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消毒供应室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的100件医疗器械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件,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50件,予以PDCA循环法管理。结果:观察组的器械消毒情况(手术器械包装、消毒液使用、消毒用品合格率)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循环法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PDCA循环是指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在妇科护理中将患者的需求看做第一位护理工作实施中心,注重对专业进行临床实践和护理知识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为其打造出最为合适的PDCA循环模式的教学方案。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能全面提升护理学生的技术能力,但容易忽视培养护生个人的职业能力,降低了自身工作效果。而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及时融合PDCA循环模式理念,更能重点锻炼护理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此模式约束了护生所接受的带教工作能更具有步骤性,执行、问题发现、总结等有序进行,非常适合运用于本科学生的护理教学。基于此,本实验便围绕此进行讨论已经获得成效,详情见下。

  • 标签: PDCA 妇科 带教 护理措施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患者身份识别中的促进作用。方法 成立患者身份识别专项改进小组,根据正确确认患者身份的考核标准IPSG(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制定本院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指标,2018年1-9月每季度调查本院18个临床科室,随机抽取各科室5名住院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检查,针对本院患者身份识别存在的问题,2019年开始按照每季度以PDCA循环进行质控。结果 运用PDCA循环参与季度质控,我院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从 92.7%提高到 97.8%(p

  • 标签: PDCA循环 患者身份识别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联合旁血液滤过对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于本院接受旁血液滤过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中筛选62例纳入本次研究,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各31例。两组均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联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旁血液滤过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危重患者选择康复护理联合旁血液滤过治疗效果显著,可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并提升治疗有效性,值得推荐及广泛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床旁血液滤 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78例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凝、降压等治疗,同时口服阿司匹林,参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研究组患者则应用替格瑞洛。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NIIHSS)、生活质量(SF-36)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SF-36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而言,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替格瑞洛,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病情改善,并提升预后效果,阻断由于血小板聚集所导致的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保障内皮细胞功能与脑部血供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后循环脑梗死 78例 临床治疗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诊断中运用旁肺部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检查和旁肺部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与常规检查相比,旁肺部超声检查的检查时间较短,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种检查方法的重症肺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肺栓塞、COPD以及气胸诊断准确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呼吸困难 床旁肺部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药品采购供应管理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模式,观察该种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选取600件药品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时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管理模式,实验组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两组药品的使用情况,每组300件。结果:对照组的复核差错率、不合格报损率均高于实验组,去向明确率、使用有效率均低于实验组,两组有差异,(p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药品采购供应管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PDCA循环在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7.1-2018.12月份收治到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87次质控检查结果为这次的对照组,将2019.1-2020.12月份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96次质控检查结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到较为常规的药品管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到PDCA循环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问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中存在的问题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PDCA循环法的应用在医院环境中逐步推广,无论是在治疗、护理工作的改良方面,还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都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可以有效地提升医院内部的管理效果,让人才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运用,让医院的发展能够持续稳步的进行。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做好管理的闭环、循环性的管理提升。

  • 标签: 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提高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有效方式,为持续改进肺结核病质控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PDCA循环理论,分析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统计结果,找出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低的主要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逐一实施,持续改进。结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由2018年1月份38.1%升高至2019年12月份55.8%,2020年12月份升高至57.9%,2021年12月升至6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18年全年的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由42.9%升高至2019年全年52.4%,2020年和2021年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分别升至56.4%和6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的应用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有利于该部分患者的治疗和管控,以实现肺结核病防控的持续性改进。

  • 标签: 肺结核 病原学阳性率 PDCA循环 查痰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PDCA循环在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7.1-2018.12月份收治到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87次质控检查结果为这次的对照组,将2019.1-2020.12月份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中的96次质控检查结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到较为常规的药品管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到PDCA循环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问题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中存在的问题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对医院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使用的4600件复用医疗器械包及使用这些消毒医疗器械包患者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的2300件复用医疗器械包,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患者400例;观察组使用的2300件复用医疗器械包,采用PDCA法管理,患者400例。比较两组复用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及消毒灭菌合格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器械回收、清洗、包装及消毒灭菌合格率均明显提高(P<0.05),锐器伤、记录不及时、指示剂漏放、器械丢失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复用医疗器械的患者均为400例,使用复用医疗器械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91%、1.7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使用复用医疗器械后感染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用PDCA管理法对医院复用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消毒霉菌效果,提高其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减少院内感染率,最终改善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效果。

