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斑水肿与糖尿分期,糖尿病程及视力的关系。方法分析统计151例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各期糖尿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及黄斑水肿与病程,视力的关系。结果在151例患者中,288只眼中,99只眼存在DME,占34.3%,99只眼中轻度黄斑水肿占54.55%,中度黄斑水肿占24.24%,重度黄斑水肿占21.21%,此组糖尿黄斑水肿病例中,I期患者10人占10.10%,11期患者16人占8.08%,111期患者22人占40.40%,W期患者51人占41.41%,V,VI期患者当中由于白内障视网膜增殖改变,玻璃体积血或者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使DME的发生率较低。结论DME是DR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随着DME水肿程度的加重,视力越差;随着糖尿的病程延长,DME的发生率增加,程度加重;DME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和DR的程度有一定关系,但是在时序上与我国现在的DR分期标准之间没有严格的一致对应关系。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斑水肿和糖尿分期、糖尿病程、视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122例糖尿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黄斑水肿与糖尿的分期、糖尿的病程和患者视力的关系。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可以分析得出,患者的病程在5年以下的患者,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相对较低,随着患者的病程增加,患者并发黄斑水肿的概率越高,但超过20年病程的患者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分析可能是因为患者基数较少所致。随着患者黄斑水肿程度的不断加重,患者的视力会逐渐减退。结论临床上随着糖尿患者病程的不断延长,患者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会不断的增加,病情的程度会不断加重,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程度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在临床上予以重视。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 简介:糖尿黄斑水肿是损害视力主要的原因之一,发病机制主要为血管渗透增加或色素上皮层转运功能失衡。诊断主要通过眼底血管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治疗方法有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和药物治疗,能减轻黄斑水肿,但其远期疗效仍存在一定争议。目前采用的药物治疗主要有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新生血管因子及蛋白激酶C-β抑制剂等,还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随着糖尿黄斑水肿研究的深入,中医药的治疗也越来越多。

  • 标签: 糖尿病黄斑水肿 发病机制 玻璃体腔注射 中医药治疗
  • 简介:全球约有2.85亿人视力受损,其中2.46亿人患有低视力(严重或中度视力障碍),糖尿黄斑水肿(DME)是发达国家工作年龄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年龄相关黄斑水肿(AMD)是导致视力下降的第三主要原因,也是发达国家排名第一的未被治疗疾病。

  • 标签: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年龄相关性 药物 发达国家 视力受损 视力障碍
  • 简介:糖尿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是导致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作者对近年来糖尿黄斑水肿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以及不同药物治疗等有关报道进行了综述。随着对各种药物不断深入地研究,糖尿黄斑水肿可得到及时治疗。使糖尿患者的视力受到保护。

