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Bacterial Vaginosis,BV)是一种常见的阴道感染,其特征是阴道内正常微生物群落的改变,主要由厌氧菌过度生长引起。全球范围内,约有15-30%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会有一次BV的经历。然而,由于许多女性并未寻求医疗帮助,因此实际的患病率可能会更高。BV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如艾滋和淋病。此外,怀孕期间患有BV的女性可能会面临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感染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细菌阴道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将综述细菌阴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阴道内正常微生态 细菌性阴道病 诊断与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替硝唑与克林霉素治疗细菌阴道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0例细菌阴道炎病患。采取随机分配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65例为甲组,另65例为乙组。甲组行单独替硝唑治疗,乙组行替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对比2组检出致病菌、乳酸杆菌概率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乙组检出致病菌、乳酸杆菌概率比甲组低,症状消失时间比甲组短,P<0.05.结论:对细菌阴道炎病患应用替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不仅能够降低致病菌、乳酸杆菌检出率,并且可以有效缩短病患症状的改善时间,对病患身体康复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可推广。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替硝唑 克林霉素 症状消失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菌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53例细菌腹泻患儿,收集患儿的排泄物进行细菌培养,统计细菌的分布并对抗生素的耐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从153名细菌腹泻患儿中分离出10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1株,占77.14%,主要为沙门菌,占30.47%,致泻大肠埃希菌,占21.9%,志贺菌,占20.95%;24株革兰氏阳性细菌(22.8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91%);沙门菌中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为43.75%,其次为环丙沙星40.63%,头孢克圬与头孢他啶同为21.88%。结论 引起腹泻的细菌有沙门菌、志贺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细菌对各种抗生素具有不同的耐药性。

  • 标签: 细菌性腹泻 粪便 病原微生物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100名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接受血常规检验的50名设为对照组,将接受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50名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同的诊断价值。结果 诊断准确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联合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联合检验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就诊于本院73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检验对象,其中51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研究组)、22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常规组),入院后均检验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项目中的白细胞数目。结果:研究组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目较常规组更高(p

  • 标签: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美白祛产品的种类、主要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现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美白祛产品的种类繁多,主要技术包括美白成分的选择和搭配、祛剂的使用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美白祛产品的效果和安全得到了显著提高。最后,我们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美白祛斑产品 种类 技术 发展趋势 市场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过程中应用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的准确差异。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82例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全身感染症状及发热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所选样本均接受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其中,接受直接细菌鉴定的记为参照组,接受药敏试验的记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准确进行对比。结果 两种检验方案准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于检验用时的对比上,参照组明显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临床血液检验过程中,应用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均能对样本做出较为准确的检验,因此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直接细菌鉴定的用时更短。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直接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