 血脂增高 痰证 中医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自然》(Nature)在2012年8月31日发表了一项有关衰老机制的文章,指出血液中存在一种细胞因子,能够促进大脑衰老[Nature,2011,477(7362):90-4]。

  • 标签: 大脑衰老 衰老机制 《自然》 细胞因子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始于1977年,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自1982年的第1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指南问世以来,随着PCI新型器械、药物及新的研究结果的涌现,指南也不断更新。众所周知,指南和专家共识总结和评价目前所有可获取的临床研究资料,目的在于协助临床医生考虑某一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治疗结果和受益/风险的影响,从而为特定情况下的个体患者选择最佳处理策略。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治疗适应证 指南 与时俱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研究资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瘀血证与超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血瘀作为自变量,超声指标作为因变量,对患者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血瘀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IDd)、左房内径(LA)明显增大,心脏射血(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降低。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血瘀和超声指标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 超声指标 临床关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和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我院应用中药研制的老康胶囊等中药,配合气功(升降开合功)治疗冠心病50例,现报导如下:

  • 标签: 治疗 冠心病 复治 中医康复 疗效观察 老中医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杓与非杓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的异常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9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非杓组52例和杓组27例。测定ABI、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非杓组ABI、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杓组明显降低,MPO、hs—CRP较杓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组患者ABI与hs—CRP和MPO呈负相关(r=-0.723,r=-0.719,P〈0.01),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正相关(r=0.917,P〈0.01)。结论ABI降低与斑块不稳定、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对评价夜间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结构、功能的损害程度、判断预后、指导合理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过氧化物酶 内皮 血管 血压监测 便携式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均得到显著恢复;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针灸 康复理疗 脑出血
  • 简介:目的分析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应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本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有效率、6分钟步行距离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气阴两虚血瘀患者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又可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气阴两虚血瘀证 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30例,均为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脊髓多发性硬化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选择的30例患者中,明显病情好转24例,占80%,4例预后较差,2例因呼吸肌麻痹和肺部感染死亡。病情好转率显著高于其它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多发性硬化依据临床特点行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脊髓型 多发性硬化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一种用于治疗1糖尿病的新药即将推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在线预发版报道了一种新的治疗1糖尿病的药物。这种药物叫做GAD—alum。在一个小型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70名患1糖尿病的青少年(1糖尿病主要见于儿童、青少年和30岁以前的成人),发现GAD—alum(谷胺酸脱羧酶白蛋白)可保护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

  • 标签: 1型糖尿病 治疗 新药 分泌胰岛素 胰岛细胞 GAD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状况的效果。方法随机划分脑卒中患者60例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采取中医康复治疗,在患者生存质量测定方面,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表;在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测定方面,采用FMA评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康复后WHOQOL-100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治疗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动态评估信息系统在中医护理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信息化动态评估系统包括入院评估、住院评估评价、护理风险动态评估记录、护理安全风险评估告知4个模块。由首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评估,护士长对护士的首诊评估进行评价。护士对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风险情况及签字。结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使护理缺陷发生率下降。

  • 标签: 护理风险 护理评估 信息系统
  • 简介:目的观察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56例,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常规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四周后,CNS和BI评分差异显著,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1.1%明显高于常规组76.7%,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 综合康复护理 中风急性期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