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路径在头颈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展开探究。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6月于本院接收护理的70例头颈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对照组前提下,加入临床路径,并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病人的基本情况、并发生发病率。结果 实验表明,放疗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具有显著效果。研究组病人中,健康知识掌握评分(80.60±6.92)分,心理状态评价(86.38±8.20)分,住院时间(3.20±0.58)d, 2例病人伴随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6.10%;对照组病人中,健康知识掌握评分(55.86±4.27)分,心理状态评价(63.29±3.31)分,住院时间(7.49±1.66)d,5例病人伴随并发症,发生率为14.92%。进而,研究组与对照组差距较大,(P<0.05)。结论 放疗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具有显著效果的同时,改善了病人的临床症状,应在临床上长期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头颈部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光子治疗仪预防头颈肿瘤放射性皮炎的效果。 方法: 此次 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CBCT技术在头颈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选我院头颈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共92例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CBCT技术治疗,将CT平扫定位图像作为金标准。结果 在92例患者中,向源皮距偏大方向移动97.5%,前后方向最大偏差值6.7 mm,三个方向>3 mm偏差的均<9.7%。 CTV-PTV左右方向5.24 mm、头脚方向4.32 mm、前后方向 4.91mm。结论 针对头颈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临床进行CBCT技术治疗,不仅能降低治疗摆位的误差,还能使治疗更加精准,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CBCT技术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 摆位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头颈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应用自制压舌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 74例头颈肿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 37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放射治疗过程中口含玻璃瓶;研究组研究对象放射治疗过程中口含自制压舌器。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情况、放射治疗效果、放射治疗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对治疗模式的满意度、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放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放射治疗计划实施时间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治疗模式的满意度达到 94.6%,高于对照组的 75.7%,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头颈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应用自制压舌器,能够起到有效压舌的作用,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出现,缩短治疗时间,帮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病情控制效果和满意度水平提高。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自制压舌器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头颈大面积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及切开指征。方法:选择85例头颈大面积烧伤患者,按气管切开情况分成预防性气管切开与紧急气管切开,比较气管切开手术时间、手术指征。结果:接受预防性气管切开35例,接受紧急气管切开50例,预防性气管切开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占82.86%,紧急气管切开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占50.00%,预防性气管切开平均手术时间较紧急气管切开时间短。结论:中重度头颈大面积烧伤需尽早实施预防性气管切开,而对未实施预防性气管切开者,需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内是否有大量黏稠分泌物,且观察口鼻内有无大量血性分泌物,对出现鱼嘴状口唇、颈部焦痂形成需考虑做气管切开处理。

  • 标签: 头颈部大面积烧伤 气管切开 时机 指征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疼痛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情状况,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恢复。因此重视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护理,掌握正确评估方法,采用科学护理为有效治疗和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 标签: 恶性肿瘤 疼痛概念 疼痛评估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8-40岁年轻女性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为年轻女性降低患癌风险提供有效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年龄、患癌类型。结果:共收集53份病例,其中64.15%为18-40岁的年轻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包括15例乳腺癌、5例宫颈癌、3例大肠癌、3例卵巢癌、3例肺癌、2例恶性淋巴瘤、2例肝癌、1例胃癌。结论:乳腺癌、宫颈癌发病趋势年轻化,在年轻女性群体中越发多见,其次是卵巢癌、大肠癌,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加强防治宣传,提高年轻患癌女性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年轻女性 恶性肿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情况以及规律进行总结和对比,进一步总结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并发感染的规律,为临床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在本院肿瘤内科所有所收治进行治疗过程中恶性肿瘤合并出现感染的患者中,抽取 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群体,患者中疾病主要是包括肝癌、胃癌和乳腺癌、肺癌等疾病,主要是采取肿瘤内科的化疗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感染发生规律等情况进行总结,对其发生感染的部位等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疾病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积极防范合并感染的问题。结果 在临床 9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的合并感染发生部位情况方面对比发现,感染出现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 P< 0.05),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泌尿道、消化道、腹腔、皮肤感染,证明还是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最高。结论 在临床恶性肿瘤进行肿瘤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主要是与恶性肿瘤对于身体消耗性相对较强以及治疗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以呼吸道感染的问题最为常见,在临床相关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感染风险的防控,早期进行预防如有出现感染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和保持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临床治疗 肿瘤内科 合并感染 发生规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妇女术后性生活状况。方法:抽取 2016年 1月 -2018年 3月本院诊治的 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以手术治疗的方式,比较保留卵巢患者和卵巢缺失患者性生活情况。结果:①术后,患者性生活频率多为 1-3次 /月,其次为 0次 /月、 3-6次 /月, 0例患者> 6次 /月。②以保留卵巢患者为例,卵巢缺失患者性欲、性唤起和阴道润滑、性高潮、性交疼痛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前者,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③婚姻状态良好 20.00%、一般 33.33%、不良 30.00%、恶化 16.67%。结论: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性生活质量下降问题,但保留卵巢患者可促进其性生活,辅之性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其性生活质量。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术后 性生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 年 3 月至 2015 年 3 月收治并已经得到确诊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共 100 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患者舒适关怀护理,对两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抑郁率为 4.0% ,焦虑率为 2.0% ,护理满意度为 98.0% ;对照组抑郁率为 18.0% ,焦虑率为 26.0% ,护理满意度为 82.0% 。观察组抑郁率、焦虑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 36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按照不同的干预方法将 36例患者分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 标签: 人文关怀 恶性肿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恶性肿瘤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头颈CTA中应用低剂量CT技术扫描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3月到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100例头颈CTA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剂量CT检查。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CT检查。收集并分析患者的诊断准确度、辐射剂量水平、图像清晰度等数据。结果 低剂量组诊断准确度高于常规组,但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水平低于常规组,但P>0.05。低剂量组清晰度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时代背景下,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在逐年提升,已经较大程度的威胁了广大女性身体健康,如临床常见宫颈癌、卵巢癌等,风险性极高,随着病症的愈加严重,会加剧对患者生殖系统的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在对患者实施治疗后,可能也会有一定的风险性,且可能会使得患者并发糖尿病,因该情况影响,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阻碍,不利于工作的高效化、高质量化开展。本文中,笔者便重点分析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并发糖尿病的护理综述。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化疗 并发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 2019年 2月 ~2020年 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2组,一组作为对照组( n=26),另外一组作为观察组( n=26)。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p值< 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值< 0.05)。 结论:在恶性肿瘤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具有积极的影响,利于患者治疗及康复,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于临床应用具有积极推广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人文关怀 恶性肿瘤 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临终关怀中,具有明确恶性肿瘤护理作用,能够提升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方法:本文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院恶性肿瘤临终关怀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生命关怀护理和普通护理组100例,得出生命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恶性肿瘤临终关怀过程中的生存感知度、护理满意度、心理焦虑率等指标,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 延长生命 关怀 作用
  • 简介:摘要:对比探析不同护理路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中的具体应用价值。随机抽调我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行PICC置管治疗。将66例患者均分A/B两组,A组行人性化护理,B组行常规化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PICC置管术 人性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