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实习生是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转折点,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期。实习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这就对我们护理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今护生都是“90”,自我意识比较强,作为临床教老师更应主动分析不同的学生,因人施教,切切实实做好带教,是我们临床护理教学当中极为重要的工作。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 标签: 临床实习 实习生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0护生在儿科教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采用分析500多名90护生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探索。结果根据护生特点,因材施教,提高了护生实习效果。结论根据90护生的特点,不断改进教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90后护生 儿科带教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采血2种止血方法效果的对比观察。方法静脉采血对照组采用护士手压棉签止血法,观察组采用弹力联合棉签加压法,2种方法均压迫9分钟,对止血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弹力联合棉签加压法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护士手压棉签止血法。结论静脉采血后用弹力联合棉签按压法可替代护士手压棉签止血法。

  • 标签: 静脉采血 止血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饲饮食知识的培训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管出院患者及家属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8例住院脑卒中吞咽障碍管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鼻饲饮食知识培训,培训前后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患者及其家属对鼻饲饮食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后脑卒中吞咽障碍管出院患者及家属鼻饲饮食知识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管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鼻饲饮食知识培训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鼻饲管的正确认识,保证了患者机体营养供应,满足代谢需要,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鼻饲饮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应用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是4%,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是2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应用锁髓内钉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可显著加快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感染率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量及引流量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5.7%(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四肢创伤 骨折后骨不连
  • 简介:摘要药学实习生是我国药师队伍的主要后备力量,毕业前实习是药学生从院校学习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桥梁,然而当前大多数医院药学部门在教中存在制度不完善,教老师不重视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立规范的教制度,转变陈旧的教观念,做好医院药学特别是门诊药房的教工作,对保证我国药师梯队建设,提高年轻药师整体素质和药学服务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药学实习生 实习 带教 门诊药房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应用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4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分别应用常规动力加压钢板法固定治疗、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结果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骨骼愈合时间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锁髓内钉治疗,疗效突出且对患者机体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在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考虑研究对照需求,纳入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64例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并将其设为实验组,予以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同期纳入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64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输血量、引流量较少,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创伤轻,且预后恢复时间短。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教护生的方法,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护生入科教育到出科考核的一系列管理,针对每个护生的个性特征,因人施教,对临床实习护生进行仪表仪态、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教育,按照实习大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临床教管理,提高护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结果通过对护生的规范化教管理,逐步改善了她们的文化知识结构,提高了她们的综合能力,加强了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 标签: 护生 临床带教 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孔克氏针张力固定对髌骨骨折所产生的相关治疗效果。方法髌骨骨折100例患者,采用孔克氏针以及钢丝“8”字张力固定治疗。结果依照相关骨折复位,术后愈合,功能康复以及是否疼痛反复等相关制定标准。通过一系列的半年以上的随访,术后良好占80例,较好占15例,尚可占5例。结论孔克氏针张力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简单,且效果较好,在大多数患者之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带孔克氏针 髌骨骨折 治疗疗效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高度近视眼之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之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术剥离黄斑前膜或黄斑内界膜和巩膜兜术缩短眼轴前后长度,促进视网膜复位黄斑孔封闭。结果应用本方法治疗20例20只眼,都得到满意的效果,视力均有显著提高,最好者达到0.7.结论玻璃体切割和黄斑前膜或内界膜剥除,能消除对视网膜的牵引和网膜收缩,巩膜扣缩短眼轴,使网膜得到充分复位紧贴于脉络膜,黄斑裂孔能被充分封闭,视力明显提高。

  • 标签: 超高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术 后巩膜兜带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教法在眼科门诊护理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50名眼科门诊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教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教方法。结果最后考核显示,观察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教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有利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以及提高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协同合作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 标签: 眼科门诊 护理带教 综合带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临床护理教工作的心得体会,强调教老师应当同时关注基本技能和规范理念的的培训,更应注重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从而促进护生在见习阶段的全面提高,为即将正式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临床护理 带教
  • 简介:摘要临床教是护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急诊实习管理过程中,培养急救护理能力及建立稳定教老师队伍,是提高急诊临床教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急诊带教 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协助其完成角色转变、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基本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关系着每位医学生的职业成长1。儿科实习是临床实习重要部分,儿科和成人有很多不同,在儿科实习中要结合儿科专业特点,努力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实现培养目标。

  • 标签: 儿科 带教体会
  • 简介:摘要临床教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护理技能、确定人生信念、强化心理素质、获得全面发展、顺利步入社会及工作岗位的关键性过渡期。如何使护士成为技术过硬、医德过硬、理论过硬的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人才,同时还要让护生不但学好、学活,而且彼此还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教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现就如何教谈谈自己的体会。

  • 标签: 护理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在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7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采取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取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患者采取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骨折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 动力加压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