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酸杆菌包括非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渐渐受人们关注。而医院自来水系中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不仅对医院住院病人造成院内感染,而且也对我们实验室的抗酸染色造成假阳性。本研究显示,本院的自来水系中水龙头检出抗酸杆菌阳性率高达18.6%。

  • 标签: 抗酸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凝血血纤系统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ARDS患者40例,测定血浆蛋白C(PC)活性、凝血酶调节蛋白(TM)、纤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抗凝血酶(A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和肺损伤(LIS)评分,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RDS组PC活性、AT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TM、PAI-1、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RDS组血浆PC活性与LIS评分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AT、PAI-1抗原含量与LI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ARDS患者存在着全身凝血纤系统的异常改变,即促凝血活性增加和纤活性降低,且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相关性。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凝血纤溶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三种市售阿司匹林肠片的出度,评价药品内在质量。方法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出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出液中药物浓度,以威布尔分布拟合出参数,经双侧t检验对出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种阿司匹林肠出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但其体外出度测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阿司匹林肠片制剂质量稳定、可靠,但其内在质量仍有待提高。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体外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大量输血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纤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多少分为观察组(大量输血)40例、对照组(少量输血)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输血后1天时的凝血四项(PT、TT、APTT、FIB)、PLT(血小板计数)、D-D(D-二聚体)。结果输血1天后观察组PT、APTT、TT、D-D明显高于对照组,FIB、PLT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创伤后大量失血会影响机体凝血功能及纤系统,在输血救治时要及时监测。

  • 标签: 大量输血 急性创伤 凝血功能 纤溶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80例急性心梗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分成栓组和未栓组,栓组分为A、B组,A组栓距发病6小时内,B组为7-12小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栓对AMI的治疗效果。结果栓组患者的冠脉造影再通率77.78%(70/90)高于非栓组

  • 标签: 心肌梗塞 溶栓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栓与急诊栓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0例行院内栓治疗,观察组30例行急诊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栓治疗前后其CK-MB、EF值等心功能指标脑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经过积极的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K-MB水平(12.1±5.4)、EF值(5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CK-MB水平(16.3±5.1)、EF值(60.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积极栓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预后,其中急诊栓治疗较院内栓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溶栓 急诊溶栓 疗效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标本4℃冷藏放置、放置4h对血凝结果的影响,探讨血凝化验的标本转运规范。方法本试验随机抽取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轻症患者和门诊患者,共计120人,同一时间、同样方法,采集同一患者的2份血样标本,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其中一份入对照组,离心后立即送检,得出化验结果A;另一份入试验组,离心后4℃冷藏4h后送检,得出化验结果B,将A、B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统计学结论,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得出临床结论。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对应项目差值的95%可信区间均在临床参考值升高或降低10%以内,故均视其对临床结论判读无影响,两组的临床结论无差别。结论采取“4℃、4h”冷藏保存血样的方法可以保证血凝结果的准确、可靠,可以保证临床结论的一致。

  • 标签: 冷藏 放置时间 血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结芽孢杆菌片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蓬安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外用药物同时给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口服,1-2片/次,3次/d,疗程28d;对照组40例,单外用药物治疗。观察疗效和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皮损100%消退时间和全部合并症状消失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结束6个月后复发率为18.4%,对照组复发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未见副反应。结论凝吉芽孢杆菌活菌片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显著,并可预防湿疹复发。

  • 标签: 凝结芽孢杆菌 湿疹 肠道菌群 益生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在治疗慢性结肠炎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经治疗的12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每次两粒,每日三次;口服柳氮磺吡啶片,0.8g,每日三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片,0.8g,每日三次,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65.2%(p<0.05)。结论口服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及柳氮磺吡啶片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 慢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高压(HBO)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人工检索数据库相关文献,根据国际Cochrane协作网对HBO的系统评价方法,分析HB0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至2016年3月,共整理了国内外18个己完成的RCT,其中6个(共包括516例患者)有关HBO的4个RCT和1个CCT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HBO治疗的早期的病死率、副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HBO是一种有效、发展前景良好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法,但目前关于RCT存在样本量较小、质量普遍较低的现象,尚不能对HBO的疗效做出准确结论。确切的安全性和疗效需要通过更多的设计、大样本RCT、严格的RCTs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高压氧 急性缺血,脑卒中 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浓度对剖宫产新生儿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空气(A)组和氧气(0)组,记录麻醉前及从吸氧到娩出时间段的母体动脉血气值、SOD和LPO值;以及胎儿首次呼吸前的脐动、静脉血气和LPO、SOD值,分析不同吸入浓度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母体术中及娩出时血P02及脐静脉血P02氧气(0)组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1);胎儿娩出时母体动脉及脐静脉LPO值氧气组均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5);但SO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期间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改善新生儿的合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

  • 标签: 氧浓度 剖宫产 氧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尿激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尿激酶栓治疗的AMI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并应用护理程序进行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结果本组16例被判定血管再通!再通率为80%其中在AMI发生2h为87.5%。2-6h内接受栓再通75%(9/12),4例未通患者其中2例为下壁梗死,2例为广泛前壁梗死,1例病情趋恶化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把护理重点放在减轻心肌缺血和缺氧上,通过止痛、吸氧和心电监护等一系列的适时、合理护理,为AMI患者的栓治疗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列举了诺氟沙星胶囊出度实验所需的材料与仪器,从测定波长的选取、溶液稳定性测试、检测空心胶囊对测定的影响、曲线制备及出度的检查五个方面,论述了诺氟沙星胶囊出度实验方法与结果,并详细讨论了诺氟沙星胶囊出度实验,以期为诺氟沙星胶囊出度测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实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塞栓治疗的效果分析,非栓治疗与栓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临床问题。方法随机收集了18例从2007-2010年期间在本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对比了辽宁省地区销售的6个不同厂家或批号的诺氟沙星胶囊出度。方法出度测定法。结果2个不同厂家3个批号的诺氟沙星胶囊出度不符合规定。结论各个厂家的样品虽然主药诺氟沙星的含量均合格,但是其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 标签: 诺氟沙星胶囊 溶出度 不合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维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3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rt-PA栓治疗,治疗剂量为0.9mg/kg,将其中5~10mg入静脉小壶、剩余剂量与浓度为0.9%的100ml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6.-90min后静脉泵入。结果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平均住院时间为(12.4±1.3)d。结论在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中采取rt-PA栓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早期治疗中需对患者的血压、血倾向等进行严密监测,同时给予患者正确的栓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用药后的临床反应进行观察。

  • 标签: 重组组织纤溶酶 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素治疗慢性病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心血管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资料,对比分析是否用肝素治疗对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幅度≥50%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肝素治疗后,患者ST段回落幅度≥50%时间、痛缓解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患者血管再通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栓疗效确实,适用于临床治疗慢性病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值得各医院参考应用。

  • 标签: 肝素 溶栓 急性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栓与延期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延期栓,观察组给予早期栓。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血管再通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8%,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13.9%、2.8%显著低于对照组36.1%、1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延迟栓,早期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病死风险低,疗效安全可靠,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溶栓 延期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静脉栓、急诊院前静脉栓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分为院内组和急诊组,急诊组患者行急诊院前栓治疗,院内组行院内栓治疗。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栓处理,急诊组发病至栓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院内组(P<0.05);院内组冠脉再通率(72.00%)显著低于急诊组(92.00%)、院内组病死率(20.00%)显著高于急诊组(4.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院前静脉栓治疗有利于保障其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内溶栓 急诊院前溶栓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