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方法:将74例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对照组(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各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89.75±15.78)ml<(137.44±18.82)ml,t=11.811]、术后疼痛VAS评分[(2.17±0.84)分<(3.09±0.92)分,t=4.49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21.62%,χ2=4.16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引流时间[(4.19±0.95)d<(5.94±1.27)d,t=6.712]、住院时间[(8.55±1.31)d<(12.42±2.85)d,t=7.505]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早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快速、良好恢复。

  • 标签: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甲状腺切除以及次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甲状腺癌患者 4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次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切除后甲状腺癌治疗的疗效,复发率,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采用甲状腺切除术和次切除术的患者对甲状腺癌治疗的疗效相差不大,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相差也较小,但是甲状腺次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少,相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甲状腺次切除术与甲状腺切除术的并发症差异显著,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癌患者采用次切除和切除术在疗效和复发率差异较小,甲状腺次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全切除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吉替尼辅助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突变型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 50例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25例,对照组单纯采取放疗治疗,观察组采取放疗联合吉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3个月 的疗效。结果:经相关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 60.00%的总有效率( P< 0.05)。结论:针对 EGFR基因突变型的 NSCLC患者,临床中采取放疗结合吉替尼用药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学。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病人有细胞减少的 163份骨髓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血细胞减少大体上分为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和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在本组所统计的 163例患者中,前者有 132例,占 81%,后者有 31例,占 19%。结论:引起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骨髓诊断时应根据临床特点、病史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先考虑造血系统疾病,再考虑造血系统疾病,综合分析,全面考虑,这样才能够得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病因学 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症 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结构复杂的关节,运动功能要求较高。人工膝关节置换后 ,要求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活动,稳定性好。所以,术前、术后的护理很重要 ,特别是术后的康复训练。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目前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或严重的膝关节病最有效的手术之一。其目的主要是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和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对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尤为适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但只把手术成功寄托在手术技术上,而不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则不能达到手术应有的疗效。目前,如何通过医护合作提高患者的功能成为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本文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及功能的影响,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 术后护理 新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护理工作当中运用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基层医院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水平以及SAS、SDS评分。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水平以及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医院护理当中引入科护理的方法,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水平,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科护理 基层医院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有效率。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化疗干预,研究组实施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62%,显著高于参照组68.75%,P

  • 标签: 贝伐珠单抗 化疗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作为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科医生整合了社会科学、生物医学和行为科学,具有的特的技能、知识和态度,具有向家庭提供综合性医疗、健康维持等服务的资格。本文就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模式与沟通技巧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家庭成员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 标签: 全科医师 临床思维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 ]工膝关节置换是采用假体关节代替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关节功能重建手术。临床上常用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我科自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6月共实施 45例膝关节置换术。结论:通过我们精心的护理及配套的康复训练,患者关节恢复良好。

  • 标签: [ ]关节 置换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 2016年 ~2018年我市中心血站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2016年 ~2018年血液报废量共计 22607.70U,其中脂肪浆为 15947.00U( 70.54%),过期为 2971.50U( 13.14%),血浆颜色异常为 1799.50U( 7.96%),制备破损为 318.00U( 1.41%),絮状物为 70.75U( 0.31%),渗漏为 183.00U( 0.81%),非标量为 278.20U( 1.23%),质控抽检为 940.00U( 4.16%),其它因素为 99.75U( 0.44%),质控抽检、其它原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脂肪浆、过期、血浆颜色异常、制备破损、渗漏、絮状物、非标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为减少血液报废,血站应不断规范采供血各项操作,完善血站质量管理措施,提升血液有效利用率。

  • 标签: 非检测因素 血液报废 原因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ransvaginal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vNOTES)行子宫+双侧附件(或输卵管)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vNOTES行子宫+双侧附件(或输卵管)切除14例临床资料,包括异常子宫出血4例,子宫肌瘤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所有手术患者术前常规阴式手术准备,全麻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按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步骤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及直肠子宫间隙,切断双侧子宫骶、主韧带及子宫动静脉下行支,切除宫颈后置入 Port经阴道NOTES专用通道,腹腔镜下探查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腹腔脏器情况,转入vNOTES进行子宫切除术。结果:14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8.5±24.2)min,术中出血(64.6±31.0)ml。子宫重量55~205 g,(139.1±43.3)g。术前血红蛋白(119.0±16.9) g/L,术后24 h血红蛋白(118.5±18.3)g/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9±0.5)d,术后排气时间(11.5±1.7)h,术后1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7,0.5)分。术后随诊(4.6±2.1)月,阴道残端愈合良好。结论:vNOTES子宫+双侧附件(或输卵管)切除安全、可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开展科护理服务干预的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n=39例),研究组开展科护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定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护理质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科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血压控制效果与护理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全科护理 护理质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高血压患者中开展科医生治疗的模式对血压水平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2月到 2020年 3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资料共计 104例,按入院顺序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 57例。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控制,观察组采取科医生模式下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方面,科医生综合干预的方式能够帮助患者的血压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 标签: 全科医生 高血压 舒张压 收缩压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