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屈光手术的非适应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角膜屈光手术的非适应症分析

梁刚李跃祖李俊伏丽珍张媛媛

梁刚李跃祖李俊伏丽珍张媛媛(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接受角膜激光屈光手术术前检查,而未行手术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6月-8月前来我中心就诊,并行术前检查的607例(1214眼)患者中,未行手术的235例(470眼)进行原因分析。结果6-8月未行手术235例,占总检查人数38.71%。其中符合手术条件,但因自身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放弃手术102例(43.40%);因角膜厚度不足有71例(30.21%),角膜形态异常28例(11.91%);因眼底病变,包括视网膜色素病变,视网膜裂孔未能手术11例(4.69%);因近视度数过高超过手术范围未能手术12例(5.11%);可疑青光眼5例(2.13%);斜弱视5例(2.13%);确诊圆锥角膜1例。结论角膜屈光手术并非适合所有人,全面的术前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才能更好开展该技术。

【关键词】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禁忌证

【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141-03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ausethatinappropriateforlaserrefractivekeratomileusesunderregularpreoperativeexamination.

Methods:Weretrospectivelyanalyzed235cases(470eyes)thatwereunaccommodatedforlaserrefractivekeratomileusisafterregularpreoperativeexamination,fromJune2012toAugust2012.Result:235cases(38.71%)wereunaccommodatedfortheoperation.Inthesecases,102casesofthem(43.40%)werepsychologicalorsocialresean;71cases(30.21%)weredeficiencyincornealthickness;28cases(11.91%)wereabnormalincornealtopographic.11cases(4.69%)wereunacccommodatedofretinopathy;12cases(5.11%)werewithhighdiopter,thatoveroursugicalextent;5cases(2.13%)werewithhighintraocularpressure;5cases(2.13%)werestrabismusandamblyopia;1casewerediagnosedkeratoconus.Conclusion:laserrefractivekeratomilesusisisnotfitforeverybody,strictpreoperativeexaminationandcarefulcaseselectionbyitsindicationshoulddevelopthissurgerywell.

【Keyword】laserrefractivekeratomileusispreoperativeexaminationcontraindication

角膜屈光手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二十多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角膜屈光手术一步步日趋完美:2005年美国interlase飞秒激光在中国投入市场用,标志着角膜屈光手术进入了飞秒的时代,2010年蔡司visumax全飞秒激光的上市,标志着角膜屈光手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新技术的诞生,使得角膜屈光手术的选择更多样化,可以为不同条件的患者提供更多、更加成熟,安和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飞秒激光制瓣——切削精确度较高、角膜瓣的厚度相对较薄,根据患者角膜情况,可以制作个性化的角膜瓣,具有更好的可预测性、精确性和均匀性[2],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手术适应证,让一部分不适合过去手术方式的患者看到了希望;全飞秒激光的屈光矫治,更为微创、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更小,引领了屈光手术发展的最新方向。但无论如何选择手术方式,作为手术治疗近视的方法,严格的禁忌症筛查和适应症选择依旧十分重要,在有手术愿望的患者中,由于自身原因和客观条件未能进行手术的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

我院屈光中心经过2012年6、7、8月的时间,在行术前检查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不能进行手术,现将这三个月的情况作一回顾,以分析未行角膜屈光手术的原因。

1.研究对象

以6、7、8月在我中心行术前检查但未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三个月共完成术前检查607例(1214眼),未行手术235例(470眼),其中男性120例(240眼),女性115例(230眼)。

2.方法

对有手术愿望且符合术前检查常规标准的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包括裸眼远近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直径检查、暗室瞳孔直径检查、医学验光、主视眼检查、荧光素钠角膜染色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Schirmer试验、非接触式眼压、休氏压平式眼压、眼前节分析(oculyzer)、波前像差分析、A超角膜厚度测量、散瞳验光、眼底检查,必要时行视野、0CT、眼B超等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对患者及其家属作术前谈话及宣教,逐一评估手术条件。统计经上述过程后未能进行手术的病例,分析其原因并做分类统计。

