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探索提高库血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出率.方法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30份抗-HCV阴性的库血HCV-RNA.结果4530份库血中HCV-RNA阳性55份,阳性率1.21%,其中个体献血者血液2110份,HCV-RNA阳性40份,阳性率1.90%;无偿献血者血液2420份,HCV-RNA阳性15份,阳性率0.62%.结论RT-PCR可用于检测库血HCV-RNA,以减少因输血造成HCV感染.

  • 标签: HCV-RNA 库血 阳性率 血液 RT-PCR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丙肝患者其外周血之中HCV-RNAHCV-Ab联合检测方式其实际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90例可疑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通过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开展对病毒的检测。结果 HCV RNA含量其高于5.0×102IU/mL血清病例之中,抗HCV阳性率是89.18%。结论 HCV RNA和抗-HCV为正相关,也具有符合与互补性。

  • 标签: 慢性丙肝 血清 HCV-RNA 抗-HCV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V-RNA和抗-HCV联合检测诊断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样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60例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设为鉴别组,60例慢性丙型肝炎设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HCV-RNA、抗-HCV和ALT水平。结果观察组HCV-RNA和抗-HCV同时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且HCV-RNA阳性、抗-HCV阴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HCV-RNA阴性、抗-HCV阳性率在两组患者中的占比均较低,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120例丙型肝炎患者中有78例ALT异常,且HCV-RNA定量水平越高,ALT异常率越高,二者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HCV-RNA可作为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联合抗-HCV检测和ALT结果有助于准确诊断早期丙型肝炎,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 标签: HCV-RNA 抗-HCV 联合检测 丙型肝炎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丙型肝炎确诊患者中采用HCV-RND和抗-HCV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丙型肝炎确诊患者228例,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抗-HCV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HCV-RNA采用实施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HCV-RNA的总检出率为88.16%(201/228);抗-HCV总检测率为85.53%(195/228),两种联合检测结果为98.25%(224/228),HCR-RNA阳性与阴性患者的ALT阳性率相比较,P<0.05。结论:采用HCV-RNA联合抗-HCV检测,可尽早的确诊HCV感染。

  • 标签: HCV-RNA 抗-HCV 检测 病型肝炎 确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核酸提取方案对HCV-RNA检验结果影响。方法 60例丙肝患者为样本,时间2020年7月-2021年7月,随机分组,A组固相吸附法提取核酸,B组氯仿-异丙醇法提取核酸,对比检验灵敏度、阳性检出率。结果 A组稀释1X105倍,可完成荧光定量PCR检测,继续稀释无法检测,B组稀释1X104倍,可完成荧光定量PCR检测,继续稀释无法检测;A组阳性检出率较B组高,P<0.05;血红蛋白浓度5g/L,A组抗干扰能力与B组无差异,P>0.05;血红蛋白浓度50g/L时,A组抗干扰能力较B组高,P<0.05。结论 固相吸附法用于HCV-RNA检验中,阳性检出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符合临床检验要求,且检测结果可作为丙肝治疗依据。

  • 标签: 核酸提取方法 HCV-RNA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标本保存对实时荧光定量HCV-R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份丙肝患者的血标本分离血清后,把每份血清标本分成6份分别放置在室温、4℃和-20℃条件下保存1天和1周后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相关分析。结果血清分别在室温、4℃和-20℃条件下保存1天和1周对HCV-RNA的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保存1周时间内,血清HCV-RNA的荧光定量检测结果不受标本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的影响。

  • 标签: HCV-RNA FQ-RT-PCR 标本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HCV-RNA、抗-HCV抗体及肝脏酶谱联合诊断治疗丙型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清HCV-RNA、抗HCV抗体、以及ALT检测指标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丙型肝炎患者中,HCV抗体检出阳性共计97例,阳性检出率为97.00%,其中血清HCV-RNA检出阳性患者为77例,另有3例患者HCV抗体检出结果为阴性,但血清HCV-RNA检出2例患者为阳性。血清HCV-RNA检出阳性与阴性组患者ALT异常检出率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HCV抗体检出阳性与阴性组患者ALT异常检出率数据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CV-RNA、抗HCV抗体及肝脏酶谱联合诊断治疗丙型肝炎临床意义确切,可供临床应用与参考。

