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膜联蛋白A1(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及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nnexinA1在乳腺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的石蜡标本180例,并从中挑选出同一石蜡切片中包含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导管内癌及浸润性导管癌连续性病变的标本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比较AnnexinA1在乳腺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差异;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Ki-67、CK5/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进行分子分,分析AnnexinA1在不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在36例连续性病变组织中,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36/36),分别明显高于其在导管内癌中的表达水平27.8%(10/36)、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16.7%(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nnexinA1的阳性表达率为26.1%(47/180),且在相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中同步表达。AnnexinA1在不同的乳腺分子分中存在表达差异,其中在基底细胞样表达水平最高,阳性表达率为83.7%(36/43),分别明显高于管腔A8.7%(4/46)、管腔B7.5%(3/40)、HER2表达5.7%(2/35)、正常乳腺12.5%(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增生性病变中阳性表达,随着乳腺的发展,在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及转移灶中表达显著降低,提示AnnexinA1的表达可能是乳腺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而Annexin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分子分中存在差异,在基底细胞样中高表达,提示其有望成为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及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膜联蛋白 乳腺癌 分子分型
  • 简介:摘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是一组预后极差的乳腺,治疗后复发率、复发时间早(复发高峰在治疗后3年内)、死亡率。目前通过分子靶向治疗(赫赛汀)可以显著降低HER-2阳性乳腺患者的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但是,赫赛汀治疗价格昂贵,且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给患者带来巨大经济困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Ⅱreceptor,IGF-ⅡR)是一个与乳腺生长密切相关的细胞膜受体。现已有研究表明不同IGF-ⅡR表达状态的患者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存率。本研究旨在如果能够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根据不同IGF-ⅡR表达状,是否能作为指导来缩小赫赛汀的适应症范围,有助于减少过度治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乳腺癌 IGF-ⅡR赫赛汀HER-2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省乳腺的危险因素,对乳腺预防策略展开探讨。方法从乳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展开分析,确定各因素的影响方式。并依据各因素展开探讨。结果通过辩证性预防、预防性治疗,结合医学理论创立新医疗模式,建立新健康模式,进行科学的预防策略。结论结合实际,进行辩证性预防、预防性治疗、创立新医疗模式、建立新健康模式,多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开展乳腺预防工作。

  • 标签: 乳腺癌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乳腺患者72例,依据患者治疗方式差异性分组观察,观察组39例采取乳腺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36例,仅开展常规根治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存活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性;不过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的治疗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效果确切,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率,提高患者存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50例乳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予以乳腺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乳腺传统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为(87.3±4.2)分,术后1年复发率为4%(1/2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乳腺传统根治术,术后生存质量、复发率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传统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跨线曲妥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我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跨线曲妥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曲妥珠单抗药单独使用的有例,曲妥珠单抗联合含紫衫方案治疗例,曲妥珠单抗联合长春瑞滨方案治疗例,曲妥珠单抗联合其他治疗方案治疗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48.3%,疾病控制率为68.3%;在一线治疗、二线治疗、三线治疗治疗进展中,曲妥珠单抗联合紫衫药物化疗方案和曲妥珠单抗联合非紫衫类药物化疗方案在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HER2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曲妥珠单独用药,能够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跨线曲妥珠单抗 化疗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肿瘤实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56个病灶,其中16个良性,40个恶性)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评估造影增强模式,记录各项参数。对切除标本进行VEGF免疫组化染色并评分,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强化程度、增强方式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P<0.05)。尤其是增强、周边放射状增强均多见于VEGF表达组。恶性组的达峰时间增快,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较良性组增高(P<0.05)。结论乳腺肿瘤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VEGF表达具有良好相关性,两者综合评价乳腺肿瘤不仅能帮助鉴别肿瘤良恶性,还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超声造影检查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患者Survivin表达情况对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晚期乳腺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放射治疗,将其放疗敏感性作为依据,将其分为放疗不敏感组与放疗敏感组两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urvivin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urvivin蛋白表达和晚期乳腺的放疗敏感性之间存在负相关;放疗不敏感组的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放疗敏感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放疗敏感组;放疗前后,放疗不敏感组的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放疗敏感组。结论Survivin表达情况与放疗敏感性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可以将其用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 标签: 乳腺癌 Survivin表达情况 放疗敏感性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患者选择适宜手术方式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乳腺外科女性乳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在术后恢复时间、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患者因病情需要和身体素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是获益的。

