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2 个结果
  • 简介:细菌阴道病是导致育龄妇女阴道出现异常分泌物最常见的原因。此综合征的病因不明,临床症状特点为阴道正常的乳酸杆菌过度减少及厌氧菌群的过度增生伴阴道正常酸度的破坏。在1983年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将其命名为“细菌阴道病”,并取代了其旧名“加德纳菌性阴道炎”。这表明,对于本病“存在着大量的或者是条件性的厌氧菌群,并且缺乏典型的炎症体征”这一点已达成了共识。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厌氧菌群 异常分泌物 国际研讨会 菌性阴道炎 育龄妇女
  • 简介:腹泻病仍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病致死的重要病因。不同国家的年发病率不尽相同,工业化国家每年大约5个成人中就有1人发生腹泻,而在发展中国家,2岁以下婴幼儿每年腹泻次数可达5次或5次以上。由于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病的死亡率较高,从而成为全球特别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发达国家,除了那些婴幼儿和高龄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外,腹泻病很少对生命构成威胁。细菌腹泻死亡率较高的相关因素,

  • 标签: 细菌性胃肠炎 免疫功能 细菌性腹泻 抗生素 阿莫西林 复方新诺明
  • 简介:表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通过桥粒和细胞间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屏障具有高度的抗张力性和稳定性(图1)。表皮底层细胞间的粘附更加可塑,通过形成间隙及新的结合,以适应表皮生长。基底膜区位于表皮下方,是粘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特化区域。一些特化的结构穿过基底膜将表皮锚定在真皮上,这些结构(基质)包括多糖和蛋白质(包括胶原纤维),它们相互联系构成大分子(粘附复合体)。

  • 标签: 大疱性疾病 细胞外基质 表皮生长 角质形成细胞 粘附细胞 胶原纤维
  • 简介:表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通过桥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些细胞间物质所形成的屏障具有高度的抗张力性和稳定性(图1)。表皮底层细胞间的粘附更加柔韧,通过形成间隙及新的结合,适应表皮生长。基底膜区位于表皮下方,是粘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特化区域。一些特化的结构穿过基底膜将表皮锚定在真皮上,这些结构包括多糖和蛋白质(包含胶原纤维),它们相互联系构成大分子(粘附复合体)。

  • 标签: 大疱性疾病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外基质 表皮生长 粘附细胞 胶原纤维
  • 简介: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细菌脑膜炎的年发病率约为2/10万~3/10万,以婴幼儿和青少年发病率为高。在英国,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免疫接种项目和近来C组脑膜炎球菌疫苗的应用,使这两种细菌脑膜炎的病例数明显下降,且使细菌脑膜炎总发病率也显著下降。

  • 标签: 细菌性脑膜炎 脑脓肿 B型流感嗜血杆菌 脑膜炎球菌疫苗 年发病率 微生物学
  • 简介: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不一,从无症状性的生化异常到严重时威胁生命的病症。其病因也多种多样(表1),按照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的高低可以分为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或高(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相关的疾病)两大类。低钙血症最常见的病因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或代谢异常、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低镁血症。血清总钙浓度的正常值为2.15~2.65mmol/L。

  • 标签: 低血钙性疾病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PTH 低钙血症 代谢异常 肾功能衰竭
  • 简介:2005168923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20051690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36例分析;20051691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20051692我国中部地区某县成人经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病例生存时间回顾性队列研究;20051693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环境因素及其与几种趋化因子基因的交互作用;20051694绝经后发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临床分析;

  • 标签: 免疫性疾病
  • 简介:锌是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酶的催化、结构和调节、诱导金属硫蛋白的合成,影响激素受体效能和靶器官的反应,以及激素的生成和分泌,维持生物膜的完整性;以锌离子、锌依赖酶或其他锌蛋白的形式参与细胞基因的转录和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等。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1961年Prassad首先报道了人类的缺锌病,从而开创了锌研究的新纪元。

  • 标签: 锌离子 感染性疾病 金属硫蛋白 激素受体 生物合成 微量元素
  • 简介:造血系统对于其他系统疾病过程的反应是相当敏感的。几乎所有的系统性疾病中都可以出现血液学异常,概括性地了解这些血液异常表现的可能性比确切地了解一些罕见血液病更为重要。同时还必须考虑患者正在接受的治疗,因为这些治疗本身可能会引起血液学异常。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可以同时或单独出现异常,可以从全血细胞记数、仔细的血涂片观察或血沉的检查中得到一些系统性疾病的诊断线索。

  • 标签: 系统性疾病 血液 造血系统 血液异常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21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7例,每次给予利福昔明0.2g,po,q6h,同时给予环丙沙星模拟安慰药片1片,bid,疗程5d:对照组104例每次给予环丙沙星0.25g,po,bid,同时给予利福昔明模拟安慰药片2片,po,q6h,疗程5d。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止泻率分别为97.2%及97.1%;

  • 标签: 细菌性肠道感染 利福昔明 治疗组 急性 环丙沙星 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