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京大戟醋制前后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和人胃粘膜上皮细胞株GES-1毒性差异。方法以IEC-6和GES-1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京大戟醋制前后IEC-6细胞和GES-1细胞活性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增殖抑制实验显示京大戟具有较强胃肠细胞毒性;醋制后,与京大戟各剂量组比较,醋京大戟可显著降低胃肠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论醋制可降低京大戟胃肠细胞毒性,从而为进步阐明京大戟醋制减毒机理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京大戟 醋制 胃肠细胞 细胞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疲乏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后,研究组在疲乏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宫颈癌术后放疗 癌因性疲乏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预后差患儿意识障碍时间、发热时间、惊厥发作时间均明显长于预后好患儿,预后差患儿入院时多伴有惊厥、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颅神经麻痹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预后差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低于预后好患儿,脑电图高度异常比例高,多伴有脑CT异常及低钠血症,(P均〈0.01)。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相关因素:意识障碍、发热、惊厥时间长,脑电图重度异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低及低钠血症。

  • 标签: 预后 病毒性脑炎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肝静脉栓塞综合症(VOD)防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9年3月我科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预处理12例Allo-HSCT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发生3例VOD,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完全缓解.结论:早期有效预防治疗,安全有效护理配合,是Allo-HSCT后VOD防治关键.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肝静脉 栓塞综合症 回顾性分析 VOD 预防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谷氨酸诱导大鼠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影响.方法:诱导分化4d神经元样PCI2细胞随机分成空白对照(C组),加入20mM谷氨酸(G组),加人20mM谷氨酸和10uM咪唑安定(M组),各组细胞继续培养24h后观察细胞活力(MTY法)及细胞凋亡率(Hoechst33258核染色法联合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结果:与C组比较,G组细胞活力度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G组比较,M组细胞活力度明显升高,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咪唑安定可抑制谷氨酸诱导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元样PC12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谷氨酸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咪唑安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122例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77.05%,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5.08%,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及健康教育效果等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腹泻性患儿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儿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麻醉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采用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8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命名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9例,其中试验1组和试验2组患者均采用右美托咪,三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以及维持药物均相同。患者在手术中进行麻醉剂量有所不同,其中试验1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药物右美托咪0.8μg/kg进行麻醉,以0.3μg/(kg·h)剂量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试验2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药物右美托咪0.8μg/kg进行麻醉,以0.5μg/(kg·h)剂量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如下几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麻醉诱导前时刻(T1)、手术结束时刻(T2)、术后第1天(T3)以及术后第7天(T4),检测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并在患者手术前24h、术后第1天、3天、7天通过简易智力状况监测表(MMSE)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三组患者术前24hMMSE评分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天、3天MMSE评分同手术前24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天MMSE评分同手术前24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MMSE评分同试验1组合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NSE在T2和T3时间点有升高(P<0.05),在T4时恢复到术前水平,试验2组患者在T2和T3时间点NSE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其他时间点IL-6均高于T1时间点(P<0.05),试验2组在T2、T3时间点IL-6水平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剂量0.5μg/kg能明显改善肺癌根治术患者认知功能,其可能与炎症反应和可逆性脑损伤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不同剂量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出院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方法:52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出院后电话随访1~2年。结果:患者出院2年后服药依存性有所降低;但出院后1年和2年内服药依存性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能加强出院糖尿病患者服药依存性,维持血糖稳定。

  • 标签: 糖尿病 服药依存性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常用抗癫痫药在临床应用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关系,以防止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325例服用抗癫痫药物患者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结果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癫痫发作控制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选择抗癫痫药物类型不当和药物剂量过低是造成疗效不满意重要因素。

