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采用稳定过量表达T型钙通道α1H亚单位基因(CACNAIH)的HEK-293(humanembroyonickidney)细胞来研究α1H亚单位基因(CACNAIH)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采用标准全细胞膜片钳来记录从mRNA转录水平和T型钙通道蛋白质功能水平来验证α1H亚单位基因的过量表达。通过实验结果表明T型钙通道α1H亚单位基因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提高了与细胞周期有关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从而为开发治疗与细胞增殖异常有关的疾病提供有关的理论根据。

  • 标签: T 型钙通道 亚单位基因 细胞增殖 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过表达Tenomodulin(TNMD)对NIH3T3和C3H10T1/2细胞系肌腱相关分子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IH3T3和C3H10T1/2细胞系,利用脂质体法在两种细胞系中分别转染pCAGGS空载体和pCAGGS-TNMD表达载体,G418进行稳定筛选。RT-PCR确认成功转染后,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同时定量PCR检测肌腱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种细胞系转染后细胞形态均无明显改变。基因水平上,NIH3T3细胞过表达TNMD后,collagenⅥ和biglycan显著降低,collagenⅠ没有显著差别。而在C3H10T1/2细胞中,collagenⅠ和biglycan显著升高,collagenⅥ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过表达TNMD对NIH3T3和C3H10T1/2细胞系的细胞形态没有影响,但能影响肌腱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 标签: 肌腱 过表达 Tenomodulin NIH3T3 C3H10T1/2
  • 简介: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以周围神经炎性改变的脱髓鞘神经系统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临床表现为四肢瘫痪呈急性、对称性、松弛性,伴周围感觉障碍及延髓麻痹,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肌瘫痪而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为了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做好护理工作常为重的环节。与此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也是使患者尽快康复的钥匙。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护理工作 神经系统病变 周围神经 临床表现 挽救生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观察主体为8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并根据夜间ST-T段有无改变进行分组探讨,包括改变组、未变组,同时以冠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其特异性、敏感性、检出率。结果:改变组检出率高于未变组(p0.05)。结论:临床检查冠心病患者过程中,24h动态心电图夜间ST-T改变诊断效能高、操作简单、无创、成本低、患者易接受,但是无法取代冠脉造影。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ST-T改变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96例G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MMT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肌力,值得在GBS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4h动态心电图诊断T2DM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例T2DM伴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收取时间段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分组,一组观察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诊断、一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每组100例,再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不同发作类型心律失常诊断准确性和对照组相比,更高(P

  • 标签: T2DM伴冠心病 24h动态心电图诊断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ICU护理对策,总结有效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例,在ICU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系统的护理方案。结果效果显著19例(59.38%),效果良好10例(31.25%),无效3例(9.37%),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在ICU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护理的干预,可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

  • 标签: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 ICU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62-01
  • 简介:摘要:目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归纳性总结分析。方法选取限定时间内,我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两组,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患儿生活能力和肌力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提升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康复护理 呼吸锻炼 肌力恢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林模式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家属预防知识认知的影响。方法将182例脑卒中患者家属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90例和干预组92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疾病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以格林模式为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家属脑卒中知识知晓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家属脑卒中知识总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格林模式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家属对脑卒中知识认知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脑卒中患者家属 格林模式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林模式康复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6月,选取徐州强华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9,予以常规护理)与康复组(n=39,予以格林模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康复组与常规组比较,康复锻炼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中文版WHOQOL-BREF量表各维度评分及简式Fugl-Meyer量表(FMA)上肢、下肢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格林模式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骨折患者 格林模式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生活能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格林护理模式对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期间院内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6例,经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联合格林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生活质量(CQQC)、左心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6MWT)差异。结果:干预前,观察组CQQC评分、LVEF、6MWT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QQC评分、LVEF、6MW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格林护理模式能够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护理效果。

  • 标签: 格林护理模式 冠心病 PCI术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增高(H型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将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263例患者,按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检验值分为: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1组、H型高血压2组,测定3组病例的24h尿微量蛋白,将3组病例的24h尿微量蛋白进行比较。结果H型高血压2组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24.83±4.00)μmol/L虷型高血压1组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15.73±3.84)μmol/L较非H型高血压组(6.14±3.58)μmol/L显著增高(P〈0.01);H型高血压2组患者24h尿微量蛋白(24.83±4.00)mg/L较H型高血压1组患者24h尿微量蛋白(15.73±3.84)mg/L亦显著增高(P〈0.01)。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肾脏损害。

  • 标签: 高血压 半胱氨酸 蛋白尿 肾功能不全 老年人
  • 简介:[摘要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大多可恢复的多发性脊神经根(可伴脑神经)受累的一组疾病。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一般认为本病属于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稳定 2-4周开始恢复, 85%的病例可获完全性恢复,死亡率约 3%-4%。主要死因为呼吸肌麻痹、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通过采取系统、完整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生存质量 [1] 。我科收治一例老年男性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早期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格林一巴利综合症(Guillian—BarresyndromeGBS)又称多发性神经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急性起病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也常累及颅神经,以脑脊液伴有脑脊液蛋白升高而细胞数正常(又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病的首发症状是四肢急性、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周围性感觉障碍和面瘫,严重可出现呼吸肌和延髓麻痹。该病是迅速进展而大多可恢复的运动神经病,最严重的威胁是呼吸肌麻痹,其次是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死亡率极高。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1例男性GBS病人,70d医护人员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于2016年11月7日治愈出院。现将该病人的护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护理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84例作为本次护理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心理弹性水平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心理弹性水平情况比较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CSS为9.98±1.21分,焦虑评分47.03±2.01分;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CSS为8.03±0.61分,焦虑评分42.13±1.11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早期 康复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素联合血浆交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入院的2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其中观察组应用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治疗组12例,对照组应用血浆交换治疗。治疗20d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0d后病情均有好转,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血浆交换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血浆交换 激素冲击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