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病例资料报道分析研究B超载肾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肾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多种手段检查并确诊,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并观察其B超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总结其影像学表现,以临床诊断结果为依据,判断B超诊断的符合率、误漏诊率。结果30例肾结核的患者中,经B超检查共检出25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3.33%,其余5例患者中,被误诊为肾结石、肾积水、肾炎症性改变的各有1例、1例、2例,误诊率为13.33%,1例漏诊,漏诊率为3.33%,总误漏诊率为16.67%。结论B超诊断肾结核是一种无创、简便、经济性好的手段,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为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肾结核 B超诊断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析慢性病的发病、死亡以及死因监测资料。方法以龙岩市新罗区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一年内全区人口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一年内死亡人数,并对死亡病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后,造成死亡的慢性病主要有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中男性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男性(P<0.05)。男性和女性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死亡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慢性病是龙岩市新罗区市民的主要死因,针对此现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人们的不良习惯,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从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慢性病 死因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造成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68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以及不同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大于60岁的老年人、小于10岁的儿童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其发生几率分别为32.7%、22.7%.以静脉滴注方式进行给药也是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6%.联合用药引发不良反应的几率为75.0%.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大环内酯类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0%、17.9%.不良反应累计的器官主要有皮肤与胃肠道。结论合理用药,建立科学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可减少ADR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量减轻疾病给患者的带来的痛苦。

  • 标签: 静脉滴注 年龄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医院病案统计资料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编码人员的素质、医师对于疾病诊断病案存储管理过程中不规范的阐述,来说明病案统计资料数据的重要性。结果病案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受到编码人员的文化层次、工作经验和医学知识的影响,医师对疾病诊断病案存储管理过程中对数据不准确是影响其主要因素之一。结论为了提高医院病案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性度,可以通过提高编码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提高临床医生的病案书写来实现。

  • 标签: 病案 统计资料 准确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眶颧复合体骨折的病例资料。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31例眶颧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以上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以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眶颧复合体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主要的术后并发症为眶下神经麻木、面神经颞支功能受损、耳颞区麻木、头皮切口脱发及眼睑外翻。结论本院目前治疗眶颧复合体骨折的方案较合理。

  • 标签: 眶颧复合体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回顾性报道
  • 简介:目的探讨飞行人员痛风的临床诊治及航空鉴定原则。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5年间收治的5例痛风飞行人员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资料,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飞行人员痛风的航空医学鉴定原则。结果3例因痛风反复发作入院,2例飞行不合格,1例暂时飞行不合格;2例既往有痛风发作病史,1例诊断为高血压1级,给予飞行合格结论,1例患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半年恢复飞行,因病情进展2年后予以暂时飞行不合格结论。结论患痛风的飞行人员,飞行结论应综合痛风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关节变形、肾脏受累及合并心血管疾病,使用药物种类、治疗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飞行机种、职务、个人飞行意愿等因素进行鉴定。放飞后应密切关注血尿酸控制情况。

  • 标签: 尿酸 痛风 航空医学鉴定 飞行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的100例接受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均随访18个月,分析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应用效果。结果10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71.44±4.61)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25±4.41)毫升,随访18个月发现,经B超及IVU检查显示患侧肾积水明显改善,肾功能明显好转,不存在结石复发和输尿管切开处狭窄。结论对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取得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 取石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50例采用经尿道双极气化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和术中患者的内环境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患者的IPSS、QOL、PSA以及Qmax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机体内环境指标变化不明显,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患者均无水中毒及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结论采用经尿道双极气化治疗前列腺增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手术安全系数高,可以考虑作为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双极气化 前列腺增生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