3.结果

完成术前检查607例,其中完成手术372例(61.29%),未进行手术235例占(38.71%)。未行手术的235例病例,年龄17~42岁,平均年龄23.61岁。男性120人(占51.06%),女性115人(占48.94%),现分析其原因分类如下:

原因例数(眼)%

自己放弃102(202)43.40

角膜厚度不足71(142)30.21

角膜形态异常28(56)11.91

眼底病变11(22)4.69

度数过高12(24)5.11

疑似青光眼5(10)2.13

斜弱视5(10)2.13

圆锥角膜1(2)0.43

4.讨论

1、自行放弃手术:102例患者在做完术前检查后,符合相关手术条件,可以进行手术,但患者自己或家属考虑放弃手术,其中男性62例(60.78%),女性40例(39.22%)。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一种主要手术方式,经过二十余年不断的发展,已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和安全性。但作为一种专业医疗手段,术前应对预手术人群做一个理性的宣教,针对患者个体的需求及自身的眼睛条件给予合理化的建议。

在自行放弃手术的这一部分患者中,多数是由于个人的心理因素原因,在对手术安全性、术后效果反复询问后,对手术结果过于理想化,期望值过高,而无法完全接受手术同意书、及医生所提及的相关手术风险,经反复解释仍抱有思想包袱,对手术的选择有较大的思想顾虑。对于这类患者,应打消其对手术的过高期望、尊重其选择,不能因利益目的鼓动其进行手术,慎重的选择是对患者利益和医疗行为的良好保护。

其中有11例患者虽然有摘除眼镜的愿望,但对手术的安全性,术后恢复及术后视觉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传统手术方式、设备无法满足其需求,经多方面途径的了解,到我院就诊的初衷是为行全飞秒透镜切除术,希望通过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解除近视困扰。经术前检查后,8例屈光度小于-3.00D,3例屈光度大于-10.00D,虽然具备手术条件,却不适合全飞秒手术[3]。最终没有选择其他手术方式,放弃手术。

2、角膜厚度不足:统计显示,该部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为435~517µm,平均479.06µm。

一般认为选择角膜基质层切削时角膜中央厚度应大于450µm,术后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应大于250µm,有学者建议300µm[4]。角膜厚度决定了手术可治疗的近视度数,也是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盲目地手术可能引起继发性角膜扩张,继发圆锥角膜等严重并发症。通过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和A超角膜厚度测量仪,对角膜厚度进行测量[5],根据治疗度数,对患者进行评估,以便保证手术安全性。我们所选标准时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大于290—300µm,严格排除角膜过薄的因素。表层角膜屈光手术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角膜中心厚度,但由于手术后需戴角膜接触镜、早期视力波动明显、术后用激素性眼液时间较长,一部分角膜偏薄只能考虑表层切削的患者,因其术后立即要参加体检,综合上述因素考虑未选择该手术而放弃。

3、角膜形态异常:主要包括角膜曲率过高、过低,角膜不对称指数高,角膜后表面前凸明显、厚度变化快等相关因素。

圆锥角膜作为角膜屈光手术的绝对禁忌症,其早期变化多为形态的异常,对角膜形态异常病例的警惕和排查,可以有效避免术后继发性圆锥角膜的发生。Oculyzer分析系统里包含多种圆锥角膜指数的分析,通过对角膜360度扫描,利用Scheimpflug图像原理,获取角膜更多的数据信息,建立角膜模拟3D图形,提供了全面,更真实的角膜形态系数。针对圆锥角膜,该系统提供了直观的指数参考,包括圆锥角膜指数(KI)、中央圆锥角膜指数(CKI),其他参考指数包括高度离心指数(IHD)、表面变异指数(ISV)、垂直不对称指数(IVA)等为分析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提供了更多客观参数。另外根据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特征为:①、角膜中央平均屈光力>47.00D;②、下方角膜比上方角膜显著变陡(I-S≥1.26D);③、同一个体双眼角膜中央屈光力差值>1.00D[6],综合各参数分析,对于提示异常或者具有亚临床圆锥角膜特征的病例,需动态观察随访,慎重选择,必要时行RGP配戴。

