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视力筛查仪和视力表的检查效果,寻找快捷、准确、有效的婴幼儿、学龄儿及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在我区托幼机构13000例(26000眼)婴幼儿童为观察对象,分别使用伟伦视力筛查仪和视力表两种方法检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与视力表相比较,视力筛查仪的单人次检测耗时更短,低常视力检出率和准确率明显更高,检查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视力筛查仪操作简单,检测更准确快速,受检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视力筛查仪 视力表 视力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力健康教育对健康体检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人员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自制KAP调查问卷及PRECRDE-PROCED模式统计两组人员视力健康知识、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其中对照组调查人员不接受任何健康教育,观察组调查人员接受视力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调查人员干预前后视力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评分。结果对照组调查人员干预前后视力知识、态度评分、行为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调查人员三项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视力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健康体检人员对视力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并可提高体检人员对视力保护的态度、行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保护视力、纠正不健康视力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视力健康教育 健康体检 知识态度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肢体残疾患者应用康复护理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肢体残疾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及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肢体残疾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及康复训练的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肢体残疾 康复护理训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我国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残疾大学生身体自我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从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

  • 标签: 残疾大学生 负面身体自我 研究述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视力保健的预防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于我院进行视力保健检查中低常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实验组患儿家长进行持续性视力保健知识教育,发放保健手册,介绍相关治疗知识。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视力恢复及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38例患儿视力恢复。对照组中,25例视力恢复。可得,实验组视力恢复率为76.0%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率为5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家属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60.22±12.33)分与(60.18±12.10)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80.43±12.3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为(67.90±13.22)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及时发现儿童视力问题,积极进行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预防儿童视力下降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儿童视力保健 预防 体会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力残疾评定中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的作用。方法在医院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评定的申请办理、换发第二代残疾证者中抽取300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应用WAIS-RC量表进行智力残疾鉴定,评估其智力检测结果、医师已评定的致残等级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医生评估的智力残疾等级主要包括二级、三级、四级,而无一级,其智商值在20~69范围内,平均智商值是(49.8±7.6),言语智商值是41~69,平均言语智商值是(53.8±9.1),操作智商值是36~69,平均操作智商值是(48.7±8.6);对本组医师评定智力残疾等级、智力检测结果实施一致性检验,P<0.01,可见两种评定结果一致性较高,而智力残疾轻重度与其操作智商、言语智商、全量表智商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智商值越低,其残疾程度越严重。结论在智力残疾评定中辩证的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可为残疾等级评定提供客观指标,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智力残疾评定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等级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宜宾县0~6岁儿童残疾现况进行筛查,明确儿童中存在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发育偏异的患病情况,建立早期筛查、治疗和康复的工作机制,实现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目标。方法对全县0~6岁所有儿童进行筛查,并且按照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复筛。结果宜宾县0~6岁残疾儿童123例,所筛查出的儿童残疾中,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发育偏异占比分别为16.3%(20例)、8.9%(11例)、42.3%(52例)、43.1%(53例)。结论开展0~6岁残疾儿童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提高人口的质量。

  • 标签: 宜宾县 0~6岁儿童 残疾现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组心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低视力患者81例,所有患者进行小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结果干预前8.65%的低视力患者有焦虑的情绪,抑郁检出率为21.00%;干预后低视力患者无焦虑检出,抑郁检出率为14.82%,干预前后焦虑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视力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常见小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焦虑情绪。

  • 标签: 干预性研究 低视力患者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弱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功能发育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据统计在我国目前13亿人口中,弱视的检出率为2.8%,保守估计弱视儿童达4000万1,人数相当可观。弱视的危害不仅使患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更重要的是使患者失去双眼单视及立体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立体视又是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所必需的高级视功能,它直接影响劳动效率、工作质量和劳动安全。幼儿时期的视力对一生的视觉发育有重要影响。6岁前阶段是人类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因此,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情况调查有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锡山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 弱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驾驶员体检中视力和辨色力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于疾控中心体验中心进行专业体验疾控驾驶体检的驾驶员,共9415例,回顾性的分析全部驾驶员的体检资料,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复检中视力与辨色力检查不合格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结果男性体检中视力和辨色力检查结果不合格率明显比女性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法驾照持有者中视力不合格者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表现为视力改变和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体检合格证,为此医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教育,一定要严格把控体检质量关,防止视力和辨色力检查不合格的驾驶员上岗,从而可以避免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 标签: 驾驶员 体检 视力 辨色力 检查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芪明颗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改善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服用芪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力及视网膜循环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0%,较对照组的76.74%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及视网膜循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明颗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显著提高视力,提高视网膜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芪明颗粒 视力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一直以来都是残疾人口大国,残疾人的社会问题一直被多方面关注。2017年,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其中肢体残疾者最多,截至2010年底,有29%是肢体残疾者,约为2472万人。国内外研究表明,残疾人对社会化的适应能力较弱,而肢体残疾人也有同样的社会适应问题。本文将探讨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其实现的社会化进程指明方向。

  • 标签: 肢体残疾人 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青光眼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9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低视力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原发性青光眼非低视力的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中文版视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25(CVRQoL-25)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分析造成生活质量低下的因素。结果影响生活质量下降的因素有年龄、基础疾病、经济状况等。结论在青光眼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要保护好其视力,还要给予心理护理、社会关怀、健康教育等方式,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青光眼 视力低下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术后继发癫痫患者积极率对其残疾接受度的影响表现,结合现实病案资料,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颅脑术后继发癫痫患者,搜集整理患者相关临床病案资料,调查研究患者积极率及残疾接受度两项指标数据,获得结论。结果60例患者,积极率为(0.95±0.16),残疾接受度为(153.94±21.51)分,低、中、高残疾接受度比例分别为34.22%、51.27%、14.51%。结论颅脑术后继发癫痫患者在发病后会受干扰因素的影响,积极率与残疾接受度呈正相关影响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作用较大。

  • 标签: 颅脑术 继发癫痫 积极率 残疾接受度 影响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致残因素。方法此次选择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心理评估量表对患者致残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病情严重度及其自身应对方式会影响其精神残疾状况,其中患者自身应对方式为病情及精神残疾的中介效应。结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康复训练时要高度重视患者自身应对方式,根据患者病情作针对性干预,以期充分改善患者精神残疾状况。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应对方式 致残因素
  • 简介:摘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以手术封闭裂孔为主,术后视网膜虽然能达到解剖复位,但是患者往往术后视力不理想。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一种可以显示高分辨率的活体组织横截面图像的光学相干扫描技术,它能清晰显示视网膜的各层结构。通过OCT检查发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其视网膜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变化,这些变化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密切相关。本文就OCT对评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力恢复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致残的因素。方法采取简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有关危险因素的收集以及阴性症状量表等问卷与量表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250例进行问卷调查,随后将调查与检查的结果采取逐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进行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致残的因素的研究。结果与患者的精神残疾的病情程度呈现负相关的因素有患者的精神状态、家庭的气氛、患者的被照顾程度以及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庭月收入。而患者的病程范围以及SANS评分等与患者的精神残疾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精神残疾患者的过程中,注意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家庭的气氛、患者的被照顾程度以及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庭月收入等危险因素,在对患者的全面情况进行评估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与训练。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精神残疾 致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视力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视力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护理干预 视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