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本地农村有偿献血后感染丙肝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生化检测、病毒基因分型、HCV—RNA定量分析,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43例有偿献血后感染HCV者,进行临床常规生化指标、基因分型、HCV—RNA定量、自身免疫肝炎及肝脏超声检测。结果43例丙肝感染者中,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者9例,占20.9%;肝功异常,转氨酶升高者13例,占30.2%;基因I型15例,占34.9%,基因Ⅱ型25例,占58.1%,未分型者3例,占7%;HCV—RNA定量〈1.0E+03copies/mL为7例,占16.3%,4例〈1.0E±04copies/mL,占9.3%,余均为〉1.0E±05copies/mL,占74.4%:彩超示:未见明显异常者3例,占7%;40例有不同程度肝损害,部分已有肝硬化的表现;自身免疫肝炎指标检测均阴性。结论感染丙肝后大部分发展成慢性肝炎,逐渐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不同程度肝损害,需积极早期抗病毒治疗,才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有偿供血 丙肝 生化指标 基因分型 HCV-RNA
  • 简介:<正>将82例椎-基底动脉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5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40例,给予维脑路通0.5g、胞二磷胆碱0.5g静滴,每日1次,均治疗7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A)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

  • 标签: 盐酸丁咯地尔 基底动脉供血 平均血流速度 维脑路通 全血高切黏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正>治疗组37例,以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400mg静滴,每日1次,共14天。对照组35例口服西比灵胶囊,65岁以下者每晚10mg,65岁以上者每晚5mg,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4.49%,对照组分别5、7、11例和65.71%,P<0.05。脑彩超显示,治疗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临床观察 左椎动脉 基底动脉 右椎动脉 西比灵胶囊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段性切除术(middlesegmentpancreatectomy,MSP)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6例中央段性切除的胰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患者,均作中央段性切除胰腺肿瘤,其中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瘤14例,肿瘤平均直径3.8(2.3—5.6)cm;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肿瘤平均直径3.6(3.3-5.2)cm;胰岛细胞肿瘤(有功能性)1例,2.0cm;神经内分泌肿瘤(无功能性)2例,肿瘤直径分别为2.1cm、2.4cm。本组无围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3.8%(9/26),胰瘘9例(34.2%)、胃排空延迟2例7.6%)、腹腔感染、淋巴漏各1例(3.8%);所有病例术后都获得随访(6-60个月),术后随访患者生命质量良好,未新发糖尿病及消化不良或肿瘤复发。结论中央段性胰腺切除是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能有效保留胰腺内外功能。

  • 标签: 胰腺肿瘤 节段性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不足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椎动脉血流速度(VA)、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平均为(3.1±1.3)d,对照组为(4.5±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不足患者,能加快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迅速恢复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脑血栓 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治疗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 简介:副神经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以往文献对其命名、分型不一,且病理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不一定完全平行,极易导致临床及病理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腹膜后复发性副神经瘤,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 标签: 副神经节瘤
  • 简介:要点概述1.本报告是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1997年以来发表的系列报告中第13份全球结核病控制情况年度报告。其主要目的是,围绕2015年全球目标,就结核病流行以及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在控制这一疾病上取得的进展作出全面的最新评估。本报告主要依据的是各国2008年通过结核病数据标准报表向世卫组织通报的数据以及1996年至2007年期间每年收集的数据。2008年通报数据的196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结核病例估计总数的99.6%,占世界人口99.7%。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流行病学 结核控制 结核病例 世卫组织 年度报告
  • 简介: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副神经瘤(paraganglioma,PGL)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常分泌儿茶酚胺等物质,临床较少见。2004年WHO内分泌肿瘤分类定义PHEO为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肿瘤,恶性约占10%;肾上腺外或异位嗜铬细胞瘤统称为PGL,约占PHEO/PGL的9%~24%,30%~40%的PGL为恶性。

  • 标签: 异位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分子遗传学 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 肿瘤分类 PHEO
  • 简介:疼痛是CP最常见且治疗颇棘手的症状,发病机制未明。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源性炎症在CP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CP时神经纤维数目增多,直径增大,神经束膜受损,多种细胞凶了、冲经肽、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增加,致敏感觉神经传导通路,介导疼痛的形成和维持^[1]。

  • 标签: 蛋白酶激活受体-2 背根神经节 慢性胰腺炎 表达变化 大鼠 神经源性炎症
  • 简介:目的观察ANP大鼠痛觉敏感性的变化及脊髓背根神经(DRG)中P2X3表达的差异。方法牛磺胆酸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法制备SD大鼠ANP模型,被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假手术组,不做手术为对照组。V-fray法观察大鼠术前、术后痛阈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制模后1、3、7、14dDRG的P2X3表达。结果ANP大鼠的缩腹频率在制模后7d达到高峰,为65.67%,明显高于对照组(10.02%)及假手术组(0)(P〈0.01);假手术组与对照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ANP大鼠制模后1d,DRG即出现P2X3阳性细胞,细胞数从术前的8.7±2.4增加到32.3±8.2,制模后3d高达64.1±8.5,较假手术组的最高数21.5±4.0和对照组的高值9.5±1.9均相差显著(P〈0.01);制模后3、7、14d假手术组P2X3阳性细胞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ANP大鼠DRG的P2X3高表达与内脏痛觉过敏的发生相关。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神经节 P2X3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供体移植物CD4+CD25+CDl27-调节性T细胞(_rreg细胞)表达水平对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供体淋巴细胞中CD4+CD25+CDl27-Treg细胞比例,回顾性分析83例allo—HSCT患儿移植物Treg细胞与移植后aGVHD.其中50例恶性疾病.33例良性疾病。结果:83例患儿allo.HSCT均获造血重建,其中51例发生O~Ⅰ度aGVHD,32例发生Ⅱ-Ⅳ度aGVHD。发生0~Ⅰ度aGVHD与Ⅱ-Ⅳ度aGVHD患儿移植物Treg细胞比例有统计学差异(3.0%-+0.8%比2.5%±1.O%,P=0.030)。中位随访时间286(69~496)d,50例恶性疾病患儿中8例复发,复发与非复发患儿移植物Treg细胞无显著差异(3.2%±0.8%比2.8%±0.8%,P=0.549)。结论:高水平供体移植物Treg细胞有助于降低儿童all0.HSCT后aGVHD发生率,且未增加移植后复发风险;移植物Treg细胞表达量对预测aGVHD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儿童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白血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