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临床以肢体瘫痪为主,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该病属中医痿证范畴,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我省名中医张秋才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该病的发病特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即分期与辨证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中药与针灸相结合(简称“三结合”)的方法。张教授认为该病多因湿热之邪浸淫,肌肉筋脉弛纵不用而引起,但也有偏热、夹寒湿、夹风者。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辨证论治 针灸 中西医结合 张秋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H型高血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病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10μmol/L[1]。近年来,随着H型高血压发病率的增高,H型高血压防治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现代医学防治H型高血压建议患者除改善生活方式外,还应多食用富含叶酸的食物,药物治疗推荐优先选用含有叶酸的复方制剂降压药物[2]。研究表明,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能降低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部分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控制仍欠佳[3]。目前,治疗H型高血压的有效方法还待进一步研究。中医药在防治H型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效果,现本文将中医药治疗H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H型高血压病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人们每天都要喝水,尤其到了夏天更要多喝水。在全球“水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证持续、长久的健康?安全饮用水源也成为世界各国专家探讨的重要话题。

  • 标签: 喝水 世界 加减法 H2O 夏日 饮用水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头皮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外伤性头皮缺损较大患者采用“H”形皮瓣修复。结果本组6例患者均达到Ⅰ期愈合。结论“H”形切口延长对于外伤性头皮缺损是一种很好的修复方式。

  • 标签: 头皮缺损 转移皮瓣 &ldquo H&rdquo 形皮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地先后暴发人感染猪流感,至6月中旬中国内地报告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00例。此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HI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该病毒通过空气、飞沫和体液接触传播,潜伏期一般1~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中医 病因病机
  • 简介:通过对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救治,笔者体会到随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发生,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作为一所综合医院,必须培养出一支经过严格培训,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危重患儿抢救能力的护理队伍,并制定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方面资源合理配置、保障体系完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都是处理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重症甲型H1N1流感 患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共52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对比法进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口服梧桐叶制剂,对照组患者不接受特殊处理。记录每个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经过观察,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梧桐叶对H型高血压血压调节具有一定的效果。梧桐叶的应用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为H型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选方法。然而,尚需进一步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梧桐叶 H型高血压 血压调节
  • 简介:H.pylori相关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有H.pylori感染[1]。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嘈杂、纳呆和上腹隐痛等症状,病程缠绵,容易复发和癌变,治疗棘手。肖国辉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幼有异禀,

  • 标签: H.pylori相关性胃炎 经验 中医 肖国辉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芪糖蛋白(HQGP)对T淋巴细胞增殖与给药时间的关系、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程度的关系,以及对双向混合淋巴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MTT法测定在不同时间给予一定浓度HQGP、给予相同浓度HQGP和不同浓度ConA刺激,双向混合淋巴反应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QGP在不同时间对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但培养12h给药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制作用与T细胞的活化程度无相关性;能明显抑制双向混合淋巴反应,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在体外实验中,HQG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免疫抑制活性,且与活化程度无相关性。

  • 标签: 黄芪糖蛋白 淋巴细胞转化 免疫抑制
  • 简介:目的观察黄连降脂合剂对AS大鼠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调控的影响,并探讨黄连降脂合剂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大剂量维生素D3腹腔注射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降脂合剂组、氟伐他汀组。12周以后酶法检测血脂,HE染色观察腹主动脉病理变化情况,采用去蛋白法检测H2S含量。结果正常组几乎无表达,中药组和氟伐他汀组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与氟伐他汀组比较,H2S水平升高明显(P〈0.05)。结论黄连降脂合剂可能通过上调H2S的水平,从而防治AS形成。

  • 标签: 黄连降脂合剂 动脉粥样硬化 硫化氢 气体信号分子
  • 简介:根据收集到的中医药参与诊治重症甲型H1N1流感完整资料,认为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学基本病因性质是风热毒邪。重症患者临床可分3期:Ⅰ期毒热闭肺期;Ⅱ期毒损肺络,津血外溢期;Ⅲ期毒邪内陷,内闭外脱期。而毒热耗气,元气暴伤,气不摄血,气不摄津,气不流津和毒损肺络是其主要病机。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重症 中医 病因病机
  • 简介:目的:通过H7N9禽流感病例回顾性研究,初步探讨甲型H7N9流感的证候特点及核心病机。方法:回顾性整理2013年2月26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间北京、上海等8个省市收治的36例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甲型H7N9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症候学及中医治疗情况,分析其中医病证和病机特点。结果:36例H7N9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患者平均发病后第6天入院,入院后第2天入住ICU,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发病后15d;症候学特点,患者100%发热,最高体温(39.14±0.62)℃,伴咳嗽,咳痰,恶寒轻或不恶寒,但头痛、周身酸痛、咽痛、鼻塞流涕等风热束表上犯症状少见;3~6d后高热寒战,渐次出现痰中带血、短气、胸闷、呼吸困难,舌红苔腻,病情转重;6~14d患者痰中带血,胸闷喘憋、呼吸困难加重,并出现皮肤红疹、花斑,舌质深红或紫,少津;10~14d后患者身热渐退,痰血减少甚则消失,进入恢复期,以倦怠乏力,舌质红、苔薄少津为特点。结论:中医证候演变符合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该病病情加重的拐点可能在4~5d左右,8~10d病情最重,始动因素及根本为温热疫毒,热毒、瘀毒为关键,病理因素为热、毒、瘀、虚兼夹且始终贯穿整个病程,核心病机为毒热犯肺,壅肺、损肺,甚则伤及其他脏腑。

  • 标签: H7N9禽流感 证候 演变规律 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