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加强放射性同位实验室管理,既要保证科研任务和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从事放射性工作师生的健康和对环境的保护。

  • 标签: 放射性 实验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联合同位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标准为进行局部切除术,不进行核素治疗,研究组标准为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进行131I核素及甲状腺激素治疗,分析治疗有效率等。结果50例乳头甲状腺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2%。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给予放射性核素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建议应用。

  • 标签: 乳头状甲状腺癌 治疗疗效 同位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青霉烯类抗生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06年~2009年全部201份使用青霉烯类抗生的病历,列表对病人的一般情况,细菌学检查,青霉烯类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等进行评价。结果青霉烯类抗生4年内用量虽有起伏,但总量逐年增加,主要是以老年患者的肺部感染使用为主,美罗培南增量明显。结论我院青霉烯类抗生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美罗培南
  • 简介:摘要泰能作为第一个青霉烯类抗生已广泛用于临床,泰能作为青霉烯类抗生的经典药物,目前临床上对病原不清的重症感染,在使用其他抗生无效果时,可考虑选用泰能,随着其他青霉烯类抗生的研发,目前泰能仍然是临床上治疗各种重症感染的“王牌”药物。本文从它的药理特点、不良反应、细菌耐药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抗生素 碳青霉烯 泰能 药理作用 耐药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血红合酶-1(HO-1)与冠心病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非冠心病患者60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116例(冠心病组)的血红合酶-1的水平,并分析HO-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HO-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O-1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血红素氧合酶-1 冠心病 冠脉动脉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肾上腺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0例,将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50例与参照组50例,参照组开展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麻黄碱,研究组开展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去肾上腺,比对两组患者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呕吐、恶心、低血压等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肾上腺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改善预后。

  • 标签: 去氧肾上腺素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位置切口白内障术后散光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及评价。方法根据切口位置将院方收治的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白内障患者69例(72只眼)白内障患者分成两组。Ⅰ组为对照组,上方切口组,共35只眼,Ⅱ组为实验组,左眼切口或右眼切口,共37只眼,在角巩膜缘后用钻石刀做切口,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对两组术后一周裸眼视力、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平均角膜散光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一周Ⅰ组平均裸眼视力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明显;平均角膜散光度Ⅰ组显著大于Ⅱ组,差异明显。结论左侧或右侧切口可使患者早期获得稳定、良好的裸眼视力,有效减少切口的扩张力,无缝线角巩膜缘切口可靠、安全。

  • 标签: 切口 手术源性散光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矽肺病人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间接收的70例矽肺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该方法对于患者的影响,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8.57%,观察组患者吸氧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矽肺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疗依从性,增加患者吸氧时间,从而对病情产生积极良好的影响,故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矽肺病 氧疗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肾上腺预防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220例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所有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各110例,进入手术室后静脉,复方林格液以10mL/(kg·h)的速度连续输入,对照组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去肾上腺50g静脉滴注。结果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手术前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观察组孕剖宫产术中平均动脉压为(13.33±1.09)Kpa高于对照组的(12.09±0.97)Kpa(P<0.05);平均心率(85.73±6.25)次/min、低血压3.64%低于对照组的(90.36±6.88)次/min、16.36%(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醉前液体预充加小剂量去肾上腺,有助于维持剖宫产循环稳定,降低低血压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去氧肾上腺素 剖宫产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青霉烯类抗生的应用及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60例接受青霉烯类抗生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总结限定日剂量数(DDDs)、用药合理性情况。结果青霉烯类抗生种0.50g规格的美罗培南的总消耗量及DDDs值最高,最低的是1.00g规格的厄他培南;类型选择、用法用量、药物配伍、联合用药、治疗疗程不合理是影响应用合理性的原因。结论青霉烯类抗生中应用最广的是美罗培南,虽然效果明显,但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