  • 标签: 乳腺癌 手术方式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乳腺手术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乳腺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并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其中行全身麻醉下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39例,保乳改良根治8例,单纯乳房切除术8例,区段切除术1例,局部麻醉下肿瘤切除术4例。结论老年乳腺具有自身的生物学特征,大部分患者对手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所以手术治疗依然是临床上乳腺的主要治疗手段,应重视其手术时的针对性处理。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围手术期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阴乳腺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乳腺患者40例,按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非三阴乳腺)与观察组(三阴乳腺),每组各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等,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统计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与肿瘤分期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病理类型为髓样癌、组织学分级为Ⅲ级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5年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0.0%,高于对照组(10.0%),无肿瘤生存率达80.0%,低于对照组(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阴乳腺的的病理类型与组织学分级均与非三阴乳腺啊有较大差异,更容易发生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预后效果不佳,需加强检测分子标记物与传导通路,尽早治疗,使生存率提高。

  • 标签: 三阴型乳腺癌 病理特征 无肿瘤生存率 组织学分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nnexinA1在基底细胞样乳腺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比较125例基底细胞样乳腺与137例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组织中AnnexinA1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基底细胞样乳腺中AnnexinA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基底细胞样乳腺中AnnexinA1的阳性表达率为75.2%(94/125),显著高于非基底细胞样乳腺中的表达水平8%(1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nexinA1在基底细胞样乳腺中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级别、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71,P<0.01;r=0.352,P<0.01),与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r=-0.374,P<0.01),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Ki-67阳性指数及神经脉管侵犯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AnnexinA1的表达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进展快,预后差,AnnexinA1可作为其预测预后的病理学指标。

  • 标签: 膜联蛋白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D44.CD24在乳腺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本院本科室收治的160例乳腺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和20例单纯性乳腺小管增生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双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CD44和CD24的表达情况。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究CD44和CD24在乳腺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结果对本次研究分析后,对照组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和单纯性乳腺小管增生患者,CD44、CD24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15.00%、15.00%和20.00%,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乳腺患者CD44、CD24细胞的阳性率均>65.00%,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44、CD24在乳腺中具有比较高的表达率,其较高的表达率与乳腺的发生有关。

  • 标签: 乳腺癌 CD44 CD24
  • 简介:摘要目的在早期乳腺患者治疗中应用保留乳腺的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4月~2016年0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早期乳腺患者100例,按照不同术式分为两组,50例保乳术患者为治疗组,50例根治术患者为常规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常规组与治疗组的以上指标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相关意义;治疗组情感职能的评分与健康评分明显比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患者治疗中应用保乳术,可以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气血两虚乳腺中选取益气安神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选取对象为56例气血两虚乳腺患者,以抽签法实施对比分组,参照组行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组行益气安神汤治疗,参比两组不良反应统计值、临床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气血两虚乳腺患者不良反应统计值、临床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与参照组数据对比,P<0.05,统计学表明检验意义。结论将益气安神汤治疗应用在气血两虚乳腺中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益气安神汤 气血两虚型 乳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AR、P-PKB在三阴性乳腺中的表达意义,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我院接收的乳腺门诊患者,其中53例患者为三阴性乳腺,47例患者为非三阴乳腺,检测患者AR、P-PKB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三阴性乳腺患者AR的表达水平明显比非三阴乳腺患者低,但P-PKB的表达水平高于非三阴乳腺患者,经SPSS17.0分析数据得P<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AR、P-PKB在三阴性乳腺中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疾病分期。

  • 标签: AR P-PKB 三阴性乳腺癌 价值评价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