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Omicron(奥克戎)上海高发期间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查阅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及以往关于流行病护理管理相关文献资料, 回顾自3月份以来借鉴各科室及本科室执行隔离管控方面的护理管理经验,从区域划分、感控培训、工作流程、人员管理四方面入手,制定相关护理方案。结果:疫情期间,未发生人员感染(人员包括医护人员、病人、陪护及卫生员)。结论:通过成立科室疫情督导小组,及时调整管控方案,科学调配医护人员,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并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进行疫情知识健康宣教,在疫情防控方面颇有成效,为日后临床出现传染性疾病防控做好护理管理工作提供相关的临床经验。

  • 标签: Omicron(奥密克戎)高发 疫情防控 护理管理实践
  • 简介:人工道是将导管直接置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通道,是抢救呼吸衰竭常用的临床手段.人工道护理主要的目的为保持呼吸道湿化、通畅,促进痰液引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呼吸道常规护理包括:协助和鼓励患者进行痰液引流;如教会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胸部叩击、体位引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保证每日入水量在1500ml以上,可防止分泌物干结;保持环境整洁,维持适宜的室温(18℃~20℃)与湿度(50%~60%),以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还应结合人工道的特点做好以下的护理.1呼吸道的湿化人工道建立后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多,易导致道阻塞,肺不张,肺部继发感染等,必须加强呼吸道的湿化,可采用的方法为:1.1蒸气加温湿化,即将水加热后产生蒸气混入吸入中,达到加温和加湿作用.一般使吸入(道口气体)的温度维持在35℃~37℃,不超过40℃,湿化器内水温常常保持在50℃左右.湿化温度高、面积大、气流量小则湿化效果好.呼吸机湿化器中的液体只能用无菌蒸馏水,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物,因为水蒸发后溶质将在罐内形成沉淀,影响湿化效果.1.2气管内直接滴注,即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直接向气管内滴(注)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有间断注入或持续滴注两种方法.(1)间断注入,一般每隔20min~60min1次或在吸痰前注入,每次为3ml~5ml.(2)持续滴注,将安装好的输液装置挂在床旁,用头皮针直接穿刺进入气管导管或将输液器直接连接在切套管,其滴速为4滴/min~6滴/min.湿化液总量需根据病情,痰液粘稿度调整,一般在(200~400)ml/日,以使患者分泌物稀薄、痰液易吸出为目标.

  • 标签: 气道护理
  • 简介:门诊是人流集中的地方,也是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的交汇点,由于患者法律意识、经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里,当患者及家属在就诊求医过程中,遭遇不满或有其他顾虑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投诉,籍此来寻求一个满意答复或讨一个令自己能接受的说法.现就我院门诊患者投诉类型及对策报告如下.

  • 标签: 患者投诉 医技科室 临床科室 患者需求 工作质量 门诊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对人工道患者道湿化及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经本院就诊人工道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参照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气分析指标和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道管理小组在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择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共5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参照组(n=26)和管理组(n=26)两个组别。参照组应用临床中常用的质量管理模式,而管理组则通过气道管理小组实施管理;将两组患者的道湿化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经过组间比较,管理组患者的湿化效果满意率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

  • 标签: 气道管理小组 气道护理质量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地音乐在高原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骶尾毛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骶尾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藏毛窦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鼻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这项研究从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为便于调查,对我院在此期间接受治疗的100名鼻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患者鼻出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患者对流出物的满意度结果,44名患者死于高血压疾病,30名死于血液疾病,15名死于鼻子受伤,11名死于其他原因。经护理后,所有鼻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均比护理前有所改善(p < 0.05);护理后,与所有鼻出血患者(100例,即100 %)和护理前(87例,即87.00%)的舒适度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显着(p < 0.05);护理后,所有鼻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结论对鼻出血患者根据出血类型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理想,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鼻出血 不同类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所使用的药物也不断更新,抗生素也逐渐增多.新药物在溶解时,由于对药物的性质不甚了解,以至于在第一次溶解时常造成药物的浪费.以往溶解粉状药物一般注入生理盐水4ml,回抽空气4ml,待药物完全溶解,回抽药液时再注入等量空气.但用此法溶解头孢他啶针剂时,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还可造成注射器活塞喷落.

  • 标签: 产气药物 药物溶解 生理盐水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人工道患者道湿化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人工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 ,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道湿化效果、一般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道湿化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精细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道患者道湿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人工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分别予以实施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道湿化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道湿化优良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精细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道患者道湿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建立人工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痰液粘稠度及湿化效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及临床湿化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内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精细化护理管理 人工气道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道管控护理措施在RRICU人工道建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建立RICU人工道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两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60例RICU患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给予对照组RICU患者实施常规RICU护理措施,观察组RICU患者实施道管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RICU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预后效果。

  • 标签: 气道管控护理措施 RICU人工气道建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道管理小组在ICU人工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70例ICU人工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5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人工道管理小组。结果:在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工道管理小组措施在ICU人工道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同度更高,参与的积极性更强,出现各种并发症几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生活水平有所保障,值得参考。

  • 标签: 人工气道管理 ICU 人工气道患者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