  • 标签: 呼吸内科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浓度对剖宫产新生儿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空气(A)组和氧气(0)组,记录麻醉前及从吸氧到娩出时间段的母体动脉血气值、SOD和LPO值;以及胎儿首次呼吸前的脐动、静脉血气和LPO、SOD值,分析不同吸入浓度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母体术中及娩出时血P02及脐静脉血P02氧气(0)组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1);胎儿娩出时母体动脉及脐静脉LPO值氧气组均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5);但SO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期间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改善新生儿的合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

  • 标签: 氧浓度 剖宫产 氧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肾上腺的不同用法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时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时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预注和同步胶体负荷以及间断静脉注射小剂量的去肾上腺(根据具体需求)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预注和持续静脉输注去肾上腺的方法,观察2组患者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补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时采用预注和持续静脉注射小剂量的去肾上腺的用法能够在保障新生儿的良好结局的条件下,有效的降低剖宫产时患者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去氧肾上腺素 不同用法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低血压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 标签: 长期氧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位置的长度为1.8mm的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择无并发症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0例240只眼随机分为3组A组行12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B组行11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C组行9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由同一位医师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别于术后7d、1月和3月行常规裂隙灯检查、视力检查及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散光。各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的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法,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各时间点3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d时,3组患者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月和3月时,C组患者的角膜散光较A组与B组明显减小(P<0.01),但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900钟位透明角膜切口,术后引起的角膜散光最小,能更好的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 标签: 微切口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对改善感染性休克病人血流动力学状态和组织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感染性休克病人,基础疾病为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胆囊炎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去甲肾上腺治疗感染性休克,对照组加用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对比两组治疗后6小时内复苏成功率及住院1月死亡率;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小时内复苏成功率及住院1月死亡率分别为(90%、20%)、(50%、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更能够改善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组织代谢。

  • 标签: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感染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镜检查全身麻醉诱导期静脉微量泵注射去肾上腺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择期选择180例在全麻下进行气管镜检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5例)和对照组(45例)。同时给予液体负荷量10ml/kg。对照组为Ⅰ组,采用两泊芬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135例患者再随机分为Ⅱ、Ⅲ、Ⅳ组,每组45例。观察组各小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期间同时静脉微量泵恒速注射去肾上腺0.5μg·kg-1·min-1、1μg·kg-1·min-1、1.5μg·kg-1·min-1维持麻醉。各组患者心率小于50bpm时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予以纠正,MAP低于术前30%予以去肾上腺20μg单次注射纠正。记录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后、置入喉罩后即刻、气管镜过隆突后即刻的Bp和HR,记录各组患者所用去肾上腺和阿托品的用量。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围术期头晕、恶心、呕吐、以及低血压、高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Ⅰ组、Ⅱ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下降,Ⅲ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Ⅳ组患者血压相对增高。结论全身麻醉气管镜检查麻醉诱导期静脉恒速泵注去肾上腺1μg·kg-1·min-1可使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围术期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相对减少。

  • 标签: 气管镜检查 麻醉诱导期 静脉微量泵 去氧肾上腺素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熊去胆酸片中熊去胆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Kroma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0.025mol?L-1磷酸溶液(体积比4555,用20%氢氧化钠调PH至2.5±0.3)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柱温为30℃。结果熊去胆酸片中熊去胆酸及有关物质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试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RSD<2%),平均回收率为98.5%~100.4%。结论RP-HPLC应用于熊去胆酸中熊去胆酸及相关物质含量的测定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的优势,能有效控制熊去胆酸片的质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熊去氧胆酸片 胆酸 胆石酸 鹅去氧胆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高压治疗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牙周病的常规护理和高压治疗时的专科护理及特有心理疏导。结果所有患者高压治疗时未出现治疗及护理并发症,疗效显著。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牙周病患者顺利、规则、足疗程地进行高压治疗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辅助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纳入观察的158例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高压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复位、固定、物理治疗、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治疗。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骨痂开始形成时间、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治疗组在局部肿胀、疼痛消失时间、骨痂开始形成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18岁组;P<0.0518—40岁组及41—60组P<0.01。结论高压辅助治疗骨折疗效显著。

  • 标签: 高压氧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