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糖尿肾病是糖尿患者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死于合并心血管糖尿肾病患者中心血管发病率增高15倍。通常,糖尿肾病定义为患糖尿5年以上和伴有视网膜病变患者,持续出现“临床”白蛋白尿(白蛋白排出率>300mg/24h),但不伴有泌尿系感染、其他肾病及心衰。糖尿肾病的病程中常伴血压升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血糖控制 血压 血脂 并发症
  • 简介:近年来糖尿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报道已达到19.3%~24.1%.本文回顾分析了老年人群两并存时的临床特征.

  • 标签: 老年人 糖尿病 肺结核 血糖
  • 简介:糖尿与结核关系密切,糖尿患者是结核的易感人群,而结核及抗结核药物又可以诱发、加重糖尿,在临床上两并发比较常见。1694年,Moron就观察到结核糖尿并发的现象;1859年Gfiesinger在对250例糖尿死者的解剖中,发现42%的患者合并有肺结核,并且39%的患者最终的死因为肺结核,说明结核糖尿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临床流行学资料显示,不同年代糖尿患者中肺结核的患病率比普通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高4~8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患者的人数也逐年增加。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结核病 流行病学资料 患病率比 抗结核药物 人口老龄化
  • 简介:由于1型糖尿较急,而且几乎所有病例均能很快就诊,所以对新发病病例的登记相对较为容易,这样,新发病病例可以被核查,根据这些数据,结合人口学资料就可以得到按年龄、性别划分的发病率:

  • 标签: 糖尿病 流行病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急性代谢紊乱 病患者
  • 简介:糖尿患者的高血压常多于非糖尿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在糖尿患者中比普通人群中高1.5~2倍,造成这种现象的临床和病理生理因素可能如下:糖尿肾脏病变、血压的神经内分泌因素变化、决定血压的钠一水调节因子变化、血管紧张度紊乱及血压调节机制变化(表1)等。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患病率 临床研究 神经内分泌因素 血压
  • 简介:糖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可导致毛细血管闭塞的微血管,可累及视网膜前毛细血管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早期的病理学特征包括基底膜增厚、周皮细胞丧失以及微动脉瘤形成。一般认为,持续存在的高糖血症是引起血管内皮病变的主要原因。血小板和白细胞被激活并附着于异常内皮可导致毛细血管阻塞,最终的结果是视网膜缺血,释放出细胞因子(尤其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该因子在血管渗透性增高的早期也起一定作用)促使新生血管增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理学 分类 激光治疗 糖尿病性黄斑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在过去的10年中,几个标志性的临床试验证实了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对于预防糖尿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性。这一研究成果主要以高血压为核心,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循证目标。目前,血压控制不佳的情况普遍存在,有必要探讨如何达到新的治疗目标。

  • 标签: 防糖尿病 高血压 大血管并发症 血管危险因素 血压控制不佳 临床试验
  • 简介:1型糖尿1型糖尿的急性发作和几乎所有病例都能迅速引起医师注意的事实意味着建立新病例登记可能相对容易。如果可被证实,这些数据可与人群平均数据相结合,给出特定年龄和特定性别的发病率。

  • 标签: 1型糖尿病 流行病学 病例登记 急性发作 意味着 平均数
  • 简介:应付糖尿糖尿被认为是对情绪和行为要求最苛刻的慢性疾病之一,但多数患者似乎都能相当好地适应和应付此,并报告令人满意的生活质量。无论是从生活质量还是治疗效果的观点来看,社会心理适应是糖尿护理的一项重要的结果。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患者缺乏糖尿长期自我治疗的动力和情感力量。

  • 标签: 糖尿病治疗 心理方面 心理健康状况 生活质量 慢性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甲状腺功能的衰竭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通过监测血浆甲状腺素和/或甲状腺刺激激素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调节到模拟正常的生理状态。相反,胰腺β细胞功能衰竭需要胰岛素治疗,适当的替代治疗也需要监测,不是监测缺乏的激素(胰岛素),而是监测其作用的底物(葡萄糖)。事实上葡萄糖水平也受其他的几种(反调节)激素、营养的摄入、能量的消耗和许多还没有被了解的社会心理的应激因素调节,加上当前应用的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的不恰当,意味着在发现胰岛素将近80年后的今天,胰岛素治疗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生理性替代治疗的目标。本文集中地讨论1型糖尿患者的治疗租为达到治疗目的所提供的工具方面。

  • 标签: 甲状腺激素治疗 1型糖尿病 Β细胞功能衰竭 胰岛素治疗 替代治疗 葡萄糖水
  • 简介:1型糖尿是由免疫介导的胰腺β一细胞破坏所造成的胰岛素的缺乏,其常见的临床终点为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倾向,并因胰岛β细胞衰竭的速度以及程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人们逐渐认识到,1型糖尿也可发生于成年人,还有些糖尿介于1型与2型之间。这一点在ADA(美国糖尿协会)最近发表的很多关于糖尿的诊断与分类的报道中均有体现。

  • 标签: 1型糖尿病 免疫 胰腺β-细胞 胰岛素 临床研究 高血糖症
  • 简介:炎症是机体消除损害因素和对局部组织损伤进行修复的过程,由非特异性(固有性)和特异性(适应性)免疫介导。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炎症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损伤的发生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型糖尿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这种由细胞因子介导的急性相反应属先天性免疫反应,是一种慢性亚临床非特异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包括非特异性的炎症细胞、炎症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和肝脏产生的急性反应物质,后两者常被称为炎症标志物。氧化应激与炎症交互影响,通过转录水平调控,并通过多种信号机制损害胰岛素的信号转导,导致糖尿的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炎症因子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正>糖尿肾病(DM)是糖尿(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病,是DM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DM发病率逐年提高,DN的患病人数也逐步增多。DM病人的DN发病率已达30%~50%,在西方国家,DN已占终末期肾脏疾病的80%。DN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展到临床蛋白尿期,肾小球滤过率呈进行性下降,其病理损害便不可逆转。故DN的早期诊断及防治尤为重要。本文就DN的早期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1DN的早期诊断1.1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Keen等1963年首先建立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临床蛋白尿期 终末期肾脏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英国前瞻性糖尿研究(UKPDS)标志性地揭示了严格地控制2型糖尿患者的血糖可以显著减少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表1)。血糖管理的全国性目标是将具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2型糖尿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低于6.5%的水平。自从20世纪20年代胰岛素问世以来,糖尿治疗一直没有划时代的变革。英国国家服务框架(NSF)和全科医疗机构已经将糖尿提上了卫生保健的日程。尽管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预仍然处于这一慢性疾病管理的中心地位,但对患者进行结构化教育以及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已日益受到重视。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管理 微血管并发症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治疗 结构化教育
  • 简介:糖尿肾病(DN)是糖尿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在美国,DN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位原因,约为38%。在我国的糖尿患者中,90%是2型糖尿,糖尿肾病的发生率大约占40%。糖尿的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倾向已被多数学者所认识,其原因甚为复杂,但纤溶活性下降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以下就近年来纤溶系统与糖尿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纤溶系统由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参予纤维蛋白溶解的酶及其抵制或拮抗物组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是人体最重要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是反映人体纤溶系统活性的一个关键成分,它由血管内皮细胞合

  • 标签: 溶系统 糖尿病肾病 系统糖尿病
  • 简介:糖尿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受到普遍关注,国内1994年2.5%,1996调查显示达3.2%。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中糖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服用抗精神药物治疗的这类患者多数肥胖且血糖控制差。本文就精神、抗精神药物与糖尿相关性的研究近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抗精神病 精神病抗 精神病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