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壁积气X线平片以及CT的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本院腹部X线平片及腹部CT发现的10例肠壁积气患者的临床以及影像资料,探讨肠壁积气的腹部X线平片以及CT的影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结果9例腹部X线发现肠壁积气共同特点为沿肠管壁的线状、环状、囊状、泡状透亮影。CT扫描软组织窗及肺窗肠壁积气特征性表现为沿肠壁的线状、环状、泡状气体密度影。10例肠壁积气患者中9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另1例为巨结肠患儿。结论CT对肠壁积气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X线平片高,X线平片应用比较广泛,适合于床边检查,可用于肠壁积气的临床筛查。

  • 标签: 肠壁积气 X线平片 CT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巨结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各种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性脑病的CT和MRI影像表象。材料和方法28例中毒性脑病患者的CT和MRI表现,其中6例工业有机溶剂中毒,9例一氧化碳中毒,7例海洛因中毒(烫吸)6例代谢性产物过高中毒。分析其CT和MRI影像特征和要点。结果CT表现为脑白质和深部神经核团的对称性低密度影,MRI表现为相应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其中丘脑5例、脑干2例、基底节区13例、小脑齿状核4例,广泛白质性改变9例。其中小脑齿状核改变的仅发生于海洛因中毒患者。结论CT和MRI均能发现脑白质和深部神经核团的变性和坏死,但各种中毒性脑病的影像表现均无明显的特征性改变。但小脑齿状核改变仅见于海洛因中毒患者。正确的诊断需要认真分析其影像表现,并密切结合其中毒史。

  • 标签: 化学中毒性脑病 代谢性产物异常中毒性脑病 X线计算机体层扫面 磁共振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胸腺囊肿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胸腺囊肿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37例胸腺囊肿形态、大小、位置、边界、密度及信号分析。结论CT及MRI影像检查能充分清楚显示胸腺囊肿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其与纵隔血管、脂肪及邻近其他结构的关系,为术前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 标签: 胸腺囊肿 CT MRI 影像学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23例,收集患者X线平片和CT影像,分析影像特点。结果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表现具有多样性,相对较为复杂,主要有变形性骨炎型、硬化型和囊性三种。结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表现具有多样性,部分影像表现不典型,掌握主要影像表现特征,对提高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临床诊断准确率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影像学表现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像检查对于儿童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36例典型儿童脂肪肝分别做超声、CT、MRI检查,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仅对均匀性脂肪肝做出明确诊断,CT扫描可清晰显示病变范围与程度,MRI诊断儿童脂肪肝敏感性比CT略高。结论CT对儿童脂肪肝,特别是非均匀性脂肪肝是最重要的检查方法,MRI不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儿童 脂肪肝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动态影像变化,探讨高血糖状态对糖尿病结核病灶变化的影响。方法68例糖尿病结核患者均行胸片及病灶体层检查,其中38例同时进行CT检查。在正规降血糖、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动态观察其2~6个月肺部结核病灶的变化以及血糖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非糖尿病灶结核病的动态影像变化相对照。结果68例糖尿病结核表现为中、重度者97.0%(66/68)。其X线影像以大片状(80.9%,55/68)或多发小片状(19.1%,13/68)浓密影、空洞(89.7%,61/68)为主要表现,CT表现基本相同。经2个月时间治疗,血糖控制差组片状阴影增大者占23.7%(9/38)、空洞增大者占28.6%(10/35),其总体恶化率为65.8%(25/38),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13.3%,4/30)(χ2=16.4,P<0.01)。但治疗3个月及其以上时间血糖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上述两组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81,P>0.5)。非糖尿病结核(30例)的病变演变过程与血糖控制良好组相似,其恶化进展程度则明显少于血糖控制差组(χ2=5.46,P<0.025)。结论糖尿病结核的影像表现具有特点,高血糖状态是影响糖尿病肺结核病灶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结核 糖尿病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膈疝的影像检查特征,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膈疝患者进行相关影像检查,分析对比患者的临床及造影检查资料。结果17例患者影像表现各异,其中食道裂孔疝11例,2例食道裂孔疝同时伴有胃扭转,胸腹膜裂孔疝4例,创伤性膈疝2例。结论正确分析膈疝的影像表现,对临床确定合理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膈疝 影像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膝关节滑膜软骨瘤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男5例,女3例,8例均可见滑膜增厚、关节积液、游离体,7例见钙化、骨化游离体,1例见未钙化游离体。结论MRI对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影像诊断优于X线平片和CT,MRI能够清楚显示对未钙化或骨化的软骨结节。

