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2种牙周固定术固定外伤性松动脱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93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1组采用牙弓夹板固定术22例40颗牙,2组采用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24例53颗牙。结果4~6周后复查,2种牙周固位术有效率分别为90.00%、92.45%,差异无显著性(P>0.05),拆除固定装置3月后复查,2种牙周固定术有效率分别为75.00%、92.45%,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疗效优于牙弓夹板固定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固定方法。

  • 标签: 牙周固定术 牙外伤 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拇指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同时脱位的损伤机制和误治原因,以防再次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一例拇指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同时脱位误治导致掌指关节脱位加重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面包车侧翻致左手掌、手背出血、活动障碍4+小时就诊,入院后急诊行清创缝合,第4、5掌骨骨折复位固定,拇指腕掌关节脱位复位固定,左第一指掌侧总动脉吻合。术后复查左手正侧斜位X片示拇指腕掌关节仍脱位,掌指关节脱位较术前加重,术后二周再次仅行腕掌关节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术后复查左手正斜位X片示腕掌关节、掌指关节脱位已恢复。结论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术前详细查体和仔细读片,术中反复多角度透视,可减少此类疾病的误治。

  • 标签: 拇指 腕掌关节 掌指关节 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脱位后进行再植的临床分析并探讨手术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将脱位牙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最后用0.25%氯霉素溶液冲洗,轻刮牙槽窝使之充满血液,将离体牙按牙脱位方向植入并固定。结果随访5年,49例共53颗牙成功47颗,成功率88.7%结论牙脱位再植成功越早越好,离体牙保存方式及合理的再植方式,术后的护理等至关重要。

  • 标签: 牙再植 牙脱位
  • 简介:摘要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肩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骨科确诊为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共96例,随机将9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8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进行对比,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肩关节脱位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肩关节脱位患者的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缓解,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骨科 肩关节脱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手法复位在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状况。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肩关节脱位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足蹬法复位治疗,研究组接受上举牵引复位法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再次脱位、复位情况等,并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研究组92.50%高于对照组65%,对比再次脱位率,研究组2.50%低于对照组12.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肩关节脱位建议可给予手法复位法,效果突出,复发率低,促进疾病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肩关节脱位 疗效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例月骨脱位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寻找其脱位的内在规律并以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法恢复腕关节功能,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例临床病例进行系统性的临床研究、追踪访视受伤患者、对受伤患者的疗效进行科学评判。结果4例患者术后功能良好,无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1例出现月骨坏死并关节隐痛伴右手无力。结论月骨脱位早期应进行手法复位,陈旧性脱位应手术复位并予以克氏针内固定防止再脱位,月骨脱位容易发生月骨坏死,发生几率约20%,治疗一般选择月骨切除术。

  • 标签: 月骨脱位 月骨坏死 月骨周围脱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脱位的X线表现及诊断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距下关节脱位患者的X线表现,对踝关节正位及足部侧位X线表现进行总结。结果距下关节内脱位6例,其中合并距骨骨折2例,前脱位同时合并踝关节脱位、胫腓骨远端骨折1例,后脱位1例。结论多数距下关节脱位可通过X线平片诊断,但应注意与投照体位不恰当造成的假性脱位相鉴别。

  • 标签: 距下关节脱位 X线摄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带袢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8例设为观察组,行袢纽扣钢板内固定,另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位丢失量、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33±3.9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2.59±11.28)min、(65.39±7.1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4.39±20.88)ml、(136.35±31.28)ml。观察组复位丢失测定,术后1周喙锁距离为(23.98±4.05)mm,术后8个月为(24.73±5.47)mm,末次随访(25.39±5.22)mm,平均丢失(2.14±0.58)mm。肩关节功能恢复Karlsson评估,优12例,良2例,差0例,优良率100%。对照组复位丢失测定,术后1周测量喙锁距离为(25.78±5.26)mm,术后8个月为(27.03±4.82)mm,末次随访为(29.11±3.47)mm,平均丢失(3.36±0.26)mm。肩关节功能恢复Karlsson评估,优9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2.85%。结论带袢纽扣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在复位程度、术后复位丢失量、肩锁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锁骨钩钢板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带袢纽扣钢板 锁骨钩钢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健康人群白细胞VCS(体积、传导率和光散射)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利用Be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360例健康体检者(男性174名,女性186名)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VCS参数。结果研究发现白细胞的VCS参数值成正态分布,VCS参数与年龄和性别无关,而与白细胞总数相关。结论建立了健康人群白细胞VCS参数的参考范围,为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指标。

  • 标签: 白细胞 VCS参数 Beckman-Coulter LH75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PILON骨折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自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12例后PILON骨折脱位的病例,经过3~24个月以上的随访,对手术适应征的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据Baird—Jackson4评分系统进行评定,本组病例优(96~100分)9例,良(91~95分)2例,可(81~90分)1例,差(0~80分)0例,优良率为91.6%。结论后PILON骨折依据骨折的分型采用多枚空心拉力螺钉或支撑钢板内固定,可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骨折 踝关节 骨折内固定
  • 简介:摘要习惯性髌骨脱位是一个具有较高漏诊率的疾病。该疾病没有准确的好发年龄,没有性别倾斜。患者就诊时不能准确主诉症状,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与膝关节其他病变混淆。出现严重临床表现的患者多为多次反复脱位后。本文将从解剖结构异常对髌骨脱位的病因进行分析,对习惯性髌骨脱位的诊断与治疗做简单总结。

  • 标签: 习惯性髌骨脱位 诊断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三种内固定法治疗Tossi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用手术治疗TossiⅢ型肩锁关节脱位57例,其中A组19例采用克氏关节脱位固定法;B组20例采用喙突螺钉固定法;C组18例采用肩锁钩钢板固定法。结果术后随访6-24各月,平均10月。全部以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63.1﹪、85.0﹪、94.4﹪。结论三种固定法各有利弊,肩锁钩钢板固定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固定法,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法。

  • 标签: 肩锁关节 关节脱位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