  • 标签: 血清HCV-RNA 抗-HCV抗体 肝脏酶谱 丙型肝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HCV-RNA及ALT、AST联合检测在丙肝患者诊断治疗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6例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46例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人员进行HCV-RNA及ALT、AST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CV-RNA病毒含量与丙肝患者体内抗HCV的阳性率成正比例关系;随着患者体内病毒含量的增多,患者体内的ALT、AST水平也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CV-RNA病毒含量与ALT/AST比值呈正比例关系,且丙肝患者的AST/ALT比值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丙肝患者诊断治疗中实施HCV-RNA及ALT、AST联合检测,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病情分析,并观察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HCV-RNA ALT AST 联合检测 丙肝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HCV-RNA与ALT、AST联合检测在丙肝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就诊的76例丙肝患者为研究组,76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以上两组进行HCV-RNA与ALT、AST联合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HCV-RNA与抗-HCV含量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AST、ALT、AST/AL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CV-RNA与ALT、AST联合检测可充分反映患者肝脏炎性反应状态及HCV复制进展,对丙肝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HCV-RNA ALT AST 丙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96例丙型肝炎患者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CV-RNA。结果FQ-PCR检测阳性率为73.96%(71/96),漏检率为26.04%。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75.0%(72/96),漏检率为2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2.71%(89/96),漏检率为7.29%(7/96)。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实现优势互补,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漏检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窗口期”感染的筛选并提高输血安全。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荧光定量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HCVHCV RNA检测在静脉吸毒人群中HCV感染的诊断价值,为静脉吸毒人群HCV感染诊断提供一种准确、高效的检测策略。方法收集527例静脉吸毒者的血浆样本,先进行抗-HCV筛查试验(ELISA),对结果呈反应性样本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进行抗体确证;并对所有样本进行HCV RNA检测,然后分析抗-HCV筛查试验、RIBA及HCV RNA检测(NAT)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结果527例静脉吸毒者样本的抗-HCV ELISA结果中有386例呈反应性,141例为抗-HCV阴性;经RIBA检测386例抗体反应性样本中有370例抗-HCV阳性、6例抗-HCV不确定和10例抗-HCV阴性。抗-HCV ELISA与RIBA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5.85% (370/386),静脉吸毒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70.21%(370/527)。10例抗-HCV RIBA阴性样本经HCV RNA检测,均为阴性。376例抗-HCV RIBA阳性和不确定样本经HCV RNA检测,有56.93%(300/527)为HCV现症感染,14.42%(76/527)为HCV既往感染。对141例抗-HCV ELISA结果呈阴性的样本进行HCV RNA检测,抗-HCV ELISA筛查残余风险度为1.52%(8/527)。静脉吸毒人群中HCV病毒载量分布显示,高载量值(>107 IU/ml)和低载量值(<102 IU/ml)分别占1.95%和2.27%,而载量值在1×102~1×107 IU/ml的样本占95.78% (295/308),且主要分布于1×105~1×106 IU/ml(37.99%)。"ELISA+RIBA+NAT"的检测策略能区分300例HCV现症感染、76例HCV既往感染及10例抗-HCV假阳性结果,而"ELISA+NAT"检测策略能检测出300例HCV现症感染者,但不能区分出386例抗体筛查阳性者中存在的10例抗体筛查假阳性(2.59%)。结论静脉吸毒人群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有很高的现症感染率,这些HC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值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对静脉吸毒人群抗-HCV筛查将有一定的残余风险度,因此,对静脉吸毒人群用抗-HCV ELISA筛查加核酸检测策略能准确诊断现症感染者,但不能区分出抗体筛查假阳性。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静脉吸毒人群 重组免疫印迹 核酸检测
  • 简介:自从1989年choo等首先建立了血清抗-HCV特异性检测方法以来,仅短短几年,HC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展。经基因序列分析,根据毒株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可区分HCV的不同基因型。为了解哈尔滨地区的HCV基因型,我们对115份HCVRNA阳性血清聚合酶链反应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兹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哈尔滨地区 RNA基因 抗-HCV阳性 HCV基因型 基因序列分析 丙型肝炎
  • 简介:目的分析抗-HCV阳性献血者血清HCVRNA含量与ALT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用荧光PCR试剂盒测定HCVRNA,分析标本ALT活性与HCVRNA水平的关系.结果60份抗-HCV阳性标本经PCR检测后有27份标本含有HCVRNA,HCVRNA拷贝量与ALT活性呈正相关,且标本的HCVRNA含量越多,ALT活性也越高(P<0.01).结论献血者中筛查ALT并结合PCR技术,能减少HCV经血传播的危险.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 抗-HCV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目的探讨HCVRNA定量与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及判断疗效。方法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5700型荧光定量PCR仪,对665例丙型肝炎病毒单纯感染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行HCVRNA定量检测,对部分患者行血生化及肝穿刺病理检查,用不同类型干扰素治疗。结果慢性丙型肝炎的HCVRNA定量值比肝炎肝硬化高(P〈0.001)。20例患者的HCVRNA定量与肝脏病理分析,HCVR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但肝组织炎症程度与血清生化指标有一定相关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的高低与肝组织的炎症程度成正相关。32例用不同干扰素治疗,疗效与HCVRNA值可能有关,HCVRNA值越低,效果越好。结论HCVRNA定量慢性丙型肝炎比肝炎肝硬化高,HCVR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干扰素治疗疗效与HCVRNA值可能有关。HCVRNA定量是丙型肝炎诊断和观察抗病毒治疗的一项可靠指标。