  • 标签: 滑膜骨软骨瘤病游离体CTMR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淋巴上皮源性病变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9例腮腺淋巴上皮病变的影像表现。7例行MR平扫及增强,2例患者行CT平扫。结果9例腮腺淋巴上皮源性病变均发生于腮腺,其中淋巴上皮癌3例,淋巴上皮瘤、鼻咽癌腮腺转移、原发恶性淋巴瘤各1例,Sjogren综合征3例。病理学及影像表现相似,但Sjogren综合征、恶性淋巴瘤具有一定特征。结论影像对腮腺淋巴上皮源性病变具有重要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并可反映腮腺淋巴上皮源性病变之间的转归关系。

  • 标签: 腮腺 淋巴上皮病变 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症。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3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消化系统神经鞘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影像检查。结果本组31例消化系统神经鞘瘤患者的影像检查显示,发生部位与病理完全一致;可见清晰边界。肿瘤形状以类圆形为主;最大径为8.5~83.2mm。肿瘤内部呈低密度,动脉期患者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轻度)。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渐进性强化,以中度强化为主。钙化4例胰腺病变可见钙化,病变位于胃、十二指肠,仅2例见点状钙化征。结论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影像征象典型,可用于术前诊断。

  • 标签: 消化系统神经鞘瘤 影像学表现 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盘植入的磁共振影像表现特点及其在临床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胎盘植入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40例患者MRI影像表现,将其检查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RI在诊断产前胎盘植入的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结果胎盘植入的MRI表现为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子宫肌层变薄,病灶内见混杂信号团块影,边缘强化明显,动态增强,胎盘-子宫交界不清,可穿透子宫壁,侵袭邻近器官。MRI鉴别胎盘植入(含穿透)与粘连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00%、73.60%和85.81%,8例(8/40,20.00%)MRI未见确切胎盘植入征象。结论MRI能明确诊断胎盘植入及判断肌层侵入情况,产前MRI对于诊断胎盘植入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胎盘植入 妊娠 磁共振成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VST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方法以15名形成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检查手段包括CT、磁共振检查、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和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等,同时记录病人的临床表现。结果病人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而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主要证据是影像检查结果。以进行利尿、抗凝等方式治疗,痊愈患者8例。结论患者形成颅内静脉窦血栓后,通过CT、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检查,从影像学上的静脉窦高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出血等表现进行诊断,确诊率高,可以在临床工作进行广泛的应用。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块的超声影像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结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120例患者均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得出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表明,120例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在乳腺脂肪癌、乳腺囊性病变以及乳腺癌等疾病的准确性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达到100%,对于所有患者所检测出来的肿块,在超声影像中确诊的乳腺良性肿块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达到97.5%。结论超声影响表现在乳腺肿块中所诊断出来的良恶性肿瘤结果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可以为患者提供及时且准确的诊断依据,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和理论。

  • 标签: 乳腺肿块 超声影像表现 病理学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排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意义及影像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有手术病理资料、确诊为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0例。分析50例患者脊柱结核发病部位;X线与CT对脊柱结核诊断正确率;对比X线与CT对脊柱结核病灶影像病灶评分。结果5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15例(30%)腰椎、10例(20%)胸椎、12例(24%)胸腰椎、13例(26%)腰骶椎;X线与CT对脊柱结核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100%,比较有差异(P<0.05);X线与CT对脊柱结核病灶影像病灶评分(骨质破坏、骨硬化、死骨形成、脓肿、椎间盘破坏、椎管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CT平扫能发现在平片上被正常骨质所掩盖的早期骨质破坏病变,密度分辨率远远高于平片,优势体现在可将病灶中的死骨情况以及钙化情况清晰显示出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T 脊柱结核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影像表现。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早期无症状肺癌16例,对其影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早期肺癌X线为斑片状、小结节状。CT表现为斑片状、小结节状、轻度分叶状肿块,小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大多直径在1.5~2cm。无纵隔淋巴及肺门转移,且临床症状不明显。结论熟悉并掌握上述征象是提高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CT诊断骨性关节炎的的影像表现,以指导疾病临床治疗工作。方法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图像扫描的82例患者病例,对CT诊断骨性关节炎的的影像表现进行归纳。结果影像检查结果提示,任何时段的临床诊断,X线的诊出率均低于CT,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CT对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提供较为全面且科学依据,呈现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以及病理改变位置,在提升骨性关节炎诊断正确率上体现出很大临床价值。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CT X线 影像学表现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