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患者的病理特征和预后。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患者 124 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鼻咽受累组)和对照组(鼻咽原发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上的异同。 结果: 在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中,两组患者在 LDH 升高、 PTI 、 NKTCL-PI 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治疗疗效比较中,初始化疗后两组完全缓释患者和肿瘤进展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 5 年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情况比较中,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上存在相似的特点,但是在放疗的近期疗效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 标签: 鼻咽 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 B细胞淋巴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本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弥漫大 B细胞淋巴患者中抽取 60 例,以随机抽签法实施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 30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 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3 年生存情况 。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观察组患者 1 年、 2 年、 3 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 B细胞淋巴的临床效果明显,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可在 弥漫大 B细胞淋巴的临床治疗中予以应用 。

  • 标签: 复方斑蝥胶囊 联合 化疗 治疗 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 临床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 B细胞淋巴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本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弥漫大 B细胞淋巴患者中抽取 60 例,以随机抽签法实施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 30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 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3 年生存情况 。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观察组患者 1 年、 2 年、 3 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 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 B细胞淋巴的临床效果明显,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可在 弥漫大 B细胞淋巴的临床治疗中予以应用 。

  • 标签: 复方斑蝥胶囊 联合 化疗 治疗 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 临床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淋巴的MR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经手术、CT 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后病理证实并行MR诊断的肝脏原发性淋巴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病理学诊断方法,研究组采用MR诊断方法,观察分析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脏原发性淋巴大多为单发性,其中DWI 呈现出明显的高信号,且给予增强扫描处理时呈现少血供以及血管漂浮征则具说明有一定的特征性。同时联系有关临床资料可使疾病诊断准确性进一步提升。

  • 标签: 肝脏原发性淋巴瘤 MR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2018.03-2020.03 期间,随机选取我院 老年非霍奇金淋巴患者 84 例,均采取利妥昔单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 42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统计两组价值。 结果: 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少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对比得知( P<0.05 ),统计学具有意义。 结论: 对运用 利妥昔单抗治疗的老年非霍奇金淋巴患者,给予其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此法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利妥昔 单抗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患者化疗后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56例在我院行恶性淋巴化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研究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的SDS、SAS评分均显著下降,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恶性淋巴化疗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淋巴瘤 化疗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恶性淋巴靶向治疗期间,实施流程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于2018年7月到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恶性淋巴患者共计50例,基于治疗干预护理措施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25例录入对照组,实施流程化护理干预的25例录入干预组,对比分析组间调研数据。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组间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GAD-7、PHQ-9等评分数据较之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同项数据较之对照组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讨论:恶性淋巴靶向治疗干预中,临床回来措施的干预实施选择流程化护理干预,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靶向治疗 流程化护理 效果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临床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检测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60例诊断肺结核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状态(CD4计数、影像学等方面分析T-SPOT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T-SPOT阳性率低于女,但是无统计学差异;而合并糖尿病患者阳性率明显低于非合并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CD4200μl,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A 孔或者 B 孔(T-SPOT数值)不同病变范围的肺结核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范围重度者T-SPOT数值明显低于轻、中度者,有统计学差异(P小于0.05)。结论 T-SPOT 受复杂的临床因素影响较小,有很好的灵敏度并且能很好的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肺结核的诊断及评估。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HIV潜伏库 是重要的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她对治疗效果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CD4+T细胞在 HIV潜伏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 包括了很多种类的细胞亚群, 正是这些细胞亚群对 HIV潜伏库 进行了重要的维持。 所以对于这些细胞亚群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这方面的免疫学机制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章就这些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研究。

  • 标签: HIV潜伏库 CD4+T细胞 免疫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病理诊断;方法:研究将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病理诊断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常规活检病理诊断,并在诊断后实施显微镜检查,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诊断鉴别并确定患者具体病情,诊断后随访观察;结果:对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患者实施病理诊断,可确定患者病灶形态、体积、质地和表面状态,利于确定患者病情状态,为进行病情确诊提供正确参考。同对患者病理检查中使用显微镜进行检查,且直接观察到患者病变程度和病情变化,能够基本确定患者病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结论: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与多种妇科疾病临床症状相似率高,临床中为降低对患者病情误诊率,提升诊断正确率,应重视对病理诊断方式应用,发挥其在疾病诊断中使用优势,为医师确定患者病情提供支持。

  • 标签: 慢性淋巴滤泡性宫颈炎 病理诊断 组织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5T磁共振成像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60例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医院中进行骨折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1.5T磁共振成像对踝关节损伤及骨挫伤的诊断:在60例患者中,给予所有患者踝关节镜检验方法,有14例患者存在骨折,对14例骨折患者进行1.5T磁共振诊断,诊断结果显示有14例患者有骨折,诊断准确率为100%。1.5T磁共振成像中可见,患者的骨髓中出现水肿及挫伤,信号显示骨髓内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压脂序列的信号主要表现为高信号。踝关节韧带损伤磁共振诊断:在60例患者中,经切开术及踝关节镜检查方法显示,诊断出踝关节韧带损伤者有38例,外侧副韧带损伤者有32例,其中,有11例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损伤,8例单纯跟腓韧带损伤,13例单纯距腓前韧带损伤。在对38例诊断出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1.5T磁共振诊断时,有31例患者被诊断为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1.58%。1.5T磁共振成像中可见,患者的韧带出现完全及部分连续性中断,韧带出现增粗及皱缩状态,信号状态异常。结论在踝关节运动损伤疾病诊断中1.5T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展现出了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疾病治疗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依据。

  • 标签: 1.5T磁共振成像 踝关节 运动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NSE、Cyfra21-1和CEA在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检测中的敏感性。方法 开展研究的时间段是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选择该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另选取同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NSE、Cyfra21-1和CEA,并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检测阳性率。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NSE明显低于小细胞肺癌患者,Cyfra21-1和CEA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CEA在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阳性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NSE在小细胞肺癌上的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阳性率上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差异显著。结论 在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检测中,NSE和CEA可作为辅助性的鉴别指标,而Cyfra21-1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更敏感。

  • 标签: NSE Cyfra21-1 CEA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敏感性
  • 简介:摘要: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半枝莲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总结半枝莲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半枝莲诱导肿瘤凋亡药理机制提供依据。

  • 标签: 半枝莲 细胞凋亡 抗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头状淋巴囊腺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该种病例4例,对其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组织形态似涎腺的乳头状淋巴囊腺瘤;肿瘤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并可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4例均伴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间质内增生的淋巴组织以CD3阳性的T细胞为主,亦可见少量CD20阳性B细胞及CD138阳性的浆细胞。4例患者浆细胞表达IgG4。Ki-67阳性指数为1%~10%。术后随访1~6年,4例患者均无进展。结论 乳头状淋巴囊腺瘤样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良好。正确认识和诊断对临床医师的治疗、预测患者预后具有提示意义。

  • 标签: [] 乳头状 淋巴囊腺瘤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颅内动脉夹闭治疗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我院收支的 58例颅内动脉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研究组 28例,参照组 30例,参照组采用夹闭治疗,研究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与住院时间相比,研究组显著短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的总发生率为 17.85%,显著低于参照组 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的手术时间较短 ,患者康复快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夹闭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