  • 标签: HCV RNA定量 丙型肝炎 肝脏病理 RNA定量检测 肝穿刺病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国产和进口试剂对 HCV RNA定量检测的效果。 方法 : 纳入时间为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慢性丙肝患者 65 例,对所有患者均行使用国产和进口试剂定量检测 HCV RNA水平,现对其 2 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作分析。 结果: 使用进口试剂定量检测结果相比检测下限而言高出的例数为 58 例,占比为 96.67% ;使用国产试剂定量检测结果相比于检测下限而言高处的例数为 60 例,占比为 92.31% ;经比较组间差异性不显著( p > 0.05 )。 结 论 : 临床在 HCV RNA水平定量检测中使用国产和进口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均较高。

  • 标签: HCV RNA 定量检测方法
  • 简介:目的:讨论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CVR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235份,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RNA,速率法测定ALT,并对抗-HCV(+)/HCVRNA(–)标本进行追踪回访。结果235份抗-HCV阳性标本中,HCVRNA阳性140例(阳性率59.57%);抗-HCVS/CO值1~5实验组和5.01~9.99实验组,HCVRNA阳性率分别为34.29%、26.47%;S/CO≥10时,HCVRNA阳性率为81.68%,与其他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5,P〈0.05;χ^2=39.41,P〈0.05)。抗-HCV(+)/HCVRNA(+)与抗-HCV(+)/HCVRNA(–)组的ALT异常率分别为2.86%、1.05%,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P&gt;0.05)。抗-HCV(+)/HCVRNA(+)与抗-HCV(+)/HCVRNA(–)组献血者的年龄分别是38.05±11.35岁和33.81±11.50岁,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95份抗-HCV(+)/HCVRNA(–)标本成功回访23例,其中1份标本回访检测抗-HCV转阴。结论HCVRNA阳性率与抗-HCV的S/CO值有一定相关性,抗-HCV阳性的无偿献血人群中,ALT异常率与HCVRNA无相关性,感染者年龄与HCVRNA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抗-HCV HCV R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V  RNA病毒载量与HCV抗体、AFP、AST、ALT关系以及HCV  RNA病毒载量对丙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09-2023.01我院收治的丙肝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HCV病毒载量分成了高、中、低三组,比较它们三组之间HCV抗体、AFP、AST、ALT有无差异以及与FIB-4指数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CV RNA载量低、中、高间比较,HCV抗体、AFP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T、ALT结果P<0.05,随着HCV RNA病毒载量升高而增加。HCV RNA病毒载量的高低与FIB-4指数代表的肝纤维化分级无相关性。结论:HCV RNA病毒载量结合转氨酶来判断患者肝脏损伤的情况,而其对肝脏纤维化判断无明显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HCV RNA病毒载量 HCV抗体 AFP AST ALT FI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