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擦治疗配合针刺治疗腰腿疼痛的疗效并进行总结。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的形式将12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针刺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针刺治疗联合中药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配合中药擦治疗腰腿疼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腰腿疼痛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涂擦治疗 针刺治疗 联合治疗 腰腿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女性保留导尿管患者护理中使用中药擦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在医院泌尿外科中留置尿管两天以上的8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0例。稀碘伏擦洗治疗法用于对照组,中药洁阴洗剂擦洗治疗法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女性保留导尿管治疗中使用中药擦治疗法,有助于降低尿路感染率,提升患者身体舒适度。

  • 标签: 中药涂擦 保留导尿管 尿路感染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腺五钛联合抗结核药在复治阳肺结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2月期间 77例复治阳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研究,采用单双号,划分 A组( n=38,抗结核药)和 B组( n=39,胸腺五肽 +抗结核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均高于 A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 P> 0.05)。结论:在复治阳肺结核患者中应用胸腺五肽 +抗结核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强。

  • 标签: 胸腺五肽 抗结核药 复治涂阳肺结核 痰菌转阴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与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对复治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选取(78例),将其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分成两组,A组39例采用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B组39例基于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就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较A组(71.79%)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针对复治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来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 标签: 复治涂阳肺结核 抗结核化疗方案 左氧氟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口炎剂与思密达两种药物治疗方法化疗后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用随机数字将本科2016年2月10日至2020年6月1日期间收治的200例化疗后口腔炎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甲组用药选择口炎剂方案,乙组用药选择单独使用思密达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品安全性的影响。结果:经对比研究发现,两种药品对常规化疗后口腔炎症状均有较好干预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口炎剂用药后发生副作用的概率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方案的临床安全性更好。结论:口炎剂对化疗后口腔炎症有较好干预效果,安全性高,可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该方案。

  • 标签: 口炎涂剂 思密达 药物治疗 口腔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腹泻患儿应用消卡多曲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分析。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时段内小儿急性腹泻患儿80例,采纳系统抽样予以分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应用蒙脱石散和微生态制剂40例(归入对照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卡多曲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覆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痰湿内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就诊我院的胃食管反流病(痰湿内阻证)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煎服中药覆厚朴汤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后2组病例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用药后两组病例的嗳气、反酸、恶心、胃部烧灼感证候积分均下降,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痰湿内阻证 旋覆厚朴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麦默通乳腺肿块切术术中出血与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11月间在绵阳市平武县人民医院行麦默通乳腺肿块切的359例患者。其中发生术中出血者54例,占15.04%,对比患者年龄、乳腺密度、肿块大小、肿块数量、肿块位置、针道数量对术中出血的影响。结果:患者年龄、乳腺密度与术中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大小、肿块数量、肿块位置、针道数量与术中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乳腺肿块切除术中出血与肿块大小、肿块数量、肿块位置、针道数量密切相关,术前应该重视适应症和围手术期准备,尽量避免术中出血的发生。

  • 标签: 乳腺肿块 麦默通旋切术 术中出血 相关临床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小儿腹泻患儿接受消卡多曲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实验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中,以我院收治的126例小儿腹泻患儿为实验对象,使用随机、单盲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患儿63例,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63例,使用消卡多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8.41%,常规组有效率为8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泻患儿使用消卡多曲进行治疗,拥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保障患儿的恢复情况,具备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临床效果 小儿腹泻 消旋卡多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应用耳压、中药熏蒸对面瘫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面瘫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为50例患者。对照组只应用耳压,实验组应用耳压、中药熏蒸。在护理工作完成后,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和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于面瘫患者来说,治疗周期比较长,且恢复难度较高,所以在临床中探索应用耳压、中药熏蒸进行治疗与护理,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需要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压法 中药熏蒸法 面瘫 治疗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增生行微创切术术后给予乳癖散结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2020.8收入的80例乳腺增生患者入组,均开展微创切术治疗,随机数字表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病例4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观察组术后应用乳癖散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口服给药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GCF、MVD与VEGF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可观察到明显差异(P

  • 标签: 乳腺增生 乳癖散结胶囊 微创旋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块采用麦默通乳腺微创切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而观察组则运用麦默通乳腺微创切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手术时间以及瘢痕长度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对象为本院在2021年5月-2022年4月期间诊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共58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切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29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不同治疗,观察组切除肿瘤个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单个肿瘤切除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瘢痕明显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每2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十二时辰分别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脏腑,我们要根据所对应脏腑的功能活动来养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十二时辰 时辰养生 脏腑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使用微创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疾病成效。方法:选138例良性乳腺肿物病患为对象。分为微切组、传统组,前者接受传统手术,后者接受微创切术。比较结果。结果:微切组的各项治疗指标好于传统组,P<0.05,并发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使用微创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效果优于传统建议推广。

  • 标签: []微创旋切术 常规手术 良性乳腺肿物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聚胺与微柱凝胶交叉配血阳性结果对比。方法取衡阳市中心医院临床受血者样本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凝聚胺组与微柱凝胶组各600例,比较两组操作耗时与交叉配血阳性结果。结果与微柱凝胶比较,凝聚胺操作时长短;微柱凝胶检出主侧阳性134例,次侧阳性412例,假阳性54例,凝聚胺检出主侧阳性132例,次侧阳性390例,假阳性78例,微柱凝胶较凝聚胺具有较高的阳性标本检出率,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微柱凝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操作时间较长不适用至急诊配血流程,给予凝聚胺操作易发生漏诊,在急诊配血流程较适用,值得借鉴。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 阳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