  • 标签: 戴明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数字化旁胸片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结果,判断数字化旁胸片的诊断价值,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以回归性分析为主,在医院接诊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中,抽取2018年-2020年期间的42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该42例患儿的诊断方法,比较42例患儿的诊断结果,以此为基础,判断数字化旁胸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中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患儿中,21例患儿为Ⅰ级(11例)、Ⅱ级(10例),其中6例患儿的X线未见显著异常,且随着复查的进行,6h、12h后趋于正常;13例患儿为Ⅲ级,24h复查表现为9例病变改善、3例病情进展、1例死亡;8例患儿为Ⅳ级,48h复查表现为6例患儿好转,2例患儿死亡。结论:经过分析42例患儿的诊断方法和诊断结果,发现数字化旁胸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上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能够成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参考,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数字化床旁胸片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宫腔镜清宫术治疗I型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经本院确诊的60例I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选用妊娠物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选用旁彩超声协同宫腔镜清宫术治疗。对治疗结论开展较为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后1h、3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旁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宫腔镜清宫术治疗Ⅰ型子宫疤痕妊娠,可显著减少治疗时长,缓解术后疼痛,治疗成效显著,建议在临床推广。

  • 标签: Ⅰ型子宫疤痕妊娠 床旁彩超监护 宫腔镜下清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乌丝他丁当中对体外循环手术当中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当中的50例体外循环手术,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在体外循环手术当中不同的药物进行肝脏的保护后,在T1、T2、T3时都是呈上升的趋势,但是在T4的时间两组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体外循环手术当中不同的药物进行肝脏的保护后,观察组的LI-8在T1、T2时间呈上升的趋势,在T2、T3、T4就逐渐趁下降的趋势,说明乌司他丁药物在患儿体内药效发挥时间在2h左右,但是对照组的IL-8指标只是呈现上升的趋势,经过表2的对比观察组对肝脏的保护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标签: 乌司他丁 体外循环术 肺脏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期间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于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6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PDCA循环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患者不良心态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不良心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PDCA循环护理 不良情绪 护理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时应用PDCA循环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21年1月直至2021年12月截止,期间我院门诊部35例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研究,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时间为节点,于2021年1月-2021年6月进行常规护理管理,2021年7月-2021年12月进行PDCA循环管理,对比实施前、后门诊环境、理论知识、仪容仪表、技能操作、服务态度等指标。结果:经临床研究得出,35例护理人员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门诊环境、理论知识、仪容仪表、技能操作、服务态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门诊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技能操作、理论知识等护理技能,同时改善门诊环境、服务态度、仪容仪表等相关服务质量,能够显著提高病患满意度,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PDCA 门诊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PDCA循环法在ICU专科护士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ICU进行教学管理的50名实习护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运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名实习护生。对照组予以常规教学管理,观察组予以PDCA循环法教学管理。将两组护生对ICU专业知识、ICU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具体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生专业知识评分为(82.57±1.79)分、观察组相应评分为(95.23±1.87)分;对照组护生操作技能评分为(82.67±3.56)分,观察组相应评分为(96.27±2.23)分;对照组护生护理病历书写水平评分为(82.52±2. 89)分、观察组相应评分为(93.79±1.97)分;对照组护生查房能力评分为(81.32±1.63)分、观察组相应评分为(96.53±1.12)分。观察组护生对ICU专业知识、ICU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具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专科护士临床教学管理中PDCA循环法教学成效显著优于常规教学模式,有效促进ICU专科护士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 标签: PDCA循环 ICU 教学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S QUEEN乳胶内衣改善乳房血液循环效果。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选取适龄女性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日常MRS QUEEN乳胶内衣,对照组日常穿戴非 MRS QUEEN乳胶内衣,连续随访一年,比较两乳房血液循环相关研究。结果:随访第三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第五月,研究组产生乳腺疾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一年,对照组产生乳腺疾病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S QUEEN乳胶内衣减轻压迫血液循环,让乳房更健康,降低适龄女性乳腺疾病的产生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乳胶 内衣 小叶增生