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针固定装在儿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16例儿科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使用固定装的观察组,普通留置针固定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在静脉留置期间,发生堵管、渗漏、滴注不畅、局部皮肤炎症、拔(脱)管例数及留置期间家长满意度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静脉留置期间发生输液滴注不畅,拔(脱)管例数及留置期间家长满意度的情况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的使用有助于保持输注液体畅通,减少了留置针移位,明显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留置针固定装置儿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简易双下肢固定装在盆腔肿瘤IM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收集腹部放疗科36例行IMRT的盆腔肿瘤患者,其中18例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为对照组,余18例采用热塑膜联合简易双下肢固定装进行固定为研究组。在治疗前行CBCT扫描,前5d扫描1次/d,之后扫描1次/w。扫描图像与治疗计划图像进行配准,配准前人工校对得出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对照组患者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36±1.31)mm、(2.65±1.52)mm、(2.47±1.27)mm,研究组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02±1.14)mm、(1.58±1.25)mm、(1.61±1.12)mm。结论自制简易双下肢固定装在盆腔肿瘤IMRT中使用方便且体位重复性较好。

  • 标签: 盆腔肿瘤 IMRT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背心式引流管固定装防止引流管脱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头颈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背心式引流管固定装固定引流管及引流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引流管及引流器,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引流管意外脱落率及引流器意外脱落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固定装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心式引流管固定装应用于头颈部术后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引流管意外脱管与引流器意外脱落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固定装的满意度。

  • 标签: 背心式引流管固定装置 头颈部 意外脱管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在前列腺术后最佳固定方式。方法抽取本院前列腺术后留置尿管病人100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研究。结果使用外固定装能减少尿路感染尿道损伤增加病人耐受度。

  • 标签: 前列腺 电切术 尿管外固定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验证一种自主研发的平板足底压力测定装,观察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无足病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患者、健康对照组,采用压力平板测定接触面积、压力峰值、平均压力等,并结合传统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本装置重复性符合要求,糖尿病足患者压力峰值显著升高,三组之间平均压力两两存在差异。结论本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协助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

  • 标签: 足底压力测定 糖尿病足 振动觉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固定装+3L粘贴伤口敷料对老年血透患者股静脉导管固定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进行血透行股静脉置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法,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导管固定装+3L粘贴伤口敷料固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导管滑脱率、局部穿刺点渗血率、血肿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导管滑脱率、局部穿刺点渗血率、血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导管固定装+3L粘贴伤口敷料有利于老年血透患者股静脉导管固定,为临床老年血透患者股静脉导管的有效固定和管理方法。

  • 标签: 老年血透患者 股静脉导管 导管固定装置 3L粘贴伤口敷料
  • 简介:摘要依据JJG536-1998《旋光仪及旋光糖量计检定规程》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旋光仪的检定方法,通过对影响旋光度示值误差主要分量重复测量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仪器的分辨力引起示值误差分量,旋光仪零点值,数字温度计示值分量分析计算,评定了自动旋光仪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 标签: 自动旋光仪 检定 示值误差 数学模型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临床上给患者输入药液为尽快发挥药效、给失血失液者快速补液,静脉输注是最为合理的选择,输液装置是完成此项救护措施的必要工具。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均为传统的一次性输液器,其存在着造成血管内血液返流、增加护理人员工作负荷等诸多弊端,为解决传统输液装置造成的诸多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 标签: 医疗器械 输液装置 救护措施
  • 简介:摘要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设计独特对传统外科引流做出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能够彻底有效去除较大创面的坏死组织,促进组织修复及伤口愈合。我科为了节省患者住院费用,并更好的发挥VSD的有效作用,结合临床试验与临床实践,将VSD引流装置进行改良,并通过实践总结了可靠的临床护理与观察经验。

  • 标签: 负压引流 改良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结合超声引导下活检定性诊断乳腺微小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收治的乳腺微小肿块治疗的患者98名,对所有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肿块良恶性依次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以肿块分级与病理学检查比较结果、超声诊断肿块特征、血流参数值及诊断评价效果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在的肿块特征无显著性差别,P>0.05;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超声引导穿刺的确诊率为92.8%。结论彩色多普勒结合超声引导下活检方法可有效的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 标签: 多普勒 超声 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UHS疝修补装置治疗腹股沟嵌顿疝临床经验。方法对2008-10到2011-10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以UHS疝修补装置治疗40例腹股沟嵌顿疝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患者治愈出院,随访0.5年以上未发现复发及迟发炎症。结论UHS疝修补装置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安全可行,且具有优势。

  • 标签: 腹股沟嵌顿疝 无张力修补术 UH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输血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但在寒冷季节输液,由于液体温度较低,常致使病人的肢体发凉,发麻、涨痛、甚至全身发冷而打寒颤,常给病人带来不良反应,造成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影响治疗效果2。尤其是术后病人、婴儿、老年病人、发烧病人,低温大容量输液常造成体温下降;而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能障碍、伤口愈合缓慢、住院时间延长、药物代谢速度降低等。寒冷气候,术中术后体腔冲洗液则应加温至37℃左右,以防冷水刺激,引起膀胱,胃肠道痉挛。在输注前对血液、静脉输液及冲洗液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的防止病人体温的下降,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消除多种并发症,可显著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体现人性关怀3。而以往血液、静脉输液等的加温多采用输液加温器或电子加温器进行,但输液加温器体积较大,不利于搬动,不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电子加温器只是对输液管进行加热,加热面积较小,温度不恒定,容易产生气泡,发生气体栓塞4。市场也出现了一次性液体加热袋,但该类产品加热效率低,不能长期使用,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在抢救病人和快速冲洗体腔时常采用气体加压的方法,对急需输入药液、血液和冲洗液的病人起到加快输注的作用。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输液的加压装置,这无形中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一种可实现输液袋加热加压装置,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液袋 加热 加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治疗前对供氧装置氧气插孔消毒的必要性。方法分别对急诊科抢救室、观察室、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外科供氧装置氧气插孔随机采集样本50份,分为消毒前、消毒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消毒前被采样的25份氧气插孔的阳性率为88%,消毒后阳性率为4%。结论每次安装氧气流量表前,先用0.5%碘伏消毒氧气插孔,再为患者吸氧,可降低因污染所导致的安全隐患,对减少患者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供氧装置 氧气插孔 消毒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0期
  • 机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传染病学研究论文,描述了一个可以被装入行李箱并运输到现场使用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测序监测系统,这个系统在收集样本后24小时内就可以得出结果。该论文还介绍了在西非几内亚最近的埃博拉疫情中成功使用这个系统进行实时监测疫情的案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医用射线装置项目建设需要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并通过环保验收。本文总结了许可证办理条件、审批流程,有助于理清思路,及时办理行政许可。

  • 标签: 医用射线装置 行政许可
  • 简介:摘要通过对扬州全市医疗机构中发生的引流装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该类产品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以及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及伤害,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械,指导生产企业改进产品并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引流装置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危害
  • 简介:摘要自动洗浴机器人是适合家用与医用环境、面向老年或残疾人群、具有智能洗澡、洗发、干身、按摩和康复等功能的一种个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由于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身体机能一般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有所降低,洗浴时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在自动洗浴机器人对人体进行洗浴的过程中,监测入浴者的生命体征十分必要。据报道,人体血压是最容易受到洗浴环境影响而发生波动的生命体征之一,故本文基于脉搏波的连续血压测量理论,研制了一套生命体征监护装置,可实现人体血压的连续实时监测,相对于传统的血压测量方式,更适用于人体在洗浴时的血压监护。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