  • 标签: 血药浓度 抗癫痫药物 监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喂养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2015.3新生儿科NICU住院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新生儿采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喂养,对照组早生儿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观察两组早生儿恢复出生体重、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辅助灌肠排便天数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出院时间和出院后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经过段时间喂养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辅助灌肠排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新生儿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出院时间与对照组出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早产儿随访至12个月,头围、身长、体重发育及智能发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可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成熟,降低新生儿出现喂养不耐受几率,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且出院后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同早产儿奶粉喂养新生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临床喂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影响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3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护理方式。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护理满意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常规组(79.37%),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5.24%)明显高于观察组(80.95%),入院时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有效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患满意率。

  • 标签: 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有效率
  • 简介: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复发未控病例进行颈清扫术疗效,探讨颈清扫术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因颈部淋巴结复发未控行颈清扫术并成功随访24例临床资料,其中行扩大颈清扫术4例,行根治性颈清扫术12例,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7例,行区域性颈清扫术1例。按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包括放化疗)和淋巴结有无外侵3个方面进行分组,了解其生存率有无差异。结果: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7%、36%。其预后因素与放化疗结束至手术间隔时间,术后有无辅助治疗无关,与淋巴结有无外侵因素有关。结论:鼻咽癌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未控可采用颈清扫术治疗,不同术式有其相应适应证,有淋巴结外侵及切缘阳性病人可加用外放射治疗。

  • 标签: 鼻咽癌 颈部复发/未控 颈清扫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高脂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146例高脂血症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低脂饮食法,研究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风险影响。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轻至正常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与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对比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有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至正常与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有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中度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有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内轻至正常CKD患者与中度CKD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HDL-C、GF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血管发生率高于正常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临床通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心血管发生风险,但对肾功能改善不明显。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脂血症 慢性肾脏病 心血管风险
  • 简介:目的:在不使用肌松药行气管插管情况下,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快速诱导患者心血管反应、插管条件影响。方法:42例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4例。PR2组:异丙酚2mg/kg复合瑞芬太尼2ug/kg;PR4组:异丙酚2mg/kg复合瑞芬太尼4ug/kg;PR8组:异丙酚2mg/kg复合瑞芬太尼8ug/kg。记录各时点MBP、HR变化、判断气管插管条件。结果:在3组患者,PR8组气管插管条件最好,但部分患者在麻醉诱导完毕时出现心动减慢、血压下降;PR4组患者,有1例患者出现呛咳反应;而PR2组患者,有5例患者下颌不够松弛、出现呛咳反应。结论:在不使用肌松药情况下,联合使用异丙酚2mg/kg、瑞芬太尼4-8μg/kg快速诱导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取得较好插管条件。

  • 标签: 哌啶类 异丙酚 插管法 气管内
  • 简介: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血内皮祖细胞(EPCs)凋亡信号途径。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分成以下各组:(1)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以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48h;(2)OX—LDL各浓度组(共3组):EPCs培养24h后,再分别换用含5,10,20mg/LOX—LDL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24h: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Akt、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时加上组。(3)Wortmannin组:EPCs培养24h后,换用含Wortmannin100μmol/LRPMI1640培养液继续培养24h。采用MTF法检测EPCs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提取细胞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Bcl-2mRNA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Akt蛋白表达。结果:Ox—LDL呈浓度依赖性抑制EPCs增殖、诱导EPCs凋亡(P〈0.01),基础状态下内皮祖细胞表达Bcl-2mRNA及蛋白,OX—LDL处理能抑制其表达,降低磷酸化Akt表达,并存在量效关系(P〈0.05)。结论:Ox—LDL抑制EPCs增殖、诱导EPCs凋亡作用是通过抑制Akt活化,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实现;Ox—LDL作用机制至少部分是依赖P13K/Akt信号通路实现,这可能影响血管内皮修复及新生血管形成。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BCL-2 PI3K/Akt信号转导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特点和早期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有心脏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8例临床资料。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心脏损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心电图异常32例,超声心动图异常29例,胸部X线异常8例,治疗后好转35例,死亡3例。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脏损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及时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胸部X线检查可早期发现其亚临床心脏病变,及时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