4、近视度数过高:等效球镜度数由-12.00D~-25.00D,平均-16.29D。

目前认为角膜屈光手术的矫治一般不超过-12.00D,我中心对于近视度数大于12.00D,甚至大于14.00D的患者,建议选择ICL晶体植入术。在这类患者中,有的是文化程度较低,且经济条件有限,ICL高额的费用使得他们无法实现治疗的愿望;有的是对眼内手术的风险顾虑重重,对手术效果期望过高、最终考虑放弃手术。

5、眼底病变:其也是手术一项重要禁忌症。近视患者或多或少伴有视网膜病变,有的并不影响角膜屈光手术的选择,但对于周边视网膜变性及裂孔形成、特别是伴有玻璃体的牵拉,应进行眼底激光等相应的治疗,部分患者在治疗后1~3月,再考虑行角膜屈光手术。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多发生在轴性近视为主的患者中,因其多伴有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变薄,导致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从而导致视网膜及脉络膜弥漫性萎缩,如同时伴有玻璃体变性、玻璃体后脱离等,易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术前充分散瞳,细致的检查。

6、疑似青光眼:眼压测量是手术前的必查项目,术后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眼压与角膜厚度有密切关系[7]。有文献提示:近视眼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术前的基础眼压的检查为将来眼压的变化提供一个标准参照,术前眼压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Oculyzer系统中对眼压测量提供了矫正眼压值,可作为很好的参考。我们同时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和休氏压平式眼压对患者检测,相互校准参考。对于高眼压患者与角膜厚度不匹配、特别在眼底检查中,对大杯盘比、出现盘缘切迹、盘缘变薄等可疑患者,一定要行视野、24小时眼压检测等青光眼专科检查,慎重选择手术。

7、斜弱视:本次统计中有5位患者因斜弱视未行手术,3例斜视程度较重且单眼注视不佳的患者,嘱其先行斜视矫治,改善眼位后可考虑手术;2例弱视患者因矫正视力欠佳,手术评估不能达到患者预期,未行手术。屈光手术在成人弱视的治疗方面,有一定作用[8],但多数患者对手术有较高的期望值,不能接受手术后视力仍到不到自身预期的结果,导致成人弱视患者接受手术者较少。

角膜屈光手术也可用于高度远视的患者,甚至进行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的治疗[9]。但由于地域差异,患者接受度有限,我中心尚未开展该类手术。

8、本次统计病例中确诊一例圆锥角膜,嘱其配戴RGP治疗。

综上所述,虽然角膜屈光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屈光矫治方法,随其迅速发展,安全性、准确性也越来越高,但作为一类手术,其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应在公众中做一个理性的宣教,同时医务工作者也应该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全面细致地进行术前检查,和患者良好地沟通,才能更好地开展运用这项技术。

参考文献

[1]谢立信,陈敏.科学和健康地开展角膜屈光手术.中华眼科杂志,2012,48(5):385-387.

[2]郑琳,王骞,揭黎明.应用OCT对LASIK术后两种角膜瓣对比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03):296-300.

[3]周行涛,王晓瑛,褚仁远.飞秒激光、LASEK/Epi-LASIK及ICL手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4]SeiteB,TorresF,LangenbucherA,etal.Posteriorcornealcurvaturechangeraftermyopic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J].ophthal-moiogy,2001,108(4):666-672.

[5]柳静,周跃华,郑燕.眼前节诊断系统与超声测量角膜厚度的比较.武警医学,2011,22(07):587-588,592.

[6]王勤美.屈光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崔香红,高雪飞.角膜中央厚度对眼压的影响.中外健康文摘,2011,08(02):192-192.

[8]李莉,张丰菊,柳静,高思敏.LASIK手术在治疗成年人屈光参差性弱视中的作用.眼科,2011,20(02):130-132.

[9]章哲环,周行涛.儿童高度远视性屈光参差手术治疗进展.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0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