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近视激光护理中,接受微信平台护理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随机抽取收治的122例行近视激光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各61例,比较对照组(施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微信平台干预)的护理结果。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度评分明显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近视激光护理中接受微信平台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视力,提高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对此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近视激光手术 微信平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接收近视散光患者60例作为对象研究,分成两组不同处理组,即对照组(常规Lasik手术)、治疗组(全飞秒激光),并于手术期间实施护理措施,评定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预后屈光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近视散光患者行全飞秒激光疗法期间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作用显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整体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全飞秒激光 近视 散光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总结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患者70例体会。52例手术成功,其中行多次腔内手术(2-3次)者5例,手术失败3例,改开放手术。原因为尿道狭窄段较长(>3cm)以及多次性腔内手术。术后有25例需定期扩尿道。结论该手术可在我院治疗尿道狭窄,但应争取一次性成功,尽量避免重复手术

  • 标签: 钬激光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86列采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CO2激光气道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术前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有效的体位安置、仪器设备的放置。并确保显微镜、CO2激光系统的正常运行。结果手术方式采用经支撑喉镜入路顺行切除方法。手术时间10min~30min,术中出血量0~1ml。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恢复良好。

  • 标签: 显微镜 CO2激光刀 术中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声门型喉癌CO2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CO2激光治疗,对比两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声门型喉癌CO2激光治疗后复发率较低,并发症较少,5年生存率较高。

  • 标签: 早期 声门型喉癌 CO2激光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治疗近视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5年8月间收治的近视眼患者100例(20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0例(100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以及高阶像差差值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裸眼视力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裸眼视力改善十分明显,与术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彗差、球差及总像差变化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彗差的变化程度相对较小,而球差及总像差改变都比较明显,观察组患者增加程度明显不及对照组患者。结论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治疗近视眼的过程中,不仅能促进视力的恢复,还能对其视觉质量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泌尿外科腔内钬激光的护理配合经验与体会。方法对本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接受腔内钬激光治疗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接受腔内钬激光治疗均获得成功,手术护理配合满意,未有因护理原因导致的护理差错情况出现。结论泌尿外科腔内钬激光的护理配合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掌握钬激光的工作原理,对钬激光参数正确设置,确保护理安全、顺利进行。

  • 标签: 泌尿外科 腔内钬激光手术 护理配合 经验与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钬激光患者进行技术原理认知教育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04-2016.04行钬激光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钬激光技术原理等相关知识的认知教育。比较两组在认知情况、拔管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钬激光的总认知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认知率70.6%(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钬激光进行技术原理认知教育能满足患者临床需求,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术后的康复。

  • 标签: 认知教育 钬激光 技术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视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后而未行准分子激光的原因。方法对536例(1072眼)屈光不正患者常规进行术前检查后未行手术的原因分析。结果最终未行手术的536名(1072眼)患者中,因思想顾虑大而未手术的有189例,疑似圆锥角膜、及圆锥角膜的共有77例,角膜中央厚度不足的有70例,最佳矫正视力不佳的59例,有眼底疾病的52例,经济原因未做的43例,高眼压29例,因其他原因未做手术的17例。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是一种选择性手术,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必须严格术前筛查,才能保障手术安全。

  • 标签: 屈光不正 准分子激光 手术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器械快速有效的灭菌方法。方法观察组由本科护士在手术室相邻的房间消毒无包装的手术器械抽样100件;对照组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送检前包装需消毒的器械。结果两组细菌检出率均为100%,两组手术病人无一例感染,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只要认真清洁器械,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在手术室快速高压蒸汽消毒与消毒供应中心包装消毒在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都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近视手术 消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激光TransPR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准分子激光中心的132例263眼进行TransPRK治疗。结果术后7—10天234只眼88.9%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一月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均控制正常,无明显haze现象。结论采用全激光TransPRK治疗近视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 标签: 近视 全激光Trans PRK
  • 简介:摘要正常人眼>80%像差来源于角膜,地形图引导角膜屈光手常规用于某些疾病、外伤后的角膜及眼表手术导致严重的角膜不规则散光的治疗,与常规屈光手相比,其具有术前检查的严谨以及手术设计的复杂等特点,屈光手医生需充分学习并熟悉手术设计方法和原则,掌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角膜不规则散光 角膜地形图 角膜屈光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且术后患有丝状角膜炎的患者49例(98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3,46眼)行丝状物清除、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软性接触镜佩戴治疗,观察组(n=26,52眼)行丝状物清除、自体血清滴眼液、软性接触镜佩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发生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自体血清滴眼液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丝状角膜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飞秒激光与SBK治疗近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近视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虹膜定位的引导下,对照组进行机械刀SBK治疗,观察组给予飞秒激光LASIK治疗。结果经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半年以及一年的恢复情况良好,通过客观分析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两组患者术后屈光度的比较上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高阶像差和四阶球差在术后一年均有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的增加幅度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近视的过程中,利用飞秒激光与SBK治疗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利用飞秒激光所制造的角膜瓣,厚度的均一性更好,由此所产生的高阶像差变化会更小,会取得更好的视觉质量,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飞秒激光 SBK 近视 临床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接受角膜激光光手术前检查,而未行手术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6月-8月前来我中心就诊,并行术前检查的607例(1214眼)患者中,未行手术的235例(470眼)进行原因分析。结果6-8月未行手术235例,占总检查人数38.71%。其中符合手术条件,但因自身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放弃手术102例(43.40%);因角膜厚度不足有71例(30.21%),角膜形态异常28例(11.91%);因眼底病变,包括视网膜色素病变,视网膜裂孔未能手术11例(4.69%);因近视度数过高超过手术范围未能手术12例(5.11%);可疑青光眼5例(2.13%);斜弱视5例(2.13%);确诊圆锥角膜1例。结论角膜屈光手并非适合所有人,全面的术前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才能更好开展该技术。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术前检查 禁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FEMTO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治疗近视临床效果,从而为近视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接收的90例近视患者(180只眼),对这些患者采用FEMTO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实施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3个月有87例患者的视力恢复或者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所占比例为96.7%,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结论对于近视患者采用FEMTO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FEMTO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 近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31眼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2月。结果术后视力为0.02~0.08者7眼(22.58%),0.1者2眼(6.45%),0.2者2眼(6.45%),0.3~0.4者3眼(9.68%),0.5~0.8者11眼(35.48%),1.0以上者6眼(19.36%)。所有的病例术后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度近视眼眼底改变,对视力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无视网膜脱离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眼并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

  • 标签: 白内障 高度近视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