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现代临床实践表明,从药用植物和海洋生物等天然产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如萜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和多肽类等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于天然来源的抗肿瘤活性肽种类以及天然抗肿瘤多肽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天然产物 抗肿瘤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 简介:【 摘要 】 板蓝根为祖国传统医学预防、调理和治疗疾病较常用的一种传统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indigoticaFort. )的干燥根。查阅资料发现,中医治疗该疾病主要应用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即现代医学中的抗病毒治疗。伴随着现代化学技术和化学工艺的发展,板蓝根中多种化学成分被发现,各种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也逐渐被提取和应用。与此同时,通过实践研究也发现,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并不是发现的所有化学成分均具有积极的作用机制,部分化学成分也可能发挥毒性作用。因此,即使该药物具有药性温和的特点,在提取各种活性成分应用于临床时也应保持高度谨慎。本文在查阅资料,对板蓝根的主要药理活性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加深医疗领域对该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将该药物合理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调理和治疗中,使该药物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造福患者。

  • 标签: 板蓝根 药理活性 化学成分 抗病毒 免疫调节
  • 简介:鼻出血又称鼻纽,临床上患者较多,发病原因也各种各样。笔者对前来本院门、急诊就诊的鼻出血患者,在诊疗中选择填塞物和填塞方法的不同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鼻出血治疗 纤维素钠 可溶性 贴膏 临床观察 发病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分输血技术的应用与护理要点。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7年 1月 1日到 2018年 10月 1日,共纳入研究对象 300例,均为需接受成分输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 18.0%高于观察组 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在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输注血小板、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 95.33%明显高于对照组 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接受输血的针对输血成分的不同开展积极有效的优质护理可降低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成分输血技术 护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感冒是日常生活中较为高发的疾病之一,其自身的发病时间具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并且普通感冒往往会在初衷于以发生而相应的任何季节均有可能会发生感冒的病情,感冒不分年龄,并且相应的病因具有着较为突出的突发性特征,其临床表现同样具有着较为细微的现实变化,大部分感冒往往需要通过非处方药进行治疗,而在市场之上相应的非处方药能够得到有效的购买,而由此也使得感冒用药出现滥买滥用的现实问题,基于上述角度。应当从感冒药的成分进行分析,并且对其自身所拥有的,合理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等诸多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西药类抗感冒药物所拥有的优化提供有效的现实性参考。

  • 标签: 西药 抗感冒药物 成份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饮食及运动综合干预影响肥胖儿童人体成分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体检的36名肥胖儿童,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入组研究儿童各项人体成分数据,对所有儿童给予饮食和运动综合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各项人体成分数据变化。结果 干预后儿童各项人体成分变化显著(P<0.05)。结论 饮食及运动综合干预有助于肥胖儿童体重的减少,及各项人体成分维持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饮食干预 运动干预 肥胖儿童 人体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用不同方法炮制当归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 方法: 分别选用 500g 当归进入研究,按照炮制当归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 30 例, 500g ,炮制成土炒当归 250g 和酒当归 250g ),对照组( 30 例, 500g ,炮制成生当归 250g 和当归炭 250g )。 炮制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当归的炮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两组 500g 当归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炮制,皆取出一定的有效成分,且两种方法对炮制当归数据具有较大差异,包括当归的挥发油含量,质量变化率以及当归的含水量等数据, p<0.05 ,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用不同方法炮制当归对其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影响,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炮制,并在临床上进行试验。

  • 标签: 炮制当归 有效成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癌症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且现阶段我国成为该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和发病率近年来还在持续增加。中医研究显示,肿瘤被归入到积聚、癥瘕的医学范畴,对于肿瘤的发展血瘀具有重要临床作用。恶性肿瘤疾病者呈现出血瘀的临床症候,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原则即为活血化瘀。丹参的有效成分是活血化瘀代表药,存在一定的抗肿瘤生物活性