  • 标签: 糖尿病 黄斑水肿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视网膜黄斑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同时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法进行诊断,将观察组患者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健康人群的黄斑中心凹度平均为(219.23±8.16)μm,而糖尿视网膜黄斑病变患者则为(312.26±140.15)μm,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在诊断合并CME时具有较大的差异。结论相比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法,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能够对患者疾病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黄斑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激光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视网膜黄斑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糖尿视网膜黄斑病变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激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激光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实验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任何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糖尿视网膜黄斑病变的患者采用激光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疗效比较确切,而且治疗过程比较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激光 复方血栓通胶囊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缺血指数(ISI)定量评估糖尿视网膜病变(DR)患眼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A)图像中不同区域视网膜缺血情况,并分析其与糖尿黄斑水肿(DME)的相关。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10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初诊为DR的患者79例79眼,其中男44例44眼,女35例35眼;年龄31~73岁,平均(55.95±8.80)岁,所有患者均行UWFA检查及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根据黄斑区OCT图像将患者分为DME组37眼和无DME组42眼。将UWFA检查中期图像分为后极部、中周部、远周部并计算各区域内ISI。应用OCT设备自带软件自动计算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DME组视网膜各区域ISI与CMT的相关。结果所有DR患眼全视网膜、后极部、中周部、远周部ISI分别为2.460(0.603,5.640)%、2.670(1.062,9.574)%、1.382(0.245,4.378)%和0.000(0.000,1.262)%,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07,P<0.001);其中全视网膜与远周部、后极部与中周部、后极部与远周部、中周部与远周部IS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ME组患眼全视网膜、后极部及中周部ISI均明显高于无D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24.000,P=0.001;U=403.000,P<0.001;U=493.000,P=0.005),2个组眼远周部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609.000,P=0.061)。DME组患眼全视网膜、后极部、中周部及远周部ISI与CMT均无明显相关(rs=-0.134、-0.018、-0.152、-0.163,均P>0.05)。结论DR眼的视网膜无灌注区主要位于后极部和中周部,且DME患眼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ISI明显高于无DME患眼。DME患眼视网膜各区域内的ISI均与DME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往对糖尿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多在眼部,对其与全身因素相关的研究较少。近年有较充足的证据表明,控制全身相关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DME的治疗成本。如能早发现、早治疗,可改善DME的预后。(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57-62)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全身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增生型糖尿视网膜病变硅油取出术后短期内黄斑区灌注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1至12月增生型糖尿视网膜病变进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32例(3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6个月行硅油取出术,并在硅油取出术前后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观察视网膜浅层、深层血管密度、黄斑中心区无血管区面积及视力。结果术前1周、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分别为(31.41±3.20)%、(35.31±3.45)%、(36.64±3.38)%及(37.11±2.24)%;视网膜深层血管密度分别为(23.67±3.10)%、(27.10±4.13)%、(28.09±4.32)%及(28.64±3.88)%;黄斑中心区无血管区面积分别为(0.39±0.04)mm2、(0.35±0.14)mm2、(0.33±0.73)mm2及(0.34±0.25)mm2。所有患者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视网膜深层血管密度及黄斑中心区无血管区面积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视力(BCVA,logMAR)1.18±0.65,与术前的0.86±0.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油取出术后短期内,增生型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黄斑区血管密度逐渐增加、无血管区面积逐渐缩小,但并非影响术后视力的决定性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型 硅油类 参数,灌注,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蔡老伯今年60岁.患糖尿已经好几年了.平时自己也挺注意的.但是最近他去医院复诊.查出来患上了外周血管。蔡老伯觉得很纳闷.糖尿怎么会引发血管方面的病变呢?

  • 标签: 外周血管病 糖尿病性 介入治疗 病变 60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祖国的传统医学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令人惊奇的地方,比如说,您知道蜂毒对糖尿神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吗?江苏省淮阴市的一位老“糖友”就是通过蜂毒疗法缓解了自己的病情。但是,蜂毒疗法虽然神奇,还缺少大规模有效的临床论证的支持,所以“糖友”如果合并神经病变,仍然需要积极进行控糖、提早治疗并发症。

  • 标签: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蜂毒疗法 治疗并发症 传统医学 治疗效果 淮阴市
  • 简介:目的:分析糖尿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36例二型糖尿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12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AER)的检查,根据眼底改变将病人分为三组,计算各组患者并发糖尿肾病的比例,并做尿白蛋白排泄率与DR眼底改变的相关分析。结果:DR临床前期组的病人中有5%并发DN,DR非增殖期组的病人中有42%并发DN,DR增殖期组的病人中有71%并发DN;AER与DR的眼底改变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糖尿视网膜病变糖尿肾病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呈平行发展关系。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尿白蛋白排泄率
  • 简介:糖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可导致毛细血管闭塞的微血管,可累及视网膜前毛细血管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早期的病理学特征包括基底膜增厚、周皮细胞丧失以及微动脉瘤形成。一般认为,持续存在的高糖血症是引起血管内皮病变的主要原因。血小板和白细胞被激活并附着于异常内皮可导致毛细血管阻塞,最终的结果是视网膜缺血,释放出细胞因子(尤其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该因子在血管渗透增高的早期也起一定作用)促使新生血管增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理学 分类 激光治疗 糖尿病性黄斑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在糖尿黄斑病变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用 2020年 1月至 2020年 6月期间到院治疗的 32例糖尿黄斑病变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再随机选 32例健康人群做参照组,两组均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黄斑类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血管成像。结果 检查后,观察组黄斑类型更明显,检出率较高;对两组受试者黄斑区的视网膜厚度进行对比,数据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受试者的血管图像由医生进行定性评价,其中 76%的病人数据可用于临床分析。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糖尿黄斑病变的检查与分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光学 病变 黄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采取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糖尿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眼底激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6.67%比对照组的80.00%更高(P<0.05)。结论:糖尿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采取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可促使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眼底激光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