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病人跌倒不仅会导致病人受伤,而且会增加医院的责任和医疗成本。有效防范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问题,提升病房护理水平,是当下医院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历年来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案例进行详细地统计分析,了解病人跌倒的具体原因,充分认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害,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对病人及医院来说,都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原因 危害 防范
  • 简介:  【摘要】医院消毒供应室是传染物品的集中地,是医院无菌用品的供应站,也是接触高危器械的高危场所,有较高的职业侵害风险,护士作为高危人群,如何增强护士的防护效果,保证人员安全以及工作的稳步进行,对于护士职业危害以及防护进展予以探究。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职业危害 防护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消毒供应室常见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辐射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几种,然后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旨在对消毒供应室的护士工作安全性进行提升。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为减少或消除烧伤科护士职业危害,通过对烧伤科护士最常面临的生物、化学、物理、运动功能、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职业危害进行分类,分析原因并制订防护措施,包括提高烧伤科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和职业技能,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实施科学管理,降低护士体能消耗和心理压力,以减少烧伤科护士职业危害

  • 标签: 烧伤科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临床护理中存在着职业感染的机会,而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线科室,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场所,属于高风险科室。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与特殊性,不仅使急诊科护士的生活紧张而无规律,而且在工作中还会受到职业危害因素的威胁,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和防护不当,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高风险科室 急危重症病人 个人防护 职业性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基于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潜在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也显著提高,对其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并发症会对其产生影响,加之患者难以识别,很容易出现误诊与漏诊的情况,进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如果诊治缺乏及时性,患者的交感神经会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和低血糖等病理损害,甚至会引起脑损伤而死亡。为此,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并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对血糖进行定期监测,尽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基于此,文章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疾病危害与临床护理进展,希望有所帮助。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低血糖 危害 护理进展
  • 简介:目的了解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危害发生情况,并制订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本院急诊科88名院前急救护士进行调查,了解其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结果88名院前急救护士发生职业危害237次,其中微生物危害、体力劳动危害及噪声危害发生的比例较高,分别占35.4%、30.0%及18.1%。结论院前急救护士存在职业危害状况,医院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职业安全教育,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

  • 标签: 院前急救 职业危害 职业防护 护理
  • 简介:  【摘 要】据报道,做好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各种预防措施,能明显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确保护理人员安全。因此,本研究分析了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士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情况,并提出有效的自我防护举措,更好的保障手术室护士工作安全。方法:选择使用走访调查的方式,对某医院手术室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展开了梳理和总结,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有效的自我防护方法。结果:目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物理、化学、噪音、放射性等因素。通过采用合理的防护措施后,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情况明显改善。结论:通过采用有效的自我防护方法,能够提升手术室护士工作的安全性,因此,医院要提升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策略。方法: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联合其他医院共选取30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实施职业危害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认识程度的评分,并进行相关分析,总结防护策略。结果:实施职业危害管理后,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认识程度的评分升高,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面临着一系列职业危害,应进行一一防护,保障人员健康。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分析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存在危害的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6月-2023年9月之间10名参与手术的护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邀请其参与以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为题的访问活动,在整理与分析此类护士的回答之后得出结果并研究相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总结手术室护士的回答,其普遍认为物理危害、化学危害及生物危害等是影响自身职业的重要因素,减少此类危害因素对手术室护士的影响,有利于保障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状态。结论:研究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存在危害的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可引导护士明确认识职业危害因素,并以预防此类职业危害因素的方式,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与健康意识。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后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12月期间的24例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管理前),取2020年1月-12月的期间工作的24例护理人员(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观察组采用管理后制定的有效措施,对比两组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评分。结果:观察组共接收24318件医疗物品,对照组共接收22673件医疗物品,而观察组出现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44%),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 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于2020年6月-2021年5月开展研究,将此期间在职的2名消毒供应室护士作为研究样本,对消毒供应室护士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及心理因素分别占比2.0%、4.0%、6.0%、2.0%。结论 分析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职业危害,确保消毒供应室护士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职业危害 相关因素 预防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54名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基本情况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6月为未干预时期,7-12月为干预时期。剖析其职业暴露种类与出现频率,比较干预前后护理工作人员对防护知识的认知与自我防护状况。结果 一年中院内共出现821起职业暴露,主要划分为高温烫伤、锐器损伤、化学剂损伤等等,其中1-6月出现率为61.51%,7-12月出现率为38.49%,落实干预后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的调查问卷评分较之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存在诸多职业危害因素,对于常见的危害因素开展科学预防能够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出现率,确保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