  • 标签: 丹参 有效成分 恶性肿瘤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以及临床药理作用,为临床采用金银花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金银花相关文献、书籍及研究资料,对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药理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合理分析。结果 通过对金银花的临床研究分析,其药理通常为抗氧化、抗内毒素、降血脂、消炎抗菌及清热解毒等,其药用成分以挥发油、有机酸类的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及萜类化合物等。结论 中药金银花药理价值显著,药用成分丰富,可对其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金银花 药用成分 临床药理
  • 简介:摘要: 龙眼也被叫做是桂圆,龙眼叶指的主要是龙眼树当中的一些嫩芽和叶子,龙眼叶具有发表清热、利湿解毒等一系列功效,可以对感冒发热等疾病进行治疗,并且可以抑制葡萄糖普酶活性。从龙眼叶当中可以获得很多有效物质,比如说黄酮,属于一种具有较好效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对龙眼叶抗氧化活性部位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龙眼叶 抗氧化 活性部位 血清药物 化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荷叶中具有降脂功能的有效成分泡腾片制剂工艺及其质量控制研究。方法:以 PH值、崩解时限、硬度、含量测定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制剂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产品的稳定性。结果:荷叶降脂有效成分 25%,润滑剂 10%聚乙二醇,泡腾剂碱源碳酸氢钠 20%、酸源枸橼酸 20%、甜菊苷 15%、填充剂乳糖、干粘合剂 MCC混合均匀直接压片。所得泡腾片外观良好,崩解迅速。结论:该方法制备的泡腾片安全、有效、稳定可作为荷叶降脂有效成分新剂型的开发。

  • 标签: 泡腾片 荷叶降脂有效成分 泡腾片 制剂工艺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浓度与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的关系。方法:将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因高血压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 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表达水平检测,并通过对比研究明确肥胖、性别、血糖、胰岛素等不同参数条件下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高血压患者( P<0.05);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女性高血压患者( P<0.05);胰岛素水平与 sE-s浓度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P<0.05),血糖水平与 sE-s浓度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肥胖、性别、胰岛素等项目均可能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浓度产生影响,因此临床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合理化干预对高血压疾病发生、进展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病 血清可溶性 E-选择素 血糖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期间采用成分输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患者进行研究,确诊白血病,为患者实施HSCT治疗方式,开展成分输血治疗,对血小板输注以及红细胞输注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分析血小板输注效果,对比移植前、移植后的造血干细胞疗效,P<0.05;对比血型不同,血型相同的供受者疗效显著更优,P<0.05;分析红细胞输注效果,对比移植前、移植后的造血干细胞疗效,P<0.05;对比血型不同,血型相同的供受者疗效显著更优,P<0.05。结论:白血病HSCT期间采用成分输血治疗的效果显著,供受者血型相同,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成分输血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期间采用成分输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患者进行研究,确诊白血病,为患者实施HSCT治疗方式,开展成分输血治疗,对血小板输注以及红细胞输注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分析血小板输注效果,对比移植前、移植后的造血干细胞疗效,P<0.05;对比血型不同,血型相同的供受者疗效显著更优,P<0.05;分析红细胞输注效果,对比移植前、移植后的造血干细胞疗效,P<0.05;对比血型不同,血型相同的供受者疗效显著更优,P<0.05。结论:白血病HSCT期间采用成分输血治疗的效果显著,供受者血型相同,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成分输血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肿瘤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卡巴他赛属于紫杉烷类药物,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肿瘤活性,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可与微管蛋白的亚基结合抑制微管动力学,亦可通过激活多条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紫杉烷类药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紫杉醇 多西他赛 抗肿瘤 研究进展 价值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分析某活性炭生产企业自主创新活性炭节能改造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及防护措施,为该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分析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情况和职业病发病风险,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议。 [结果 ] 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木尘、活性炭尘、一氧化碳、碳酸钠、磷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声、高温等,现场检测粉尘检测合格率为 50%,化学毒物、高温及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结论 ] 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进料、压滤、包装、供热、装车等岗位,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 标签: 活性炭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nSIMV联合 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 84例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均分成实验组( nSIMV联合 PS治疗)、对照组( nCPAP联合 PS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效果显著。

  • 标签: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儿 34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7年 12月 -2019年 3月间,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比对,一组为采取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的常规组,一组为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联合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联合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