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球抗糖尿病药物发现状及市场行情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医院2011-2013年度抗糖尿病药物使用情况,内容包括药物种类及各类药物所占比例,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磺酰脲类药物使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噻唑烷二酮类及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使用比例则逐年上升(P<0.05);氯茴苯酸类及双胍类药物三年使用情况对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随着新型抗糖尿病药物不断研发进入市场,以及药物安全性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安全性较低的抗糖尿病药物使用量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未来抗糖尿病药物格局将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出现而产生较大变化。

  • 标签: 抗糖尿病药物 研发现状 市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气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烦躁及有呼吸急促患儿应及早拍摄胸片,必要时胸部CT可早期诊断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及机械通气可减少气胸死亡率。

  • 标签: 气胸 新生儿 早期发现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药物多晶型对制剂质量、生产工艺的影响以及固体制剂工艺过程对药物晶型的影响因素,为制剂工作者在处方开发、新药剂型设计、生产工艺的优化、药品质量控制以及临床药效方面提供参考。

  • 标签: 多晶型 药物制剂 综述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和帕金森疾病相关的运动症状的关键因子往往会受到多巴胺神经元的逐步破坏,而神经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已经被证明在试管实验及帕金森动物模型中可以保护多巴胺神经元;GDNF及其“亲戚”——神经生长因子抗体通常用于严重帕金森患者的实验性疗法中,而且研究结果非常有前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中出现药物热36例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多出现于用药后2个月以内。结论在结核病人的化疗过程中尤其是用药后2个月内出现发热的患者,特别注意和应考虑到药物热的可能,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化疗药物对配置人员的职业危害,探讨如何加强静配中心人员配置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方法通过阐述静配中心人员在配置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从规范化疗药物配置的操作流程、加强人员管理等方面,来探讨静配中心人员进行化疗药物配置时的职业防护。结论配置中心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全面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和自我防护意识,一定会将化疗药物配置的职业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合理用药,研究在降脂治疗中,采用他汀类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方法回顾在我院实施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抽取60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研究联合应用药物的种类以及不良反应的类型等情况。结果联合使用药物的60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大多为肌肉毒性;另外患者服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种类不同,分析结果显示在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等药物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概率最大的为辛伐他汀;除此之外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降脂药物如果联合应用降压药物,会出现最大概率的不良反应可能。结论在药物治疗中,应该根据药物种类以及患者身体情况,制定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以便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药物联合 不良反应 他汀类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因有降胆固醇的功效而被临床广泛使用。虽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当与其他药物联用时会产生一定的药动学作用,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到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进行配药规划,对于维护临床安全来说极其重要。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做了简要阐述。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临床中许多患者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须谨慎用药以免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DDI曾致一些重要临床药物限用或退市,新药研发过程中DDI非常重要,已成为药品监管机构和制药公司的关注重点。本文结合CFDA和FDA颁布的指导原则,简介新药研发过程中的DDI研究。

  • 标签: DDI抑制 诱导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常见差错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归纳整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7年1月—6月出现的各类差错。结果在整理出的差错中,主要包括审方错误,排药错误,配置错误等。结论改进措施的提出,对于降低差错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差错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肠道致病菌入侵肠道时引发免疫反应会对肠壁进行修复。新发现对开发防治肠道致病菌的新手段,缓解因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的耐药性增加的严峻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通过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使得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浆和组织细胞内胆固醇浓度降低,且药物不良反应一般较轻,耐受性良好,临床使用十分广泛。本文研究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研究探讨影响他汀类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情况,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CYP3A4 OATP2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有关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处方,通过对该医院药使用处方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结果,并将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得出相关结论。结果本次研究得出基本药物制度使用之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主要是二联用药和静脉注药。同时抗菌药物物品平整以3代头孢霉菌和新一代青霉素为主,但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降低为48%,主要是单一用药和口服,药物品种以第1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钠为主。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会相应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使得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向合理化。

  • 标签: 系统评价 基本药物制度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杭州地区抗菌药物(基本药物)使用现状,分析用药特点及趋势。方法根据杭州地区26家医院包括三甲医院17家,二甲医院9家,总计26家医院2010~2012年的抗菌药物(基本药物)用药数据,采用金额分析法和数据汇总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杭州地区26家医院抗菌药物(基本药物)品种数基本维持在31种,购药金额维持在2.09~2.37亿元之间,2010~2012年使用第一的均是头孢类抗菌药,其中2011年头孢类抗菌药物购药金额首次出现大幅下降15.99%。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购药金额持续上升,2012年购药金额于2010年相比同比上涨33.30%。从购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来看,杭州地区抗菌药物以头孢呋辛使用最为广泛,其次是左氧氟沙星。结论杭州地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受抗菌药物管理政策的影响明显,为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使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趋于安全、有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 标签: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用药频度 规定日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